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教学在中职服装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6-08-01张洪菊

考试周刊 2016年56期
关键词:服装专业中职教学项目化教学

张洪菊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近几年来,随着高考制度不断改革与深入,为愈来愈多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社会和各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渴求愈发迫切。但从教育现状来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设备仪器落后老旧、生源不理想、专业和时代脱轨等,最主要的还在于部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尚未更新。新课程改革以来,就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而项目化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与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 项目化教学 中职教学 服装专业 教学应用

所谓“项目教学法”,主要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以一个一个的项目为教学方案,在共同项目任务驱使下,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研究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加强与巩固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熟练各项技能操作,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实施过程之前,教师需要设定本次课题的任务,以项目形式呈现给学生,并提出需要完成任务的项目,然后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指导每一小组设定出完成项目任务的具体计划,最后完成项目作品。那么,中职服装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应用项目化教学法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前提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对各项材料进行搜集,对项目方案进行选择及对各项操作进行实践,这就需要学生对服装设计感兴趣,愿意学、乐于学。因此,项目化教学之前,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兴趣爱好,合理地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并让每位成员担当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企业角色,如工艺师、设计师、版样师、造型师等,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对服装设计教学产生兴趣,从而有助于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提高项目任务的完成效率。

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在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针对本次课堂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作为学生学习项目,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资料收集、整理与归纳,培养学生的团体进取精神与合作竞争意识,达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目的。例如,执教《服装设计基础》一节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项目:“服装设计从审美角度可以分为造型、色彩、材料、工艺、综合美,那么,具体设计过程中如何将这几者有机融合在一起,使设计出的服装物质内容与其精神内容相结合?”在这一问题项目下,学生会以小组形式通过上网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对服装设计中影响审美角度的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其内在关系,并最终实现物质内容与精神内容的完美结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扮演的是引导者与组织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不断探究服装设计中的审美规律,最后组织各小组进行交流与探讨,教师与学生共同评选出最佳项目设计方案。

三、确定任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中职服装专业课堂教学中,项目任务的确定是项目化教学得以顺利实施开展的基础。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与确定好本次课程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与指引下积极参与项目任务的学习与完成过程,最终实现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完《服装造型创意设计》一文,教师可将“运用多种元素设计一套服装”作为本堂课的项目教学任务,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项目设计。在服装设计项目任务过程中,学生会将所学有关服装设计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充分考虑到各种几何形状因素、扣子、车缝线、拉链、连接缝等,并在整体与细节的处理过程中创造出具有自己创作特色的设计理念。这个项目教学任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个性张扬与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与空间,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创造能力,同时学生的学习欲望与自我表现欲望得以满足。此外,服装设计过程中,学生会充分考虑服装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见解,融入审美体验,不断提高服装设计技能,具体实践中通过不断反思与内化,使项目化教学得以顺利实施。

四、成果展示,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

服装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能力很强的学科,主要考查与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项目化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对各小组完成作品进行成果展示,并要求其他小组参与本组作品和操作过程进行合理、公平的评价。待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后,教师应当对该组设计作品的完成程度和设计结果进行客观评价。评价标准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展示讲解、设计理念、团队合作现状、操作过程和完成程度等,通过组内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对该组成员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并评选出最佳项目设计,对其进行口头或物质上的奖励,提高服装设计的积极主动性,使其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而言之,项目化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中职服装专业课程教学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对服装设计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以说,项目化教学法是未来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中主要的教学模式,值得广大中职服装设计教师引入与运用。

参考文献:

[1]曾敏.项目教学模式在中职服装设计专业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2]吕晓丽.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赵萍.项目化教学在中职服装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66:183.

[4]周建峰.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服装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5,29:83.

猜你喜欢

服装专业中职教学项目化教学
教学评价在中职服装教学中的运用
服装专业Photoshop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高校服装专业教学实施合作教学法的策略研究
浅析药理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
技工学校服装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研究
探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提高中职舞蹈课教学效果之我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