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在宫内节育器嵌顿取出术中的应用

2016-08-11刘灵霞徐小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节育器宫腔镜出血量

黄 泓 刘灵霞 张 璇 徐小瑜



超声引导在宫内节育器嵌顿取出术中的应用

黄泓刘灵霞张璇徐小瑜

目的:观察宫腔镜直视与超声引导在宫内节育器嵌顿取出术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68例宫内节育器嵌顿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取出,对照组行宫腔镜直视下取出,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更少。

宫腔镜;超声引导;宫内节育器嵌顿取出术

由于经济实用、安全可靠、且避孕效果好,宫内节育器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女性用于避孕的方法。有研究表明我国育龄女性中宫内节育器的使用率均为全球的70%[1-2]。一般情况下,在需要的时候可顺序入院将宫内节育器取出,但也有少量病例有宫内节育器断裂、嵌顿、残留等问题,造成盲视下很难将节育器取出[3]。临床常采用宫腔镜直视或超声引导下取出术。我院对宫内节育器嵌顿者行宫腔镜直视或超声引导下取出术,并给予患者综合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2016年宫内节育器嵌顿患者168例,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8~52岁,平均(45.3±8.2)岁;宫内节育器留置时间2~15年,平均(7.3±1.8)年。对照组32~53岁,平均(46.1±7.8)岁;宫内节育器留置时间2~15年,平均(7.2±2.1)年。患者临床均表现为白带异常、下腹胀痛、腰骶部不适、月经紊乱、性交疼痛等症状。两组患者年龄、留置宫内节育器时间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患者术前均给予阿托品+盐酸哌替啶肌内注射,充盈膀胱[4]。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宫内节育器取出术,超声仪探头频率3.5 MHz,指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探头进行腹部探查确定宫腔形态和宫内节育器情况,探针送入宫腔管并注入膨宫液,随后送入宫腔镜,分离宫内节育器与子宫肌层、宫腔粘连部位,将宫内节育器小心取出。对照组使用宫腔镜直视将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后给患者行抗感染治疗及缩宫处理。

1.2.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行综合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术前,嘱患者于月经干净后的3~7 d来院,进行各类的术前检查,确认手术可行性,并签署相关同意书,指派责任护士给患者介绍术前准备、手术特点、治疗效果、注意事项等。给患者安排好手术室,并提前安排更换手术衣裤,嘱患者排空膀胱,注意保护好患者隐私[5-6]。术前注意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病情和治疗,有信心、也能积极的配合治疗,消除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教患者采用深呼吸方法,指导患者采用此种方法减轻术中扩张宫口的不适和疼痛等感觉。术中,责任护士亲切的引导患者进入手术室,并介绍相关器械、环境等,手术室内注意提供适宜的温湿度,播放舒缓的音乐,以促进患者放松心情。指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将双手置于胸口或平放于身体两侧,责任护士轻轻握紧患者的手以便给予其鼓励支持,并根据医务人员的具体操作,指导患者深呼吸,如遇可能造成患者不适、疼痛或心情紧张的环节,注意分配患者注意力,并及时告知治疗进程,使患者安心。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等,及时给予适当调整。术后,嘱患者于手术台上休息10 min后,感觉体力可以再搀扶其离开手术室,整理好衣裤转移到病房。病房内让患者取平卧位,静息1~2 h,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是否有下腹疼痛、阴道出血等不良症状[7-8]。患者如无异常,可更换衣裤离院,离院前给患者实施出院前指导,嘱患者日常注意外阴清洁,保持个人卫生,注意内裤的勤洗勤换。注意营养摄入,增强抵抗力,但要少食刺激性食物。术后2周内禁坐浴,避免性生活。如患者为育龄女性,需再次置入节育器者,嘱其在1~2个月后,月经干净的3~7 d来院进行新的宫内节育器置入手术,术前要求无性生活1周以上。告知患者术后少量阴道出血为正常现象,一般持续出血1周左右,如出现长期出血、大量出血、剧烈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异味等问题,及时入院诊断。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子宫穿孔、腹痛等。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分析相关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s)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注:观察组感染20例,出血12例,子宫穿孔5例,腹痛7例;对照组感染25例,出血18例,子宫穿孔10例,腹痛15例

3 讨 论

宫内节育器嵌顿给患者带来不适的同时,一旦造成宫腔粘连等问题,还可能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造成身心不适。对于行宫内节育器嵌顿取出术的女性而言,手术治疗是有效方法,目前常见有宫腔镜直视下取出和超声引导取出,相比而言,超声引导取环术具有视野更开阔、手术更明确等特点,手术效率高、出血量少。但无论哪一种治疗方法,围手术期的配合护理均不可忽视。

由于宫节节育器嵌顿造成的身体不适,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各种疼痛、不适感,易给女性患者带来紧张、担忧、焦虑等不良情绪[9-10]。而当患者情绪不安时,难以很好的配合临床治疗,尤其是容易影响手术医师的临床操作,甚至造成二次伤害。还有的患者如心理压力过大,可能直接中断治疗,给患者身心均造成巨大伤害。临床的综合护理注意给患者指派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全程跟踪陪护患者,从入院直到出院。这样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能够有一个熟悉的人在身边随时告知相关事项、指导操作,使患者做到处处有心理准备,减轻不安,同时也能够减轻陌生环境和手术台造成的心理压力。同时,责任护士从专业的角度指导患者学会深呼吸等方式,以便于在术中有效减轻疼痛,促进手术进程,尽早安全完成手术,并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离院前,应向患者详细介绍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对于需再次戴环的育龄女性,应说明再次复置的条件要求,便于患者提早做好准备。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超声引导下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的治疗速度更快、出血量更少、并发症更好、效果更好,而两组患者对于临床治疗和护理均比较满意。

[1]戚怀钻.宫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时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03):21-23.

[2]陈新华,蔡英如,周维.82例宫腔镜下宫内嵌顿节育器取出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乡村医药,2013,20(9):79.

[3]郭宗艳,姬利萍,谢艳萍.细节护理在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7):351-353.

[4]吴文.宫腔镜直视与超声引导在宫内节育器嵌顿取出术中的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2016,8(3):86-88.

[5]姚丽,王闪闪.宫腔镜在95例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2013年河南省腔镜护理管理新技术新业务研讨班论文集,2013,4(4):26-28.

[6]李卓.宫内节育环异位、嵌顿168例报告[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8):99-100.

[7]Schaner PE,Caudell JJ,De Los Santos JF,et al.Intraoperative ultrasound guidance during intracavitary brachytherapy applicator placement in cervical cancer:the Ur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experience[J].Int J Gynecol Cancer,2013,23(3):559-566.

[8]应晓萍,朱曙明.宫腔镜用于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30例的临床效果[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727-1729.

[9]Watkins JM,Kearney PL,Opfermann KJ,et al.Ultrasound guided tandem placement for low-dose-rate brachytherapy in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 minimizes risk of intraoperative uterine perforation[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11,37(2):241-244.

[10]崔淑萍.宫腔镜在辅助取出困难宫内节育器IUD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135-136.

(本文编辑冯晓倩)

2016-02-19)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3.023

518172深圳市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黄泓:女,本科,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节育器宫腔镜出血量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带环怀孕孩子能要吗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带节育器怀孕了孩子能要吗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