APP下载

老十针加减联合许氏和化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2016-10-11张树源王丽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25期
关键词:许氏螺杆菌幽门

张树源,王丽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北京 100035)



老十针加减联合许氏和化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张树源,王丽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北京 100035)

目的观察老十针加减联合许氏和化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132例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服用许氏和化汤,每日1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老十针针刺治疗,每周针刺1次;2组均治疗4周后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及胃镜愈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临床及胃镜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前后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正常,在服药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针刺过程未出现晕针、过敏等反应。结论老十针加减联合许氏和化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疗效更好,且安全。

慢性胃炎;肝胃不和型;老十针;许氏和化汤

慢性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及特殊类型胃炎,临床以前两种较为多见。现代医学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不易清除,使得慢性胃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需要长期服药,然而随着抗生素的普遍使用,人群感染耐药性幽门螺杆菌菌株的比例越来越高,一些以往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的方案疗效也会下降[1],耐药往往是导致根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2],且有些抗生素不良反应较多[3]。故探求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仍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难题。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反酸”范畴,临床中以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较常见,故笔者观察了许氏和化汤与王氏“老十针”优化组合的方式治疗肝胃不和证型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4月于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专家门诊及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针灸门诊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132例,均经其他医院确诊并纳入试验前3个月内经电子胃镜检查证实,均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4]中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及《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5]中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诊断分型标准,纳入实验3个月内曾经规范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无效且停药2周以上;年龄30~65岁;依从性好,愿意配合研究。排除妊娠期或准备妊娠妇女,哺乳期妇女;合并消化性溃疡、胃黏膜有重度异常增生或病理诊断疑有恶变者;合并严重心、脑、肝、肾、消化、造血系统等疾病及精神病患者;有腹部手术史及外伤史者;2周内使用过对慢性胃炎有治疗作用的西药者;对多种药物过敏或过敏体质者。按患者就诊顺序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治疗组66例,男37例,女29例;年龄36~65(51.04±6.94)岁;病程(3.01±0.51)年(6个月~5年);慢性浅表性胃炎48例,萎缩性胃炎15例,特殊类型胃炎3例;伴幽门螺杆菌感染34例,有胃或十二指肠溃疡11例,反流性食管炎9例;胃镜检查正常0例,Ⅰ级16例,Ⅱ级39例,Ⅲ级11例。对照组66例,男39例,女27例;年龄35~65(50.18±5.89)岁;病程(3.26±0.68)年(4个月~6年);慢性萎缩性胃炎1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51例,特殊类型胃炎1例;伴幽门螺杆菌感染30例,有胃或十二指肠溃疡13例,反流性食管炎7例;胃镜检查正常0例,Ⅰ级18例,Ⅱ级37例,Ⅲ级11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胃炎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服用许氏和化汤。基本方组成:黄芪30 g,半夏12 g,吴茱萸9 g,黄连3 g,甘草12 g。偏于郁热者加黄芩12 g,偏于气滞者加郁金15 g、白芍15 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 mL混合后于早餐及晚餐后30 min温服,疗程28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老十针”针刺治疗。主穴: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双),内关(双),足三里(双),公孙、章门;配穴:夹热加内庭;偏气滞加外关太冲。针具规格为0.22×25 mm(1寸)、0.22×40 mm(1.5寸)的不锈钢一次性毫针。患者仰卧位,局部常规皮肤消毒后针刺选取穴位。上脘、中脘、下脘直刺0.5~1.0寸,天枢直刺0.8~1.2寸,便秘者刺至肌膜深刺,便溏者刺至脂肪层,得气即收手补法。气海直刺0.8~1.2寸,内关直刺0.5~0.8寸,阴陵泉、丰隆、直刺1~1.2寸;足三里直刺0.5~1.0寸。内关、阴陵泉、丰隆穴位均已得气后收手为度。公孙、太白、内庭直刺0.3~0.5寸,快速刺入皮下,无需针感,腹胀、便秘者用泻法针感略强一些,坠胀便溏者用补法针感略轻一些,呃逆者用平补平泻。留针20 min,每周针刺2次,连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①中医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所有症状分为无,轻、中、重4级,主症分别记0,2,4,6分,次症分别记0,1,2,3分。②胃镜检查:于治疗前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颜色改变、血管透见、病变范围等变化,按照严重程度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③安全性:于治疗前后进行血尿便常规检查,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并在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评估安全性。

1.4疗效评定标准

1.4.1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6]制定疗效标准。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4.2胃镜疗效评定标准痊愈:胃镜下胃黏膜活动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好转至正常;显效:胃镜下胃黏膜病变明显改善,积分减少2级以上;有效:胃镜下胃黏膜病变稍有改善,积分减少1级;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甚至加重。

2 结  果

2.1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观察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2=4.373,P<0.05。

2.22组胃镜疗效比较观察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胃镜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2=4.389,P<0.05。

2.3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经过4周的治疗,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2组安全性评价2组治疗前后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正常,在服药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针刺过程未出现晕针、过敏等反应。

