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红外热像图模型的构建及其在六经辨证论治指导价值的初探

2016-08-22刘园园梁谊深

世界中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皮温枢机厥阴

谢 胜 刘园园 梁谊深

(1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南宁,530000; 2 柳州市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柳州,545001)



理论研究

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红外热像图模型的构建及其在六经辨证论治指导价值的初探

谢胜1刘园园1梁谊深2

(1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治未病中心,南宁,530000; 2 柳州市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柳州,545001)

《素问·阴阳离合论》指出“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作者利用经络红外热成像检测观察到天气对人体的影响会因体质的个体差异而表现不同,但在相同气运下人体脏腑及经络的偏颇是存在典型共性的,这种共性源于特殊运气格局对人体特定脏腑及经络的靶向影响。由此推知,在三阴三阳开阖枢机主事影响下人体必然有相应的脏腑及经络与之相感应,经过对2011—2015年五运六气影响下的各枢机主事阶段由于枢机不利而出现的特征性经络红外热像图特点分析的观察总结,作者初步构建了常态下三阴三阳开阖枢机人体经络气血状态的模型。同时,针对《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是一种时位辨证的论点,作者结合常态下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经络气血状态的模型,捕捉不同气运格局影响下三阴三阳枢机开阖不利的特征性“伤寒热图”,对指导临床六经辨证论治具有客观的指导作用。

三阴三阳开阖枢机模型;经络红外热像图;六经辨证;时位辨证;伤寒热图

《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是一种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为一体,融时空变化为一炉的辨证思维,即时位辨证[1]。王琦提出“六经非经论”,认为三阴三阳是划分“病”的概念,六经病各有基本特点和属性,绝不是单纯的经络配属的概念[2]。六经提纲证在中医临床应用中指导性强,为各大医家所推崇,但年轻医务人员由于经验不足,临证常面临很多困惑。多年来,我们应用六经辨证的同时对患者进行人体经络红外热像图的检测分析,发现二者吻合度极高,同时我们观察到六经分型经络红外热像图具有特定的气血经络状态模型特点,对临证六经辨证论治进行了探索,认为能起到客观而形象的补充指导意义。现报道如下。

1 对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的认识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重要的理论范畴,《易经》以阴爻(--)、阳爻(—)构成的符号系统体现阴阳“一分为二”的思维逻辑,老子《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此而“三生万物”,形成了“一分为三”的思维模式[3]。《素问·六节藏象论》:“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王冰注:“非唯人,独由三气以生,天地之道,亦如是矣”。三生万物是冲气以和的结果,冲气者,交泰合和之气,源于阴阳之升降出入运动。因此,马文辉指出三阴三阳是“一分为二”即“一阴一阳之为道”和“一分为三”即“三极之道”的有机结合,是“兼三才而两之”的结果[4]。

一般认为,三阴三阳代表“气”之多少。《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曰: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钟海平认为古人对事物的观察不在于对个体的形态结构的描画及分析,而注重于对事物整体动态及功能的把握,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数”实质上是“象”,它并不偏向于定量,而偏向于定性[5]。阴阳之气既有量之差异,必有用之不同,“用”即其数(量)所应之“象”也,而“开、阖、枢”则是其“用”之具体体现。《素问·阴阳离合论》:“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即所谓“气有多少,异用也”。刘力红认为开、阖、枢是三阴三阳工作的机制,三者缺一不可[6]。

《素问·阴阳离合论》提出“三阴三阳不应阴阳”之说,指明天地阴阳的变化不是一分为二的阴阳法则,不是以数建立的推演模型,而是依时间、方位以取“象”。《素问·五运行大论篇》:“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不合阴阳,其故何也?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7]。顾植山认为三阴三阳的模式起源于河图生数的交变,河图洛书是时空统一的模型,三阴三阳在河图的方位决定了三阴三阳的气化特点。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继而系连经络而为分证纲领[8]。苏庆民认为《伤寒论》三阴三阳和《周易》六爻、象数有着密切关系,《伤寒论》主要引用“天以六六为节”和七日来复的《易》数,反映《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象以定数”“数以征象”的特征。

