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院合作办学模式对提高护生临床职业能力的效果分析

2016-08-11俞茹云程若莺徐秀芝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校院工学理论

俞茹云 程若莺 徐秀芝



校院合作办学模式对提高护生临床职业能力的效果分析

俞茹云程若莺徐秀芝

目的:探讨合作办学模式在护生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优化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从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理论3个维度调查50名合作班和50名在校班护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并比较两班护生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的成绩。结果:合作班护生对职业态度、职业技能两个维度的9个条目评价为“好”的比例均超过50%,与在校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理论维度的4个条目中,除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最好(P<0.05),其余3个条目与在校班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考核成绩合作班高于在校班(P<0.05),理论考试成绩合作班低于在校班(P<0.05),但两班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的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校院合作融合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生的临床职业能力,对职业态度和职业技能的提高尤为明显。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护生;临床职业能力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常实行“3.5+1+0.5”分段培养模式[1]。近年来,我校大胆创新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先后进行特色班试点(以下简称“合作班”),探索“2.5+2+0.5”校院融合式的工学结合模式。合作班的学生早期融入临床,在医院2年开展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见习、实习为一体的教学实践,实现教室与病房融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学生身份与护士融合、教师身份与护师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为了解融合式培养模式相较于传统的交替式培养模式有无优势,笔者通过调查问卷、理论和技能考核,比较两种模式对护生临床职业能力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我校护理系2010级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其中合作班学生50名,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在校普通班学生50名,均为女生,年龄18~20岁。所有学生均已完成临床实习,于2015年3月返回学校。

1.2方法

1.2.1在校班采用传统3.5+1+0.5在校学习方式。

1.2.2合作班探索“2.5+2+0.5”校院融合式的工学结合模式。合作班的学生早期融入临床,在医院2年开展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见习、实习为一体的教学实践,实现教室与病房融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学生身份与护士融合、教师身份与护师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

1.3评价方法

1.3.1问卷调查法调查者在参考相关文献[2-5]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论证后形成最终职业能力评价问卷。问卷内容包括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理论3 个维度,13个条目。问卷各指标以好、一般、不好3个层次进行评价。调查对象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问卷发放后1周内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 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2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护生回校后第1周参加护理技能考核和核心课程的理论摸底考试,技能考核的项目和评分标准参照2015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医药卫生类护理技能项目实施方案。从3月初到4月底,按照我校教学计划安排,学生统一参加护士执业考试辅导,5月中旬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考试。满分均为100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两班护生临床职业能力评价比较(表1)

表1 合作班和在校班学生临床职业能力评价比较(名)

2.2两班护生理论考试与全国护士执业考试成绩比较(表2)

表2 两班护生摸底考试与全国护士执业考试成绩比较(分,±s)

2.3两班学生护理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表3)

表3 两班护生护理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分,±s)

3 讨 论

3.1校院合作融合式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可提升学生的职业忠诚度表1结果显示,合作班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专业态度、责任心被评价为“好”的比例均超过70%,与在校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校“2.5+2+0.5”校院融合式的工学结合模式,学生比在校班提前1年进入临床,并且直接将职业教育场所从学校转移到医院。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没有感情的模型人,看到病人被病痛折磨的痛苦,看到护士参与抢救,职业的认同感、使命感得到较大的提升,有利于树立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广泛参与医院的文化构建, 融入医院的工作生活,以主人翁的精神参加医院、卫生系统组织的活动, 在活动中加强德育教育, 认真做事、诚信做人,并以此作为校院融合式工学结合学习模式下德育课的重要变革内容,有效提高了职业的忠诚度。

3.2校院合作融合式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表1调查结果显示,职业技能的6个条目中,合作班学生选择“好”的比例均在50%以上,其中基础护理技术评价为“好”的比例占到80%,优于在校班学生(P<0.05)。同时,表2结果显示,回校后护理技能4个项目的考核成绩合作班均高于在校班(P<0.05)。这些结果均提示合作班学生的职业技能优于在校班。合作班学生通过两年在医院融合式的工学结合,达到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的目的,实现职业教育的真正内涵,从根本上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最新职业教育理念。融合式的工学结合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集中见习、实习方式,将见习、实习时间和专业课理论授课时间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采用半天见习实践,半天理论知识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医院资源优势,展现护理的实践性,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

