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初中班主任班务管理

2016-08-03许华军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困生班主任农村

许华军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正是从依赖心理向独立生存能力的过渡,因此初中教育尤为关键,特别是农村初中。在这个阶段班主任应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心理特点及班务管理的实际出发,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真正作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育,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农村学生现状

城市化的扩张、工业的兴起使农民涌入城市谋职,生存的压力使他们不得不将孩子抛给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友照看。因而,大多数初中学生,要么学生父母都出外打工,把学生留给学生的爷爷奶奶或亲友,要么学生父母有一人出外打工,一人在家照看学生,要么学生是单亲家庭。父母及亲友也只能照顾学生的吃和穿,教育关心学生胜少,更谈不上如何辅导学生的学习。

二、农村初中生心理特点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小学时期,父母整天忙于农活,或出外打工挣钱,学生留给爷爷、奶奶管理已成普遍现象。农村学生已初步形成了独立生存的能力。到了初中时期,其思维更具有独立性与批判性,同时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及自我认知的态度体验也得到了发展,依赖性逐渐减少,克服困难的毅力有所增强。但亲情的缺失,使不少留守儿童表现出感情脆弱、焦虑自闭、性格孤僻、心理逆反、易激动走极端等异常心理。许多农村的孩子在他们整个成长时期,始终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情,感情变得自私而冷漠,多数孩子感觉不到被爱护。同时因生活环境的恶劣,还容易产生固执、偏激、孤独及闭锁心理等现象,容易在行动方面出现轻率或者优柔寡断的情况。

三、农村初中班务管理策略

1.深入调查了解学生生活。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尽相同,在家庭的影响下,脾气、秉性各不相同,性格也千差万别。只有了解他们家庭背景,才能走进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们最好的帮助。每学期入学报名必须建立班级信息网络。定期向家长沟通学生在校和家中的生活、学习、活动等情况,特别是留守儿童。

2.以身示范的批评教育。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教师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走进学生的心田,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教师要与学生坦诚相待,学生就愿意亲而近之,可以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不太成熟的建议,对教师的意见也十分乐意接受。

3.要尊重和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爱学生是根本。农村中学生尤为重要。要充当好留守学生的“父母”。

4.对待每个学生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应当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学生在这方面也是看得非常重的。如果偏爱某个学生,那么其他学生就会有看法,心里会产生不满情绪,对班主任布置的任务自然就会有抵触情绪,进而有可能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所以作为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男生,还是女生等都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有所偏心。

5.用先进的事迹激励学生。中学生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可塑性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据此,我常常用先进的事迹去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引导他们学英雄赶先进,积极向上。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6.要善于对学困生进行说服、教育。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班主任能否带好一个班的关键所在。当前学困生有三类:一是学习较差的。表现为无心向学,学习成绩极差;二是思想品德较差的。表现为沾染上不良习气、不遵守校规班纪,随心所欲;三是“二合一”的双差生。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认为,学困生绝不是不可雕的朽木,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班主任要针对学困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使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收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作用。

7.密切家校交流。家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途径。家访是学校、家长、学生联系的纽带。由于农村家庭文化层次的特殊化,在家访时应给家长交流一些现代教育观念的机会,让家长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教育孩子,怎样教育孩子,并随时与老师配合老师教育学生。

8.开展一些有益活动。农村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短缺资源,开展的集体活动相对较少,学生集体观念比较淡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创造性地创设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成长,使学生形成懂得尊爱他人,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等优秀品质,从而增强集体观念和凝聚力。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无论在哪个环节都要体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逐渐成长。

作者单位 陕西省勉县定军山镇初级中学

编辑 张晓楠

猜你喜欢

学困生班主任农村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我的班主任①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