三阴三阳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概念,也是中医理论体系构建的模式之一[9],《内经》中有诸多关于三阴三阳的论述,在不同篇章中其涵义不尽相同。赵京伟等将其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经络之三阴三阳。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配属相应脏腑,多见于《灵枢·经脉篇》,论十二经脉的循行及“是动”“所生”病候;2)热病之三阴三阳。主要针对热病发展变化规律的论述;3)气化之三阴三阳,用以阐释运气更迭下的自然气候、物候及人体病候。主要在《素问·六微旨大论》《素问·天元纪大论》诸篇;4)研究阴阳离合规律及开、阖、枢等生理功能。如《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阴阳别论》中按阴阳理论分述三阴三阳的病机、主病并推测预后等[10]。

可见,三阴三阳即是阴阳气交之演绎,即所谓“三阴三阳不应阴阳”,揭示了自然阴阳于四时六气更替中阴阳气交所形成的气候、物候及病候之六“象”,若能对其开阖枢进行深入的探讨,必将加强我们对人体疾病病机的认识。

2 三阴三阳开阖枢机气血经络状态模型的构建

《素问·天元纪大论》:“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天复地载,气交之中,形气相感而万物化生,人生于天地之中,其生理特点、病理变化及体质特征的形成根植于天地的影响。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而阴阳之气根据所含阴阳的多少又划分为三阴三阳,年运更替及六气轮转中所形成的气运格局因此而不同,上下相召而人脏腑经络之损益彰矣。《素问·五常政大论篇》:“赫曦之纪……其气高,其政动,其令鸣显,其动炎灼妄扰,其德暄暑郁蒸,其变炎烈沸腾……其经手少阴太阳,手厥阴少阳,其藏心肺”,。

经过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五运六气影响下经络红外热像图的观察,我们认识到尽管气运对人体的影响会因体质的个体差异而表现各异,但在相同气运下人体脏腑及经络的偏颇是存在典型共性的,这种共性源于特殊运气格局对人体特定脏腑及经络的靶向影响。由此,可推知三阴三阳不同枢机主事阶段人体必然有相应的脏腑及经络与之相感应,而通过构建常态下的主事枢机气血经络状态模型,便可以此为标准对不同年运、六气影响下的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的失衡情况进行评估,从而指导临床制定更具体、更优化的治疗干预方案。如在初之气阶段主气厥阴风木,当加临客气为厥阴风木或少阴君火时从经络红外热像图上可以观察到太阳开机主事阶段常态下的经络气血状态,而若此时逢太阳寒水加临则可观察到太阳开机不利的经络气血状态,甚至可以观察到由于寒抑导致少阴枢转阴阳失司而表现出的少阴寒化为主的经络气血状态。

经过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五运六气影响下的各枢机主事阶段由于枢机不利而出现的特征性经络红外热像图特点分析的观察总结,我们初步构建了常态下三阴三阳开阖枢机主事阶段相应人体经络气血状态的模型,见表1。

