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旭东:让教师队伍具备全专业属性

2016-08-13朱旭东

教育家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专业性教师队伍学科



朱旭东:让教师队伍具备全专业属性

The voices of Education.

朱旭东,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人物简介:朱旭东,1965年生, 1995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被选为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百人工程研究人员。他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为比较教育、美国教育和教师教育以及外国教育史;所教硕士课程有教育(现代化)与国家发展、比较教育理论的历史研究;所教本科课程是美国教育。

现代学校建设,须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本,这是一所学校所应具备的基本价值观。而这一价值观的确立基于一个基本规律,就是学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发展,那么现代学校建设如何才能保障学生通过自身学习获得发展呢?显然,学生在学校与教师接触时间最长,学生成长也多少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理应放在学校工作首位。那么,如何建设好教师队伍从而保障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发展呢?重建教师专业内涵,让教师队伍具备全专业属性,是一条现代学校内生发展的路径。

我们提出教师全专业属性的概念,是基于教师专业地教会学生学习的内涵而提出来的,也是由现代学校建设的基本价值观所决定的。教师的全专业属性包括三个部分,即教师学的专业性、教的专业性和学科专业性,只有具备了这三个部分的专业属性才能够称得上教师这个角色和身份的专业性。为此,现代学校建设需要开展教师全专业属性的队伍建设,由此使教师具备学、教以及学科的专业性。

事实上,我们一直以来较为重视教师教的专业性和学科专业性,而不太重视教师学的专业性,这与长期以来主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学与教”二元论的基本假设有关。在这种二元关系中,“学”仅仅指向学生,而与教师无关。即使有关,也存在于教师“教”的关系建构中。殊不知,在教师的全专业属性中,教师学的专业性是一种内在规定性,教师必须具备学的专业性,他们要懂得学习理论,要能够运用学习理论开展学科专业和教的专业工作;教师还需要具备学习设计、学习实施、学习评价的能力。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在微课、翻转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转型中,还要具备学习技术开发和使用的能力。

研究成果

为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师范司、基础教育司、北京师范大学等部门提交“世界一流大学综合分析报告”(国务院学位办1999年6月)、“国际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趋势综合分析报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1年11月)、“教师教育的公益性——教师教育在市场与政府之间”(教育部师范司2001年11月)等8项咨询报告。

基于此,现代学校建设中建设教师队伍,要着重开展教师学的专业性的提升活动,无论是新入职教师的培养,还是成熟教师的专业发展,甚至是优秀教师的专长形成,都要学习学生的学习理论、学习科学、学习技术。没有学的专业性的教师,在中小学只是学科专家,在大学只是科学家,而不能成为教育家。实际上,正因为教师不具备学的专业性,才会出现“教师认真教、学生不学习”的尴尬现象。

当然,现代学校建设强调教师学的专业性的同时,还要重视教师教的专业性和学科专业性。在教师教的专业性中,尤其要关注教育评价的专业能力,要提高激励性、惩罚性、肢体性和言语性等的教育评价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教的评价专业能力提高,有助于促进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学的专业性、教的专业性与学科专业性共同构成教师的全专业属性,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教师的学科专业性也需要给予重视,教师需要在学科知识和能力、在学科本质和学科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上得到发展。

总之,现代学校建设中,我们需要在教师的全专业属性条件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而实现现代学校建设的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价值观。

Zhu Xudong

猜你喜欢

专业性教师队伍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气象宣传新闻性和专业性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声博雅徐兆宪 音响零售,品牌+专业性不可或缺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中调协下发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登记通知
中宇银太陨石鉴定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性陨石鉴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