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关系从句对比分析

2016-07-18张宏丽

现代语文 2016年6期

摘 要:关系从句是一种普遍而复杂的语法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拟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主要从关系从句位置、关系化成分、关系化策略三个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英汉关系从句的共性和差异,以期对二语关系从句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关键词:关系从句位置 关系化成分 关系化策略

一、引言

关系从句是指修饰名词的从属性分句,涉及一个中心名词和对此中心名词进行修饰的分句,从属关系主要通过关系从句来实现。中心名词的所指对象有某个潜在的范围,关系分句用一个命题来限制这个范围。语言类型学研究发现,关系从句是关系化的结果,但在传统汉语语法中,句法分析并没有涉及到关系从句的概念,而大量的跨语言事实证明关系化是语言共性之一,故汉语也不类外。国内对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关系从句的研究,有的验证、解释国外各种习得难度顺序假说(肖云南、吕杰,2005;李金满、王同顺,2007;汤春晓、许家金,2011等)。然而,针对英汉关系从句的系统比较研究甚少,故本文拟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主要从关系从句位置、关系化成分、关系化策略三个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英汉关系从句的异同点,以期对二语关系从句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二、关系从句位置对比

(一)英语关系从句位置

英语关系从句句法结构重形合,句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词、词组、短句)的结合,都用关联词表达其相互关系(如并列、主从、转折、因果、让步等)。因而,往往组成结构严谨的复合句,其表现形式受逻辑形式支配,概念所指界定分明,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句法功能呈外显性。在关系从句中,英语的关系分句放在被修饰名词之后,属于右分支结构,即英语关系从句位于中心词之后,有利于说话人或写作者从容地表达思想,甚至关系从句再套关系从句,正如语言学家们所示:英语的关系从句为右开放型,放在被修饰语之后,一个句子可以向右扩展成无数个从句。例如:

(1)He is the man whom/that I saw yesterday.(他就是我昨天见的那个人。)

(2)This is the dog that chased the cat that killed the rat that ate the malt that lay in 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杰克盖的房子里有麦芽,麦芽给耗子吃了,耗子给猫咬死了,猫又给狗追捕了,这就是追捕猫的那条狗。)

(二)汉语关系从句位置

汉语复合句分为联合、偏正两类,其定语作用的各种短语,有的带“的”,但带“的”并非就是定语标志,其使用并无强制性。汉语句子重意合,语言表现形式受意念引导,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松散,句法功能呈隐性。汉语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不靠形态的变化,靠的是语序;句中各个成分借助意义连结起来,很少使用关联词,因此往往组成比较简短的并列句或并列单句。汉语是左分支语言,关系从句位于它所修饰的中心词之前,即汉语的形容修饰成分都放在所修饰词的左边,不能像英语那样随意地扩展,若在被修饰词前放太多太长的信息就会显得头重脚轻,不符合汉语习惯。虽然汉语与英语同属于SVO语言,且形容词性关系从句也主要用于修饰、限定名词,但因汉语关系从句中没有像英语语言的关系词,而一般用语义补足性标识词“的”来进行先行词和从句的关系化,所以汉语关系从句被认为是“零编码”的。例如:美丽田野、傲慢的态度、漂亮宝贝、强健的体魄、不可理喻的人、空空荡荡的房子”等。

综上所述,从语言的基本语序来看,汉语和英语都属于SVO语言,英语关系从句一般都是后置的,但汉语是SVO语言中唯一关系从句前置的语言。

三、关系化成分关系

关系化是一个小句如何变成它自身的一个名词性成分的关系从句的过程。被关系的名词性成分变成核心名词,它因语言不同,或左向移出小句之外,或右向移出小句之外,或还在小句之中;小句剩余部分变成关系从句。Keenan&Comrie;(1977)经过对五十多种语言关系化的研究,他们提出一个名词短语可及性递进阶(Noun Phrase Accessibility Hierarchy):主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介词宾语>属格定语>比较宾语。递进阶上列出的是小句中名词性成分的称谓,“>”意思是“更容易关系化”。总体来说,如果一种语言允许递进阶上某一阶被关系化,那么它之前(左边)的所有阶在这种语言中都能被关系化,主语最容易关系化,相比而言,宾语最难关系化。不同语言对可关系化名词性成分的限制是不一样的。换言之,并非所有语言都允许小句中任何名词性成分的关系化。

(一)英语关系化成分

英语允许名词短语可及性递进阶上所有名词性成分关系化,关系从句是英语中非常普遍的句法现象,而英语总是由关系词引导(在引导词作宾语时可省略)。例如:

(3)The man [who wrote this book]received a prize.(主语)

(4)The book [that I bought yesterday]is interesting.(直接宾语)

(5)The boy [whom I gave the book to]studies hard.(间接宾语)

(6)The lady [whom I am waiting for]is my friend.(介词宾语)

(7)Please pass me the book[ whose color] is green.(属格宾语)

(8)The girl whom[my sister is more beautiful than] is a actress.(比较宾语)

(二)汉语关系化成分

和英语一样,汉语同样可以进行关系化,即汉语小句同样可以变成它自身的一个名词性成分的关系从句。根据名词短语可及性递进阶所揭示的语言共性,汉语允许递进阶上所有名词性成分的关系化。但在汉语中,被关系化的名词性成分,即核心名词,是右向移出小句的;小句剩余部分变成关系从句,汉语关系从句没有引导标记词,但总是以标记词“的”结尾。例如:

