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

2016-07-29刘卓星河源市人民医院肿瘤河源517000

北方药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吴 剑 刘卓星(河源市人民医院肿瘤 河源 517000)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

吴剑刘卓星(河源市人民医院肿瘤河源517000)

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采取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接收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均给予全脑放疗,实验组加用替莫唑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更佳(P<0.05),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高(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采取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延长中位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基本可耐受,值得推广。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替莫唑胺 脑转移瘤 全脑放疗

脑转移是引起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脑转移的发生与原发病有关,其中乳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是发生脑转移最常见的肿瘤,后者的发生率约为50%。脑转移性肿瘤传统治疗为放疗或手术,虽然大部分患者可缓解神经症状,生存期得到延长,但约有半数患者可出现局部复发。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临床医师广泛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院对部分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采取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62例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接收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纳入标准:①经病理检查确诊;②经MRI检查确诊为脑转移灶;③患者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KPS评分不低于60分;④白细胞>4.0×109/L,无严重心、肺、肝及肾功能障碍;⑤患者均知情同意。将入选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均有31例。实验组中,女性12例,男性19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56.8±5.3)岁,其中有神经症状者26例,包括偏瘫、呕吐、头痛等,其中鳞癌10例,鳞腺癌1例,腺癌20例。对照组中,女性11例,男性20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8.2±5.4)岁,有神经症状者27例,其中鳞癌11例,鳞腺癌1例,腺癌19例。两组确诊为脑转移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等方面基本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均行全脑对穿照射,DT 4000cGy,每次200cGy,每周5次,4周为一治疗周期。实验组于放疗第一天加用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替莫唑胺(批号:国药准字H20060880)治疗,每天200mg/m2,分两次服用,给药5d,化疗同时及时给予G-CSF皮下注射升白细胞治疗。治疗期间根据病情变化给予地塞米松和甘露醇,以减轻放疗引起的反应。治疗期间每周检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反应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评估标准评定[1]。

1.3观察指标:(1)治疗4周复查头颅CT或MRI,观察病灶情况进行疗效评价[2]:①全部缓解(CR):脑内病灶消失,4周内未出现新病灶;②部分缓解(PR):颅内病灶面积减少不低于30%,至少维持4w;③稳定(SD):颅内病灶缩小低于30%,或增大低于20%;④进展(PD):病灶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变。本文以CR+PR为临床有效(RR)。(2)对患者进行2年随访,观察中位生存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以率表示计数资料,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以卡方检验。

2结果

2.1疗效情况分析: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更佳(P<0.05),见表1,患者均经2年随访,无失访者,实验组放疗后中位生存时间(8.6±0.6)月,对照组为(4.2±0.4)月,P<0.05,具有显著差异。

2.2不良反应情况:放疗期间,对照组4例出现1~2级骨髓抑制,实验组7例出现2级、3级骨髓抑制4例,同时对照组出现2例轻度恶心反应,实验组10例胃肠反应,均系TMZ所致,均经对症处理后基本不影响治疗,两组肝功能损伤均较轻。实验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高(P<0.05),见表2。

表1临床疗效组间对比(n=31,%)

表2不良反应情况(n=31,%)

3讨论

脑是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脑转移瘤显著影响肿瘤患者预后,若不进行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约为3个月。临床治疗脑转移以全脑放疗为主,但单纯全脑放疗的有效率约为50%,患者常因未能控制原发肿瘤或因脑转移进展或出现其他脏器转移而死亡,为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必要联合化疗治疗[3]。但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导致化疗药物在脑脊液中的浓度无法达到治疗浓度,放疗与静脉化疗同步,不良反应较多,患者常无法耐受,反而导致全脑放疗无法顺利进行,因此限制化疗联合全脑放疗在临床上的应用。

替莫唑胺是新型烷化剂,系咪嗪类衍生物,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能较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达到脑脊液的浓度较高,在生理pH值条件下可转为甲基三氮烯咪唑酰胺并水解为甲基肼和5-氨基-咪唑-4-酰胺,作用于肿瘤细胞分裂的各时期。因替莫唑胺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可诱导肿瘤细胞维持在G2/M期,促使细胞发生凋亡,同时G2/M期为放疗最敏感期,因此该药具有放疗增敏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4],替莫唑胺不仅用于恶性胶质瘤的治疗,还对恶性黑色素瘤、白血病、淋巴瘤有较好的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为口服制剂,使用方便。近年来,诸多研究显示[5],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肺癌脑转移的局控率。本研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更佳(P<0.05),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表明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的治疗方案疗效优于单独放疗;此外本研究中虽然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但经对症处理均改善基本不影响治疗,该方案可推荐于临床。

综上所述,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采取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且可延长中位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基本可耐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妤,杨新辉,苏加利,等.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3,34(7):1115-1117.

[2]程魏,张兰凤,肖娜,等.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15):2307-2308.

[3]孙红梅,陈文彰,燕丽香,等.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以及预后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3):568-572.

[4]李勇,潘绵顺,邱书珺,等.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30(7):711-714.

[5]马春华,姜镕.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治疗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2,15(5):309-313.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7-0058-02

猜你喜欢

非小细胞肺癌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CT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靶向治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复发转移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DCRT联合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PET—CT影像引导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探析
非小细胞肺癌肥胖患者手术后近期预后指标变化观察
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非小细胞肺癌中E—cadherin、β—catenin和CXCR4蛋白表达及意义
84例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