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谈幼小衔接中幼儿的习惯培养

2016-09-26陈海青

好家长 2016年5期
关键词:幼小整理习惯

文 陈海青

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谈幼小衔接中幼儿的习惯培养

文 陈海青

在幼小衔接中,我们觉得培养幼儿的好习惯,比让幼儿获取知识更重要,所以我们从幼儿进入大班开始就着手从幼儿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幼儿园通过主题课程的开展和日常生活各个环节的管理,与家庭共同努力,为幼儿习惯的养成提供锻炼的机会。

幼小衔接习惯养成教育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对人一生的影响。养成教育是指在学习、生活、劳动等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形成和定形。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他们的习惯养成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我们将幼小衔接的重点落实在习惯的培养上。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增强幼儿独立能力

上小学以后,孩子的生活会出现很多变化,很多地方需要孩子自己照顾自己,如必须早早地去上学,中午午睡的时间会逐渐减少,这些都对幼儿的作息习惯有更严格、更规律的要求。于是,我们要求幼儿在8∶00准时入园,让孩子们养成按时起床、科学安排时间的习惯。中午用餐时,让幼儿学会在规定的时间里吃完饭,饭后做些安静游戏,养成饭后不剧烈运动的习惯。

提高自我服务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对幼儿上小学以后的生活也很重要,因为上了小学有当值日生、自己整理书包等工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早上来园时,让孩子们自己擦小椅子;餐前准备时让幼儿帮助老师分发碗筷;自己盛饭菜;吃完饭以后自己收拾碗筷、擦桌子;起床时整理自己的小被子;定期整理自己的小抽屉;离园时与老师一起收拾玩具等。我们还通过主题活动《学习雷锋好榜样》,让幼儿去小班、小小班帮助弟弟妹妹穿衣服,整理玩具等,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也养成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习惯。

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幼儿自主意识

做事文明、礼貌、有素养,将对幼儿以后的人际关系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通过主题活动《不一样的我》等活动,来培养幼儿自信、诚实、有礼貌等好品质。让幼儿知道与人交谈时要面带笑容,说话要先说“请”,如要老师或小朋友帮忙时要说:“请你帮我××,好吗?”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不小心碰了别人要会说“对不起”等。懂得在别人做事时不随意打扰,自己做完作业以后不大声喧哗,不影响别人。

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不与别人的混在一起,不丢失、不缺损都是幼儿上小学后应具备的能力,对那些经常丢东西的孩子,我们培养他们用做标记或写名字的方法将物品分类,以便查找。班上有了新玩具,我们会交给这些幼儿保管,加强其责任心,如果他们完成任务出色,我们就会给相应的奖励。

为了让幼儿养成做事有序、不拖拉的习惯,我们会经常进行收发玩具、整理书包等比赛,提高幼儿做事的效率,每次作业时我们都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幼儿给予奖励。我们还在区域中设置了标志牌,把操作顺序用图示表示出来,孩子们可以按照标志图去操作、整理。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幼儿学习能力

1.养成良好倾听习惯,让幼儿专心听讲。上课时是否能认真听讲,不受来自自己和外界的干扰,将直接影响孩子上小学后的学习效果。我们让幼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在别人说话时要看着说话者,不随便插嘴。我们会每天安排半小时的听故事时间,让幼儿安静倾听后回答问题。经常进行一些听指令做游戏的活动,教师将几个指令合在一起,让幼儿先听清楚再去执行,由易到难,以此来训练幼儿认真倾听、用心记忆的良好习惯。

2.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让幼儿喜爱阅读。喜爱阅读的孩子一般踏实、细心,勤于思考、喜欢学习。我们为孩子们创设了丰富的阅读环境,在我们的活动室、游戏区域甚至是盥洗室到处都有可供幼儿阅读的内容。我们还利用亲子读书会等契机举行班级讲故事比赛,让幼儿将自己家中的图书带来与小朋友分享,让孩子们用自制绘本的形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成果。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生动形象、有趣的绘本,让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

3.养成良好思考习惯,让幼儿喜爱动脑。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宝贵品质,我们鼓励幼儿上课要多动脑,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通过主题活动《大自然的语言》、《我们的身体》等,让每个幼儿提出自己的“为什么”,教师帮助记录,并张贴在教室里,然后大家都去找答案,比比谁的“为什么”多,谁知道的“为什么”多。我们还经常对幼儿进行扩散性思维的训练,如续编故事、听音乐编故事、拼图形编故事、词语开花等游戏,以此来培养幼儿勤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

如何将习惯培养落实在日常的工作中,内化为幼儿的需要,外化为幼儿的行动,我们从以下途径进行了尝试。

首先,把习惯养成与日常规则结合起来。要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合理的规则是保证,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制定一些规则,而来自孩子自己的规则是最适合孩子的,是孩子们最能理解的,最愿意去遵守的。如区域游戏材料的摆放和收拾常规,值日生标准的制定和轮流等,孩子们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从而使这些规则成为幼儿行为养成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每次集体活动结束,幼儿都会把小椅子放在桌子底下摆整齐;每次看完书都会把书整齐地摆放在图书架上……

其次,把习惯养成与课程实施结合起来。我们将习惯养成与主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如主题活动《不一样的我》,幼儿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形成诚实、友好、自信等良好的品质。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让幼儿对上小学有强烈的向往,学习管理自己,学习与人交往……我们还根据班级幼儿中存在的问题,自编、改编故事、童话等,让幼儿通过作品感悟到老师的要求。如针对班上有些幼儿做事没条理、早上爱睡懒觉、不吃早饭急急忙忙上幼儿园的情况,我们改编了故事《慌慌张张的玲玲》。通过玲玲早上起床找不到衣裤、鞋袜,然后又少了本子、铅笔等学习用品,慌忙整理好书包后,又来不及吃饭,上幼儿园迟到等情况,让幼儿对照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好的习惯。

最后,把习惯养成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幼儿的生活不仅在幼儿园,家庭教育更重要,我们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家长的配合。学期初,我们就召开家长会,把一个学期的要求告诉家长,请家长在家中督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早睡早起的习惯、说话时看着对方的倾听习惯、每天坚持阅读的习惯、与孩子一起探索的习惯等。我们还利用班级网页和论坛等组织家长讨论幼儿习惯养成的做法,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已成为家长们教育的共识。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直机关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小整理习惯
上课好习惯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好习惯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归纳中渐次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