3 讨  论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痞满”“胃心痛”的范围,主要以胃脘疼痛、嗳气、呃逆、痞满、口苦、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的病位在脾胃,与肝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运化水谷精微,胃主降,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与脾互为表里。二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依存,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而肝胆与脾胃间属木土相克关系,肝气动则乘犯脾土,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肝脾不和,枢机不利,胃不降呃逆,呃逆泛酸,阻滞于胃脘而痞满。可见,脾胃的升清降浊,腐熟水谷有赖于阴阳协调,升降有度。若脾胃失和,纳化传输失职,可致阴阳失衡,升降失司,寒热错杂[7]。因此,和化失宜是导致慢性胃炎并影响预后的重要病机。治疗上当以和化阴阳作为基本治疗方法,恢复脏腑功能。

和化法是许彭龄教授创立的治疗脾胃病的基本治法[8-9]。本研究根据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机,并根据许彭龄教授的用药规律进行加减,方中黄芪补中益气,敛疮生肌;甘草温运脾阳,补中益气;吴茱萸温中理气,助阳止泻,降逆止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黄连清热燥湿。上述方药合用,发挥和化阴阳、调整脏腑、调理三焦和调畅气机的作用。另外,辛以行之散之,甘以补之,苦以燥之泻之,辛甘化阳,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三焦兼调,补消合剂,方小而药精,药物配伍对立统一,相互协调,达到改善进而治愈疾病的目的。

祖国医学认为,胃气强则受纳丰,水谷充盈则化有源,故人以胃气为本,治疗胃病需要治其根本,以胃为先。根据以上观点和临床经验,金针王乐亭教授创立了老十针来治疗脾胃疾病[10],穴位包括中脘、足三里(双)、上脘、下脘、气海、天枢(双)、内关(双),临床疗效满意。虽然老十针和和化法在治疗慢性胃炎上疗效显著,但针药结合应用较少。基于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病机,本采用许氏化和法和老十针进行加减治疗,其中取穴除了老十针基础穴位外,还增加了公孙、章门,夹热加内庭,偏气滞加外关、太冲穴位。做到了取穴左右相称,上下相应,主辅相配。中脘为胃之募穴,是承接胸腹上部气血,而后经此向下继续流行部位。针刺此穴位可助消化水谷,升清降浊,具有疏利中焦气机,调和阴阳之功;上脘开胃腹受纳之门,饮食水谷得以入胃;针刺下脘则温通胃肠,益气降逆。通过针刺三脘穴调理胃腑,有助化生气血,治理六腑,和胃调中[11]。足三里为足阳明经胃穴,补足三里穴,可补益气血,强健脾胃;泻足三里穴则降逆化浊,通调肠腹。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通于任脉,宁神和胃,宽胸理气,配足三里有助升清降浊,调理气机[12]。气海是补益气血,精气通达之穴位,有助于胃消化水谷,升清降浊,调理中州之气;天枢为腹部足阳明胃经落穴,针刺可促进胃肠蠕动,予邪气出路,健脾和胃;天枢与气海相配,协同振奋下焦之阳气,助胃肠腐熟水谷。章门是脾之募穴,足厥阴肝经。此穴可健脾益气,行气化湿,调理五脏气机,通经活络;公孙为足太阴脾经,健脾益胃,通调经脉,配中脘、足三里主治胃脘胀痛。通过针刺上述穴位,达到理气疏肝,健脾和胃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4周的治疗,2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观察组中医症候愈显率和胃镜愈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老十针加减联合许氏和化汤能显著提高愈显率,且安全。

综上所述,在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中,针灸作为外治法主要以调理脏腑气机为主,口服许氏和化汤通过内治来调脾和胃,两种治疗方法通过内理脏腑,外调经络,共调内外之气机以达治疗目的,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为脾胃病针药结合治疗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1]胡品津. 规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J].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4):243

[2]成虹,胡伏莲,李江. 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对其根除治疗影响的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8):2679-2682

[3]金歼,陈洁. 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肠道菌群状态的影响[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17(2):124-125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 胃肠病学,2006,11(11):674-683

[5]张万岱,陈治水,危北海.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1):2697-2700

[6]张万岱,李军祥,陈治水,等. 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年天津)[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6):738-743

[7]林楚华,刘凤斌. 中医药对慢性胃炎病因病机认识的现代进展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6):1511-1512

[8]张其慧. 许彭龄教授和化思想渊源探究[J]. 新中医,2013,45(11):167-168

[9]张其慧,王丽平,周炜,等. 许彭龄和化法治疗慢性胃炎120例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09,31(7):969-970

[10]李庆云. 金针王乐亭老十针的临床应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4):472-473

[11]徐蕾,杨红星,章越,等. 上脘,中脘,下脘穴的体表定位汇考与局部解剖探析[J]. 针灸临床杂志,2012,28(9):4-6

[12]韩国伟. 选用足三里,中脘,内关为“胃病基本方”文献简述[J].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6):1-2

10.3969/j.issn.1008-8849.2016.25.015

R573.3

B

1008-8849(2016)25-2782-03

2015-12-10

猜你喜欢

许氏螺杆菌幽门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水温变化对近海网箱养殖中许氏平鲉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名医妙用单方治好胃下垂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许氏平鲉早期异速生长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