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胃管在预防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

2016-08-11钟桂香林冬梅傅爱琼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胃管移位插管

钟桂香 林冬梅 傅爱琼



“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胃管在预防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

钟桂香林冬梅傅爱琼

目的:探讨“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胃管在预防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行胃管插管的患者17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白扁带系双套结固定胃管;观察组给予“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胃管,比较两组患者胃管移位发生率、脱管发生率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管移位发生率和胃管脱落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胃管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工”型鼻贴;活瓣式脸贴;非计划拔管;预防

留置胃管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传统的胃管固定主要是使用胶布在胃管靠近鼻孔处交叉固定于鼻翼两侧,使用另外一条胶布固定于患者面颊部[1]。由于胃管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异物,容易引起患者不适感而自行拔出胃管或是患者由于躁动而导致胃管脱落等非计划性拔管,反复性插管对鼻腔、食管黏膜可造成损伤,影响患者治疗[2]。本研究采用“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方式对胃管进行固定,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治疗行胃管插管的患者17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 45例,女40例;年龄40~75岁,平均(67.45±3.12)岁;胃管留置管时间为5~10 d,平均留置时间(7.25±1.67)d。观察组中男47例,女38例;患者年龄41~76岁,平均(66.72±1.34)岁;胃管留置管时间为5~11 d,平均(7.46±1.46)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胃管留置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取白扁带系双套结固定胃管方式,取0.5 cm×1.0 cm医用橡胶胶布粘贴在患者鼻胃管外露刻度处作为标记,同时将长度为60 cm的白扁带对折交叉打结之后固定在胶布的上面,随后将白扁带的其中一段从患者耳廓上绕过,绕过后在患者枕部和白扁带的另一端在患者耳前打结固定,最后步骤在外露的胃管13 cm处使用医用橡胶胶布将患者的胃管全部缠绕固定在患者的面颊部。1.2.2观察组采取“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胃管。“工”型鼻贴法为剪出长宽为5 cm×6 cm的粘结性棉布伸缩胶带,将胶带按照长宽平均折成三份,剪成“工”字形,随后将其贴在患者留置胃管侧的鼻翼,中间的长形需要和患者的胃管平行,环形固定在患者的胃管上。活瓣式脸贴法:4 cm×12 cm 的粘结性棉布伸缩胶带1条,3M的透明敷料1块,长宽为6 cm×7 cm,长度为17 cm的棉株绳。将胶带在中间对折后将其两端的胶带粘贴在透明敷料上,最后将患者鼻部15 cm 处的外露胃管使用棉株绳固定在穿孔位置。

1.3观察指标(1)记录两组患者发生胃管移位和胃管脱落的状况。胃管出鼻孔处刻度发生改变,<5 cm判断为移位;胃管出鼻孔处刻度发生改变,>10 cm的变化判定为胃管脱落。(2)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胃管插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采用5级评分法,满意度分别为:1分为不满意,2分为比较不满意,3分为一般满意,4分为比较满意,5分为满意。共10个条目,总分10~50分,分数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本研究满意度调查问卷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85。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胃管移位和脱落发生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管移位和脱落发生情况比较 例(%)

2.2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评分比较(分,±s)

3 讨 论

胃管护理是常见的管道护理,通过胃管插管可以有效减缓患者的胃肠道压力,通过胃管引流物的量、颜色、性状等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早发现异常,及早处理。在胃管留置中,胃管长度已经调整到最佳的位置,以达到最佳的治疗作用和引流效果,由于患者对胃管插管的相关知识认知不足,出现不适感后自行拔管或是移动胃管,或者是患者由于昏迷、躁动、谵妄等原因引起胃管移动或脱落[3-4]。胃管的移动或脱落影响治疗或引流作用。因此,胃管妥善固定显得极其重要。传统的胃管固定方法,患者的面部出汗、油脂分泌等原因使得固定胶布出现潮湿而导致粘贴不稳固,容易造成胃管移位或是脱落。反复粘贴胶布会导致患者鼻翼和面颊粘贴过多的胶布而影响患者面部舒适感和美观[5-6]。采取“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胃管方法简单、容易掌握,固定稳妥,方便患者活动,患者感觉比较舒适,面部比较美观。采用“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胃管能够避免胃管移动引起的咽喉不适和胃管脱落再次进行插管带来的痛苦和风险。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胃管移位发生和胃管脱落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采用“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胃管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在采用“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胃管,同时加强对患者进行胃管插管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胃管插管的认知,积极配合护士做好胃管的维护和护理,避免胃管出现移位和脱落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和再次进行胃管插管的风险,避免发生医疗纠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说明采用“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胃管的方法有利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是评价护理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采用“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胃管的方法能减少了护理人员对胃管护理和维护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患者其他项护理工作中,增加了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时间,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了[7-8]。

综上所述,“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胃管的方式较为传统方法固定稳妥,减少胃管移位和脱落发生,能够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林少琴,钟就娣,冯曲丽,等.工型鼻贴联合活瓣胃管固定法提高食管癌术后病人舒适度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6):40-41.

[2]颜丽君.胃管新固定法的临床效果观察及更换时间对比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4,27(2):404-405.

[3]郑衬喜,曾晓华,韩琼华.改良式留置胃管固定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4,17(15):192-194.

[4]魏杰梅,季忠香,张传莲.蝶形鼻贴联合桥式脸贴固定方法在脑卒中患者鼻胃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5(3):49-51.

[5]孟海静,康俊星.成人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护理进展[J].天津护理,2015,23(5):464-466.

[6]刘玲玲.安全型留置胃管固定套的制作与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4):4303.

[7]马玉勋,陈燕华.改良留置胃管固定方法[J].当代护士,2013(10):189.

[8]陈娟.两种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比较[J].全科护理,2015,13(7):645,669.

(本文编辑刘学英)

2015-12-28)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3.057

514100梅州市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人民医院

钟桂香:女,大专,主管护师

广东省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B131)

猜你喜欢

胃管移位插管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微小移位的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保守治疗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