3.3两种工学结合模式对学生职业理论水平的提高差异不明显表1显示职业理论维度的4个评价指标中,合作班学生对“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最好,这跟融合式工学结合学生接触医院真实的环境、真实的病人,职业防护的意识较强,学习和运用职业防护知识的机会较多有关;但是,其他3个指标与在校班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显示,实习结束理论考试的成绩合作班低于在校班(P<0.05),这可能与合作班的师资教学水平有关。承担合作班教学任务的老师为医院的护理骨干和临床医师,他们虽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是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对重点的把握、难点的剖析、课堂沟通的技巧有待提高。教学成熟要有一个积累过程, 临床经验融入教学规律要有一个转化和提炼过程[6]。但是,合作班学生5月份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的成绩与在校班比较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在融合式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学生“围着病人学护理”,参与整体护理的全过程,教学内容直观,护理情境真实, 真正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7],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合作班学生通过回校短时间的复习,理论成绩提高很快。

4 小 结

“2.5+2+0.5”校院融合式的工学结合模式,充分利用医院完备的职业岗位现场、丰富的技术人力资源、具体的医院岗位培训和文化熏陶,使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岗位充分契合, 实现学校职业教育与医院的“零距离”对接,利于学生临床职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职业态度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效果尤为明显。但是两种工学结合模式培养下,学生对职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需要不断丰富临床兼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理论教学水平,促进护生临床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1]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100-103.

[2]胡三莲,钱会娟,方秀琴,等.护理大专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6):250-252.

[3]周彩华,张玲芝,饶艳,等.护理专科生临床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信效度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3,12(9):815-818.

[4]李丹,张翠.构建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0,7(4):175-178.

[5]宋雪佳,杨艳杰,陈力.护理人员职业能力倾向测评体系的研究[J].护理管理,2012,32(3):54-55.

[6]陈敏,李新娥,武茹,等.高职护理校院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551-1553.

[7]赫光中,冯华.护理专业“三一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35-37.

(本文编辑崔兰英)

Analysis of effects of academy-hospital collaborative school-running mode on improving clinical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nursing students

YU Ru-yun,CHENG Ruo-ying,XU Xiu-zhi

(Wuxi Higher Health Vocational Technology School,Wuxi214028)

Objective:To discuss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ollaborative school-running mode on nursing students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in work-study integrated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pecialty.Methods: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vocational competences of 50 nursing students from collaborative class and another 50 from school class in terms of three dimensions, namely professional attitude, professional skill and professional theory. Scores in technical and theoretical tests of nursing students from both classes were compared.Results:For nursing students from collaborative class, each of the 9 items of professional attitude and professional skill had a rate of over 50% to be assessed as "good". The comparative differences from school clas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 (P<0.05).Collaborative classP<0.05),which is one of the 4 items of professional theory, while the differences in remarks of the rest 3 items between nursing students from both classe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s (P>0.05). Collaborative class got higher scores in technical test (P<0.05), but got lower scores in theoretical test than school class (P>0.05).Conclusion:Academy-hospital collaborative and work-study integrated mode of talents cultivation can increase clinical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of nursing students effectively, especially their professional attitude and professional skill.

the highest remark of professional protection knowledge (

Academy-hospital collaborative;Work-study integrated;Nurse student;Clinical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2015-11-30)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3.051

214028无锡市江苏省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务处

俞茹云:女,硕士,副教授,处长

基金课题:2014年江苏省卫生厅卫生职业教育科研立项课题(J201414)

猜你喜欢

校院工学理论
盐工学人
——宋辉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校院(系)合作模式研究
基于新形势下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