表1 三阴、三阳开阖枢机不利与经络、人体特殊部位的对应关系

图1 “2013癸巳年一之气”经络红外热像图

图2 “2013癸巳年一之气”经络红外热像图

图3 “2013癸巳年二之气”经络红外热像图

需要指出的是:1)三阴三阳开阖枢机反映的是天地阴阳气交及转化的不同状态,因此认为,常态下三阴三阳开阖枢机与传统经络系统中的三阴三阳存在一定但不是绝对的对应关系;2)少阴枢机不利对人体影响较大的部位为四末,我们认为这是反应阴阳顺接的重要部位;3)太阳开机、厥阴阖机不利对应的部位为四肢,因脾主四肢,我们认为四肢皮温低是“木不疏土”之象,其中双下肢更多的提示“水”“土”及“木”的枢转情况,而双上肢更多反应“木”“土”及“火”的枢转情况[11];4)太阳为阳之开,厥阴为阴之尽,二者是递进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太阳开机与厥阴阖机主事阶段对相应经络的影响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太阴与阳明也是如此;5)太阴为阴之开、阳明为阳之阖,阴充盛则阳明行肃降之令,由此,风木、相火、君火之气得以收敛,否则出现“肝肺失和”“肺肾失交”等各种表现[12];6)某一枢机不利时往往影响另一枢机的枢转,表现为复合枢机所对应的经络经气失衡,如阳明阖机不利在手少阴心经及手厥阴心包经循经处会出现经气郁滞的表现。

3 三阴三阳开阖枢机气血经络状态模型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探索

通过对三阴三阳开阖枢机气血经络红外热像图的临床应用探索,我们观察到,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红外热像图模型有助于探查疾病发病深层次的病机,有助于对人体气血阴阳损益的偏颇进行可视化评估,并对指导临床复合病机患者的标本兼治有现实意义。兹举案例如下说明之。

1)可对当下不同个体气血阴阳损益的偏重或程度进行可视化评估,指导临床治疗。

图1经络红外热像图显示:上肢三阴经、三阳经循经处远端皮温低;手皮温低,余处皮温分布较均匀。

中医病机分析:时值“太阳开机”主事,患者双下肢、督脉及膀胱经循经处皮温均匀提示水木枢转良好、太阳开机条达,胆经及头颈部少阳经循经处气血调和是少阳生发、温煦的表现。由此可知上肢出现“木生火不及”之象的原因与“生气不足”无关,而是咎于精亏血虚,气无所依,生发无源以致不能达到最好的生发状态(即:手末端的阴阳顺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考虑:肝体阴而用阳,一之气阶段主气为厥阴风木,逢司天厥阴风木加临而“生发太过”致肝血亏虚。因此治疗应偏重养血柔肝而不可过用疏肝理气,否则耗精伤血反而加重生发无源。

2)构建常态下主事枢机气血经络状态的固有模型,将人体应当具备及当下实际具备的经络气血状态进行对比评估,可以直接定位病变的枢机、脏腑及经络,同时结合时气特点和运气格局的变化趋向可以进一步预测疾病进展及转归过程中脏腑及经络传变情况,从而更深入的探查及理解疾病发病深层次的病机。

图2经络红外热像图显示:面部口鼻两侧阳明经循经处局部皮温高;上肢三阴经、三阳经循经处远端皮温低;手皮温低;头颈部三焦经、胆经循经处局部皮温高;督脉红外轨迹显示弥散,督脉上段局部经气郁滞。

症状:面部发热,每日午后明显,偶持续至夜间,伴头晕、头胀痛、口苦,以上症状自2012年8月反复出现,近期加重,舌红、苔少,脉弦数。

中医病机分析:时值“太阳开机”主事,患者经络红外热像图提示少阳枢机、阳明阖机不利。患者出生于1995年6月26日(即乙亥年三之气阶段出生),中运金不及,司天之气及客气均为厥阴风木,主气少阳相火,“木火刑金”故先天体质格局特点:肝肾精血不足,肺气虚、肝肺失和、肺肾失交。在经历了2010庚寅年(六之气客气厥阴风木)、2011辛卯年(六之气客气少阴君火)及2012壬辰年(四之气“木郁发之”、五之气“火气来复”[12],)后,人体肝肾精血储备明显不足,逢2013年癸巳年一之气,厥阴风木司天,风气偏盛,与人体肝脏、肝经及胆经相感应,致生气疏泄太过,主气为风木,客气燥金,同时南方五行属火,皆致风火相煽,煎灼肾精肝血,木火刑金又致肺气大虚,进而导致出现肺肾失交、肝肺不和、少阳枢机及阳明阖机不利的各种表现。

