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资助育人的理念目标与价值诉求

2016-09-22傅瑾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资助育人高校

傅瑾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资助理念的衍变过程,分析了我国高校资助育人的理念目标和价值诉求。指出,我国高校资助育人的理念目标是:合理利用资助资源,注重解决资助对象主观发展要求与客观发展水平的内在矛盾,提高资助对象的综合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健康、和谐、全面发展的人。资助育人的价值诉求是:在资助“蛋糕”的切分上,必须打破平均分配的陈旧思维,将公平的标准践行为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上。使贫困学生依靠智慧和努力来获得资助,从而把输血式的救济改造成造血式的自我更新,实现在教育机会均等前提下的育人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高校;资助育人;理念目标;价值诉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施行多年来的成效和对资助制度研究的日益发展,我国政府、教育界和相关人士对资助理论进行了深入思考和重新定位,从单纯的解决上学资金困难的保障型资助步入了着眼于人的健康成长成才为追求的发展型资助,确立了“资助育人”的核心理念并投入到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中。

一、我国高校资助理念的衍变

从1994年国家教委在30余所中央和地方所属重点高校开始试点收费制度改革到1997年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施行缴费上高校以来,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国家提出了“决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理念,作为政治任务同时也是教育界的共识和责任担当,在国家主导下开始探索并于20世纪90年代末初步建立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此后,国家于2000年3月起对在校大学生发放信用国家助学贷款,于2002年9月出台了“国家奖学金”制度,到2007年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及其配套办法,可以看出,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进行了调整补充完善,取消了担保要求,简化学生助学贷款手续,提高助学承贷率;增加对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提供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的资金投入,结合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的文件精神,不难发现,进入历史新纪元后,我国已在高等教育阶段构建起一整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高校贫困生资助进入到资金增量、政策与资金整合与优化使用阶段,尤其通过设立两个“国”字头奖学金的重奖,突出了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贫困大学生的示范作用和育人导向,表明了国家资助理念已不仅仅满足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经费的问题,已经由资金扶助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型资助悄然迈向为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资助的更高阶段,即确立“资助育人”的理念。

二、我国高校资助育人的理念目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立德树人,在大学教育阶段,对于历经多年苦读、层层筛选而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业的寒门大学生,我国政府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高度出发,构建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体系,确保贫困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并逐渐形成“资助育人”的政策变迁。究其资助与育人的逻辑关系而言,资助只是手段和途径,育人才是本质和目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于人的发展理论的论述,人的发展是指“每个人”,包括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使其“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中央16号文件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意见中也指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所以育人的目标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努力造就一批又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为资助对象的贫困大学生,其个体培育理应符合上述育人目标,表现出在宏观层面上资助对象与普通大学生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但是,从微观剖析刚入校的贫困大学生,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由于他们在前高等教育阶段获取的教育资源质量和总量普遍不及普通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视野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之进入大学后,受经济因素的制约,他们往往主动或被动地放弃发展机会,所以,事实上贫困大学生的发展水平往往要低于普通大学生,他们并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好在绝大多数的贫困大学生基于对现实窘境的深刻体验,在主观上具有迫切改善自身境遇和家庭境况的内在需求和精神动力,渴望通过个人奋斗扭转个人命运,实现家族阶层地位的抬升,这就为培育资助对象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现实可能性。

为此,在上述统一的育人总体目标之下,鉴于资助对象自我期待与实际条件的矛盾性,资助对象与普通大学生的差异性,可进一步看出资助育人的理念目标:即合理利用资助资源,注重解决资助对象主观发展要求与客观发展水平的内在矛盾,提高资助对象的综合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健康、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三、我国高校资助育人的价值诉求

在资助育人的理念目标之下,(即回答了育什么样的人问题之后),高校如何利用好资助资源和资助途径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如何处理好资助对象主观发展要求与客观发展水平的内在矛盾?进一步说,如何利用资助资源来发挥育人功能的最大化?这其中就蕴含着基于育人理念来怎样育人的价值判断,重构高校资助工作的价值诉求。

高校资助工作从解决大学生上学经费难的燃眉之急出发,发展到如今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资助的新阶段,那么现今的资助工作就决不等同于社会救助行为,不再是简单地提供贫困大学生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维持有学上的状态,而是必须着眼于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快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完成社会化,实现人的健康、和谐与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判断两组关系:一是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与推动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二是要作用于贫困大学生,全覆盖性资助和激励性资助之间究竟孰优孰劣?

人的发展,除了内在的需求动力外,也需要创造外部条件帮助其实现,即需要教育投资,这成为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所以,当我们的学生因经济贫困而无法上学或面临辍学的危险时,给予他们经济上的资助,减免他们的学杂费,使他们心无旁骛地安心求学,是政府和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从这层意义上理解,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与推动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在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的过程中,如果只需凭借贫困生的身份,或者称之为“贫困度”就能轻松获取资金或物资的给付,不需要任何努力和付出的话,不参考其“贡献度”时,极容易使贫困生造成依赖思想和不思进取,同时也容易遭到其他同学的轻视,进而产生自卑消极的心理问题或是自私自利的偏狭思想,所以说,守株待兔式地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与推动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之间有时还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正因为如此,才有俗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实施资助育人的过程中,政策导向和制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即一方面发展和满足他的需要,另一方面发展他的才能,并竭力使这些需要和才能不致于彼此相互妨碍,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机体”。

正因为在第一组的关系中,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与推动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之间,并不总是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当资助资源作用于贫困大学生时,一定要科学研究资源配置和优化配置。诚然,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政策必须要建立在“教育机会均等”的公平性原则之上,(通过精细测算)对每一名贫困学生进行基础的保障性资助。之后,在资助“蛋糕”的切分上,必须打破公平就是平均分配的陈旧思维,而应将公平的标准践行为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上。机会公平,是指每一个资助项目面向全体贫困学生开放,每一名贫困学生都应当知道资助项目的具体内容;过程公平,是指贫困生根据自己的偏好和意愿,在透明、公开的规则中进行公平竞争;结果公平,“是指每一贫困生依据规则所获得的资助都与个人努力和个人成绩等量匹配或等质匹配”。

所以在资源配置上,全覆盖性资助只能要求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激励性资助更多地体现在结果公平上。在开展资助工作的不同阶段,这种竞争的广泛性和结果的选拔性,使贫困学生依靠智慧和努力来获得资助,能够令人信服,赢得尊重,也能够使贫困学生建立自信,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把输血式的救济改造成造血式的自我更新,实现在教育机会均等前提下的育人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5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2] 桂富强.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2009.

猜你喜欢

资助育人高校
大学生资助育人效果评估指标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