(9)[在街上乱跑的]小朋友 (主语)

(10)[我喜欢的]那个玩具 (直接宾语)

(11)[你给他书的]那个人 (间接宾语)

(12)[你替他买过书的]那个男孩 (介词宾语)

(13)[他姐是我女朋友的]那个同事 (属格宾语)

(14)[你比他高一头的]那个小伙子 (比较宾语)

从名词性成分的可及性来看,汉语和英语一样,允许名词短语可及性递进阶上所有名词成分的关系化。

四、关系化策略对比

Comrie(2009)归纳了四种关系化策略:非缩略,代词保留,关系代词和空缺。非缩略策略是指,被关系化的名词性成分以完整的、未经缩略的形式出现,即关系化后,核心名词还以正常的位置或形式(有时两者都不变)出现在关系从句中。代词保留策略是指,关系化后,核心名词移出所在小句,并仍以对应人称代词的形式保留在原来位置上。关系代词策略是指,关系化后,核心名词移出所在小句,并在小句中仍保留一个代词形式。空缺策略是指,关系化后,核心名词移出所在小句,它在小句中的位置和语法角色不作任何明显表示,即是空缺。

(一)英语关系化策略

英语的关系化策略使用得最为明显的是关系代词策略和空位策略。在英语中,关系代词(除外)同时也起到标记格的功能。英语之所以可以采用空位策略,是由于英语词类在句子中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比较固定,并且有显性的形态标记。充当主语和宾语的一般是名词性的成分,而充当谓语的只能是动词。在一个句子中,即使出现了关系代词的空缺,但是通过对句法成分的分析,照样可以判断出该句子是合乎语法规范。但英语关系从句中不允许保留代词,如:“I know he people who you know them.”是错误的。

主语: The man is talking to my father.

the man[who is talking to my father]

直接宾语:I bought a book yesterday.

the book [I bought_yesterday]

间接宾语:I bought the boy a book yesterday.

the boy[I bought_a book yesterday]

介词宾语:I am waiting for the boy.

the boy [I am waiting for_]

属格定语:The girls mother is a teacher.

the girl [whose mother is a teacher]

比较宾语:My sister is smarter than the girl.

the girl [my sister is smarter than_]

(二)汉语的关系化策略

汉语同样可以进行关系化,即汉语小句同样可以变成它自身的一个名词性成分的关系从句。在汉语中,被关系化的名词性成分,即核心名词,是右向移出小句的;小句剩余部分变成关系从句,并且在末尾附带一个关系化标记“的”。

但汉语的关系化不用非缩略策略和关系代词策略而多用空缺策略和代词保留策略,例如:例(15)中的宾语“那个女孩”在例(16)中被关系化后,它在小句中的位置和语法角色不作任何明显表示,即采用了空缺策略;而在例(17)中被关系化后,它仍以对应人称代词形式“她”保留在原来位置上,即采用了代词保留策略。空缺策略和代词保留策略在汉语中的应用是跟关系化的名词性成分相关联的。

(15)我喜欢那个女孩。

(16)[我喜欢的]那个女孩。

(17)[我喜欢她的]那个女孩。

主语的关系化用空缺策略,此时用代词保留策略是不被接受的;直接宾语的关系化用空缺策略或代词保留策略都是可接受的;间接宾语、介词宾语、属格定语、比较宾语的关系化用代词保留策略,此时用空缺策略是不被接受的。

主语:野狗在街上乱跑。

[在街上乱跑的]野狗。

*[它在街上乱跑的]野狗。

直接宾语:我喜欢那栋房子。

[我喜欢的]那栋房子。

[我喜欢他的]那栋房子。

间接宾语:你给那个人书。

[你给他书的]那个人。

*[你给书的]那个人。

介词宾语:你替那个同学买过书。

[你替他买过书的]那个同学。

*[你替买过书的]那个老人。

属格定语:那个男孩姐是我女朋友。

[他姐是我女朋友的]那个男孩。

*[姐是我女朋友的]那个男孩。

比较宾语:你比那个朋友高一头。

[你比他高一头的]那个朋友。

*[你比高一头的]那个朋友。

所以,从关系化策略来看,汉语关系从句多采用空缺策略和代词保留策略,英语关系从句可采用关系代词策略和空位策略。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英汉关系从句位置、关系化成分和关系化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虽然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但英语的基本句型与汉语语序基本一致,都属于SVO语言;而作为修饰成分的关系从句位置与汉语位置却存在很大差别;汉语标记词是“零编码”,一般由语义补足性标识词“的”来实现先行词和从句的关系化,而英语中则是显性编码,由关系词或零关系词来实现关系化;在关系化过程中所采用的关系化策略也有所不同。这将有助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在学习英语时克服母语在其习得英语关系从句过程中的负迁移。

(本文为宁波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SRIP]重点项目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Camrie B.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M].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9.

[2]Keenan,E.&CamrieB.Noun; phrase accessibility and universal grammar[J].Linguistic Inquiry,1977,(8):63-99.

[3]李金满,王同顺.当可及性遇到生命性:中国学习者英语关系从句使用行为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198-205.

[4]汤春晓,许家金.中国高中生关系从句习得顺序研究——定量定性综合研究视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96-108.

[5]肖云南,吕杰.中国学生对英语关系从句习得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259-264.

[6]王远国.关系化和汉语关系从句[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74-77.

(张宏丽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