素体精亏之人在午后(一日分四时,午后为秋季,应肺脏,主肃降)由于“阴不涵阳”故气血当降而不得降,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且头为诸阳之会,故郁滞于面部胃经及大肠经循经处局部,提示阳明阖机不利。《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木曰敷和”,。《血证论》:“肝为藏血之脏,又司相火,血足则火温而不烈,游行三焦,达于腠理”,经络红外热像图中患者耳周及头颈部三焦经、胆经循经处局部皮温高均提示少阳枢机不利。

治疗:补益肝肾精血、条达少阳枢机、平调阳明阖机。

疾病进展及复发预测:2013年癸巳年一之气易导致少阳枢机及阳明阖机的枢机失调,对于先天体质中隐含这类枢机失调因素的患者而言更具易感性:辛、己、乙巳(亥);戊、壬申(寅)等年份出生的人群。除一之气阶段外,癸巳年还有三个阶段对该患者影响较大:三之气阶段客气厥阴风木、四之气阶段客气少阴君火、六之气阶段客气少阳相火,均易导致“少阳枢机及阳明阖机不利”。

3)临床中单一的枢机失常引发疾病并不常见,地域、饮食、情志、体质、天气等诸多因素所导致的复合枢机致病更为多见,此时须明确“标本”,治疗同样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

图3经络红外热像图显示:四肢三阴、三阳经循经处皮温低、四末皮温低;膀胱经循经处皮温低;面部、督脉上段及头颈部少阳经循经处皮温高。

中医病机分析:时值“厥阴阖机”主事,患者经络红外热图提示少阴、太阳、少阳枢机不利。患者四末、四肢皮温低是少阴枢转不利导致出现“木不疏土”“木不生火”之象。小肠经及膀胱经循经处皮温低是太阳枢机不利。面部、督脉上段、头颈部少阳经循经处皮温高则是相火逆上所致。“少阴、少阳枢机失常,其相同之处表现在升降反作,水道不利,气机滞塞等,而不同之处在于少阴枢机不利具有明显的阴阳敷布失常的表现,而少阳枢机不利则有明显的经气不舒的症状”[13],经络红外热像图提示患者同时具备四个枢机不利的表现,提示复合枢机致病的复杂病机。时值癸巳年二之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太阳寒水加临,故以少阴枢机不利为“本”,太阳开机、厥阴阖机不利为“果”,少阳枢机不利为“标”,治疗以温下清上为法。

4 小结

1)三阴三阳即是阴阳气交之演绎,即所谓“三阴三阳不应阴阳”,揭示了自然阴阳于四时六气更替中阴阳气交所形成的气候、物候及病候之六“象”。《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是一种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为一体,融时空变化为一炉的辨证思维,即时位辨证。

2)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红外热像图模型是建立在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与五运六气理论相融的基础上,表现出人体与天地气、运相感应所形成的动态变化之“象”,与人体脏腑经络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随着年运更替及六气轮转而呈现出各种平衡与不平衡,因此,它作为一种融阴阳、脏腑、经络、气血及时空变化为一体的“象”(模型),可以充分印证伤寒论“时位辨证”观点。

3)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红外热像图模型对六经辨证具有客观、科学的指导价值。具体表现为:有助于探查疾病发病深层次的病机;对人体气血阴阳损益的偏颇进行可视化评估;指导临床复合病机患者的标本兼治有现实意义。

4)我们认为《伤寒论》中所述“合病”“并病”或许就是“复合枢机致病”之意。因此,在继续探索、完善三阴三阳开阖枢机气血经络状态模型的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捕捉不同气运格局影响下三阴三阳枢机开阖不利的特征性“伤寒热图”,为更深入理解集脉象、症状为一体的伤寒提纲证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5)五运六气中主气、客气、主运、客运、司天、在泉及大运间的协同、制衡错综复杂,三阴三阳开阖枢机气血经络状态模型的构建尚在起步阶段,需要不断修正及补充,根据年运更替及六气轮转,60年一个甲子,30年为一运气轮回的小周期,我们将力图逐步完善一小周期的观察,以期建立相对稳固的常态枢机模型。

总之,我们对三阴三阳开阖枢机红外热像图模型的构建有了初步认识,认为此模型充分印证了伤寒论“时位辨证”,对其在六经辨证的科学意义有待深入研究。

[1]马文辉,孙小红.试论《伤寒论》三阴三阳时位辨证[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3(4):257-259.

