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策略

2016-09-10金祥凤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器具无菌供应

金祥凤

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CSSD)一般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承载着全院可回收使用的诊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任务,并负责供应和发放各科室所需的无菌物品。消毒供应中心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性部门,直接影响着医疗安全质量,是考核医院管理是否到位的重要指标。我们应参照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科学管理;细化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抓实抓严;为医护人员优质服务夯实基础,从而促进医院各项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发展的轨道[1]。

1 科学布局,按照要求配备相关设施

消毒供应中心建设或者改建时,应遵循医院建筑设计的原则,根据各科室的任务与功能,有效地预防或控制医疗感染,自成一体。为了方便诊疗器械和相关物品的回收与供应,消毒供应中心应尽量接近手术部,与病房和各诊室间的通道也应该清洁畅通。消毒供应中心各区域的功能应进行整体的规划,遵循单向流程的格局,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有清楚明确的划分,并相对独立,各区间的物品流动时有缓冲的地带。被污染过的诊疗器械进入消毒供应中心后,不可逆回。对物品进行分类管理时应避免多种物品的交叉存放。清洗与消毒灭菌环节应定地点、定设备,各个区域的设施与功能有明确的区分。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物流基地,要能够高效地提供优质无菌物品,医院也应根据其规模,配备与之相应的基础性设施与设备。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环境问题,以及水、电、蒸汽的配备。比如,洗涤用水必须供应冷、热自来水,以及软化水或蒸馏水,满足不同的清洗要求。在工作区域,应配齐回收污染物的容器、分类台、手工清洗槽以及压力气枪与水枪等;各种灭菌设备、包装台、无菌物品的存放柜等设施应一一俱全,符合国家对消毒供应中心的硬件管理要求。

2 落实责任,规范消毒供应操作流程

管理出效益。消毒供应中心高质量、高效率的运行,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常规性的事务,我们应该责任到人,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规范消毒供应的操作流程,关注相关的细节,避免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

我们从诊疗器具的回收入手,实行集中包装、运输、回收物品的封闭式管理。清洗步骤必不可少,是消毒灭菌工作的前提。手工清洗时,一般首先将被污染的器具在流动的水下冲洗,然后借助于清洁剂和软毛刷洗涤,用流水初步漂洗,最后用蒸馏水或者纯化水进行终末漂洗。清洗后的器具可进入消毒程序。我们应根据器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控制好消毒的时间与温度。消毒后的物品,借助于干燥设备使其干燥,不同材质的器具,干燥的温度有所区别。在包装前,工作人员应组织对相关物品进行数量、功能以及洁净程度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缺。我们应根据要求选择闭合式或者密封式的包装,标识完整,具有追溯性。灭菌环节也不容忽视,做好灭菌过程中的质量检测。无菌物品要存放于专柜中,有序分类放置,由专人专车发放到位[2]。

3 加强防护,减少工作人员的职业伤害

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事务有着自身的特质。一些隐性的因素时刻威胁着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例如,工作人员接触、处理被患者污染的医疗器械是很正常的事,其中可能携带了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清洗消毒的护士如果被HBV、HIV污染过的器械刮伤,容易引起自身的感染,对个体的身体健康形成威胁。由于工作的需要,消毒供应中心经常使用一些化学灭菌消毒剂,环氧乙烷、戊二醛等,有害气体常常挥发、残留在消毒供应中心内,长期的累积,对护士的呼吸道以及皮肤黏膜都有影响,甚至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另外,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操作相关的医疗设备时,应该遵守技术规范指导,严格执行操作制度,否则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3]。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应增强个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在日常工作中,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接触被污染的医疗器械时,帽子、口罩、鞋套等保护措施一一到位,让存在隐患的血液以及其他污染物无机可乘,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手卫生工作也要常抓不懈,学会科学的手卫生方法,这是预防感染最为有效的措施。使用相关仪器前,应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定期开展相关设备的检查与维护工作,确保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科学合理的建筑布局、完善齐全的硬件配备是消毒供应中心正常运转的前提,规范有效的操作流程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做好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凸显管理的人文情怀,才能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2012年10月

[2] 孙雪莹,《中华医院感染学》,2009年3月

[3] 李洪运,《加强供应室工作,预防医院感染》,2013年5月

猜你喜欢

器具无菌供应
在食品安全检验中护理学无菌操作的应用研究
浅析无菌管道施工要点
供应绩效概念模型研究
无菌操作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古代器具灌农田
9S管理法在手术室无菌间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