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迁移能力的培养

2016-09-09孙德亮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概念高中物理

孙德亮

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有着公理化逻辑体系的科学理论,高中物理教学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学生要想把高中物理学好,必须提高学习的迁移能力,培养抽象思维,真正做到学会学习、善于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物理学习时,能够将已学的物理概念、原理、技能、方法等运用到新的题型解答、新的学习环境中去,引导学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形成学习的迁移能力。

一、加强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

学习迁移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着紧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应着重从充实、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入手,加强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学习。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概念的由来、定义、物理意义、矢量性等的探究。对于物理量,它的量值、单位、量度和测量方法,概念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及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联系,还有其在形成的某一物理规律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考虑清楚。与此同时,还要从实验出发,通过对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的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进行验证。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基础。

二、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影响着学习迁移的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随时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信心、紧张程度等,以促进迁移的产生。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物理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新课题的有关知识上来,让他们进入有利于学习新知识的状态,给其搭建迁移的阶梯。

三、重复练习促进知识迁移

重复做某一类型的题目,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辨识到问题的内在结构和实质。因为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并能在事后记住它。如果学生因不理解物理原理而囫囵吞枣地死记,那么他迁移到一个全新的问题的几率就不大。可见,必要的练习能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本领,并能够使之精通,还能让思考变得更省力。

四、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和新旧知识的衔接。新的知识并不是突然出现的,教材在编写时会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及时挖掘和唤醒那些与教材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从而让学生顺利地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

五、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教师在上新课前,可以先复习一下学生之前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这样方便学生了解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知识结构的关系,从而把要学习的新概念或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高学习效率。对于物理教学中的难点,教师要按一定的顺序或层次组织整个教学过程,从易到难,尽量寻找最适合、最优化的教学程序。

总之,要培养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迁移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他们的物理基础知识,讲解典型例题,利用各种物理实验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概念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古代的时间概念
一题多解,认清思维树之“根、枝、叶”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