[2]王琦.六经非“经”论[J].中医杂志,1983,24(6):4-7.

[3]熊益亮,张其成.中医三阴三阳思维的形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9):3061-3063.

[4]马文辉.“三阴三阳”是“兼三才而两之”[N].中国中医药报,2006-08-30:005.

[5]钟海平,张光霁.阴阳的“一分为二”与“一分为三”[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2):89-91.

[6]刘力红.思考中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6.

[7]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70.

[8]顾植山.六经探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1,10(3):2-5.

[9]邢玉瑞,乔文彪.《黄帝内经》三阴三阳模式建构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8):517-519.

[10]赵京伟,朱珍.《伤寒论》六经学说与《内经》三阴三阳理论关系的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4,39(5):3-5.

[11]谢胜,刘园园,梁谊深,等.四象脾“土”模型及其在四时六气“以枢调枢”和五脏的应用[J].世界中医药,2015,10(8):1177-1181,1186.

[12]谢胜,刘园园,梁谊深,等.运气经络红外热成像在胃食管反流病辨证分型及方药的应用探索[J].江西中医药,2014,45(8):19-21.

[13]梁华龙.少阴少阳枢机证治异同论[J].河南中医,2008,28(4):12-13.

(2015-01-21收稿责任编辑:徐颖)

Building of Sanyingsanyangkaiheshuji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Models and Its Guiding Value on Six 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Xie Sheng1,Liu Yuanyuan1,Liang Yishen2

(1CentreofTCMPreventiveTreatmentofDiseases,FirstAfliatedHospital,Guangx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Nanning530000,China; 2DepartmentofTCMPreventiveHealthCare,LiuzhouTCMHospital,Liuzhou545001,China)

“Suwen” said:“ the clutch of the three yang,the taiyang is open,Yangming is closure,shanyang is pivot…the clutch of the three yin,the taiyn is open,Jueyin is closure,shaoyin is pivot ”.We used the meridian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to observe the human body and found out that the influences of the weather to the human body can be different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human physical fitness,but there exists some common imbalances of the human meridian on the same year,those common imbalances from the influence of the unique yunqi position.Therefore,under the influence of Sanyingsanyangkaiheshuji,human body must have related viscera and meridian corresponding to it.After observing the summar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ridian infrared thermal images between 2011-2015,we initially built a model of the status of the human meridian and qi and blood under the nomal Sanyingsanyangkaiheshuji.also,based on the theory of “shanghanlun Six 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ystem is a system of time and position Differentiation”,integrated with the model of the status of the human meridian and qi and blood under the nomal Sanyingsanyangkaiheshuji,we grasped the “shanhan infrared thermal images ”,those images can be an objective guide to the Six Meridia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Model of Sanyingsanyangkaiheshuji; Meridian infrared thermal images detection; Syndrome-differentiation of the six meridians; Space and time dlfferentiation; Shanhan infrared thermal image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460723)

谢胜(1966—),男,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脾胃病中医药防治及中医治未病研究,E-mail:xsh6566@163.com

R222

A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6.07.010

猜你喜欢

皮温枢机厥阴
基于“开阖枢”理论浅析乌梅丸通利枢机之用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阳虚体质大肠息肉患者的红外皮温特征研究
五谈肝与咳、喘、哮
——肝与枢机密切相关对肺之影响*
贝西•黑德《枢机》中的爵士之声
从“欲解时”论乌梅丸治厥阴病
浅论厥阴病之实质❋
从少阳主“枢”论小柴胡汤治疗荨麻疹的应用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皮温变化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