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美,走向美的世界的第一步

2016-09-09冉乃彦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美的艺术

冉乃彦

艺术教育是美育中最主要的内容和手段。艺术教育包括语言艺术教育、造型艺术教育、表演艺术教育和综合艺术教育。

语言艺术是用语言来叙事说理、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语言艺术教育在学校虽然主要通过语文课来进行,但是其他教师在工作中同样要给予重视,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认识语言的美

也许有人认为,运用语言进行教育,就是“说教”。其实,运用语言进行教育与单纯的“说教”有三点原则上的不同。一是目的不同。“说教”的目的是运用语言的威力压倒学生,而不是通过艺术的语言进入学生的心灵点拨他们。二是前提不同。“说教”是一厢情愿,教师不做调查研究,想当然地自己说个痛快;而运用语言进行教育,要做许多准备工作。例如在生活中要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同时让他们体会相应的语言色彩。三是内容不同。“说教”的内容往往是教条的、空洞的,甚至是粗暴的;而运用语言进行教育,则要认真研究语言的艺术,不但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还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词汇。

不重视语言,不相信语言的力量,会导致教师缺乏修养和教育上的简单化。当前,在一部分教师中出现诸如讽刺、挖苦学生的现象,这就是一种语言暴力,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心灵。

语言的抽象性既是它的短处,也是它的长处,因为语言的抽象性,同时也意味着多样性和无限性。通过语言媒介既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展现古往今来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又可以直击人类心灵的深处。语言艺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仔细领会才能够掌握好。

语言是美育的手段

理解语言的感情色彩,这不仅是艺术的入门,还是学生丰富的、真正的智力生活的开始。

当学生发现了语言的美,就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积极性,他们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而是被美好的语言文字所打动。有的学生热情地收集词汇、成语和优美的句子,背诵经典的诗词;有的学生主动在课堂上、日常交往中运用新词汇,即使偶尔运用得不恰当,同学们也不会讥讽他们,只是继续进行探讨;有的学生巧妙地使用了一个词汇,还会博得全场掌声。

特别是在少年期,语言在一定意义上是最主要的教育手段。少年期是认识概念、原则、概括性真理的年龄期,而语言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的特点,所以这个时期的学生常常热衷于抠字眼,争论一些概念的定义,他们并不觉得这些是枯燥无味的事情,因为他们内心认为,必须要重视语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教师应该支持学生的这种探索。因为认识观念世界,是少年期的特点。而要使观念产生教育作用,少年就应该感觉到语言的色彩,体验到它的美。这样才能使人得到升华,使人变得高尚。

我们在教育中出现的许多困难就在于,在引导学生从知识层面上去认识世界的同时,没有进行细致的工作去丰富学生的情感——审美修养及对语言的敏感性。单纯地灌输知识,为获得高分而进行的死记硬背,不仅不能使学生提高审美修养,就是背诵的效果也值得怀疑,往往是考试之后,所背的知识全都烟消雾散。

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美

要想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美的能力,教师就要善于把学生带到语言的源头——大自然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当学生被周围世界的美迷住时,他们会心旷神怡,多么想看到这种美的细节、各种色彩和变化!这时,一个人就很想表达自己的情感,想去和其他人交流,而交流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惊异和赞美。

这时候,应当说时机已到。教师就需要向他们揭示语言的美,帮助学生寻找到恰当的词汇,并和学生们一起探索,用什么语言能够更好地把自己此时此刻的情感表达出来。

语言的贫乏,常常使一些学生用不恰当的语言和别人交流。如有的学生不管是高兴还是不高兴,都是用粗话来表达。其实,这些学生并不一定是有意为之,语言贫乏也是一个原因。

学生用语言表达美的能力之所以欠缺,还和社会上充斥着的套话、官话有一定关系。比方说,不论说话的内容是什么,都需要戴上一个冠冕堂皇的帽子。记得很久以前,一个受处分的学生在检讨时,开头竟然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全国形势一片大好”,惹得全场哄笑。

教师除了平时认真学习,进行长期积累,在课堂上也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认真推敲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情况使用的语言。有时候,我们教师的一句话,就有可能影响学生一辈子。

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来学习语言

作文、编小故事,是学生进行创造的最初领域,在进行这样的创造时,学生肯定了自己的能力,认识了自己,体验到了由于自己正在创造着什么而带来的最初的自豪感。美是通过语言进入他们的心灵的。

绝大多数的青少年都很喜欢诗歌。这是形成情感——审美修养的一个重要阶段。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缺少了诗意和美感的涌流,孩子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儿童思想的本性就要求有诗的创作。美与活跃的思想犹如阳光与花朵一般,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诗的创作始于目睹美。大自然的美能锐化知觉,激发创造性思维,使言语为个人体验所充实。”

如何帮助学生通过创造来学习语言,教师的态度、使用的语言,都能对学生产生大的影响。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情:一个孩子上了高中还是不交作业,总逃课,成了全校的反面教材。一次,她为了证明自己,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几乎投入所有的感情写了一篇长达12页的作文,完成后,她偷偷把文章放到了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的桌子上,然后开始了度日如年的等待。

之后的每一天,她都观察班主任的神情,看是否会有变化,也在不断地幻想老师看到文章后惊讶的表情。直到一次自习课,老师走了过来,把稿纸甩在她的面前,伴着一句冷漠的话:你写得很辛苦,但全都是废话。那天晚上,她哭了。后来的期终考试,她数学只考了29分,物理连卷子都没交。她决定转学。

到了新的学校,她少言寡语,没有人知道她的过去。直到有一天,语文老师当堂读了她的作文,她激动得发抖。当老师微笑着把作文本递到她的面前时,她看到老师饱含笑意又充满信任的眼睛。评语这样写道:“你很有自己的想法,对生活观察细致,文笔朴实,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成功的!”这一天,她被久违了的幸福包围着,反复地回味当时被表扬的感觉。

据我所知,这个学生后来进步很大,而且选择了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成为了一名优秀教师,发表了不少好文章。可见,一位教师的心灵、语言是否美,不但决定了他的学生是否能够创造性地学习语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命运。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美的艺术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打破平衡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纸的艺术
美的校 美的人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视听语言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