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6-08-19孙连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1期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认知功能

孙连勇

【摘要】 目的 研究在老年骨科患者治疗中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全麻)对患者短期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104例老年骨折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52例。分别给予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进行术前麻醉处理, 观察患者术中各项生命体征情况, 并记录患者麻醉时间、出血量以及低血压发生情况, 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患者术前、术后认知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后MMSE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且麻醉后24 h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为(29.38±0.47)分, 略高于对照组的(26.25±0.43)(P<0.05)。结论 老年骨伤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全麻与硬膜外麻处理后, 患者术后均会出现短期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症状, 且全麻患者出现POCD的时间更长, 影响更大。

【关键词】 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老年骨科;认知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150

临床研究发现, 一般患者年龄越大, 术后出现POCD的风险越高, 一般在术后5 d容易出现此种症状, 且夜间患者起病急、病情发展波动较大, 晨起症状较轻[1]。骨科患者多采用外科手术对骨折部位进行重建, 手术中多采用硬膜外麻或全麻进行术前麻醉处理, 本文为研究在老年骨科患者治疗中硬膜外麻与全麻对患者短期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对2013年8月~2015年8月本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老年骨折患者开展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本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老年骨折患者开展研究, 排除患者精神类疾病、脑卒中或相关脑血管系统疾病、活动性肝病、神经功能障碍患者, 男57例, 女47例, 患者年龄62~86岁, 平均年龄(72.85±8.53)岁, 其中37例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34例患者接受股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治疗, 33例患者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治疗, 同时按照临床ASA分级, 55例患者为Ⅰ级麻醉, 49例患者为Ⅱ级麻醉。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52例。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前接受全身麻醉, 给予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芬太尼、依托咪酯及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 给药剂量按照患者体重分别给予0.04 mg/kg咪达唑仑、5 μg/kg芬太尼、0.3 mg/kg依托咪酯与0.1 mg/kg维库溴铵, 再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性通气, 静脉输注0.2 μg/ml异丙酚进行麻醉维持, 然后间歇性的追加1~2 mg的维库溴铵或50~100 μg芬太尼维持肌松。

研究组患者术前接受硬膜外麻醉处理, 于患者1~2腰椎处硬膜外进行穿刺置管, 协助患者翻身后给予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3 ml后追加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2~3 ml, 将麻醉平面控制在患者的第10胸椎下, 同时间断追加注入罗哌卡因进行术中维持麻醉。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体征, 针对患者血压不足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情况, 加快输液速度的同时, 静脉注射6 mg麻黄碱, 针对患者机体内血红蛋白浓度<10 g/L的情况, 给予适量浓缩红细胞静脉滴注, 针对患者心率<50次/min情况, 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加以改善。

1. 3 观察指标 术中常规检测患者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 观察患者麻醉时间、出血量以及低血压事件发生情况, 通过MMSE对患者术前、麻醉后6、12、24、72 h的认知功能状态改善情况进行评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发生低血糖事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处理24 h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为(29.38±0.47)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25±0.43)分(P<0.05), 但麻醉后其他时间段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老年患者接受麻醉手术治疗后, 往往容易出现短期认知功能障碍情况, 相较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群, 发生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往往更容易发展为老年性痴呆[2]。对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 应该选择安全、有效的术前麻醉方式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POCD的风险。

目前MMSE评分法是临床评估麻醉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状态常用手段, 简单可靠且适合临床接受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POCD的评估。有文献报道, 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手术麻醉方式均与术后POCD的发生存在一定联系[3]。本文研究结果表明, 术后6、12、24、72 h患者MMSE评分发现, 两组患者MMSE评分在麻醉后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且麻醉后24小时接受硬膜外麻醉的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29.38±0.47)分, 略高于接受全身麻醉的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全身麻醉患者在术后24 h内出现短期POCD的风险更高。

综上所述, 老年骨伤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全麻与硬膜外麻处理后, 患者术后均会出现短期的POCD症状, 且全麻患者出现POCD的时间更长, 影响更大。

参考文献

[1] 钟云凤.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病人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探究.中外医疗, 2013, 32(3):23, 25.

[2] 李刚.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病人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探究.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12):75-76.

[3] 吴文军.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创伤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32):494-495.

[收稿日期:2016-03-23]

猜你喜欢

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认知功能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探讨
局部浸润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比较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单灶卒中后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康复新喷剂对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并发症的影响
老年认知信息平台的设计研究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