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零形主语小句研究综述

2016-07-18李元瑞

现代语文 2016年6期

□李元瑞



现代汉语零形主语小句研究综述

□李元瑞

摘 要:零形式研究作为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得到普遍关注。近两年,国内学者逐渐认识到了汉语零句的重要性,零形式的研究应该更多地立足汉语事实。本文试图对该领域近四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零形主语小句 回指 零形式

一、引言

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零形主语小句,这类小句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单句,本来就没有主语,例如:“下雨了”“刮风了”;一种则是出现在篇章结构中,可以从上下文找出零形式所指称的具体对象。针对“零形式主语”是否有回指,又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回指型零形主语小句,另一种是非回指型零形主语小句。

黄衍(2000)指出,回指是指语言中两个语言成分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成分的解释(称为回指语)某种程度上由另一个成分的解释(称为先行语)确定。零形回指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再次提到某个指称实体时,采用零形式进行指代,表面上没有具体语言符号或语音形式的指称现象。零形回指是汉语出现频率颇高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几乎可以出现在句子中任一名词或代词出现的句法位置。

汉语是零形式使用频率很高的语言,尤其是主语使用零形式进行编码的情况更为常见。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今,国内外学者陆续对汉语的零形主语现象进行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此,我们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二、零形主语小句相关概念

(一)零形主语概念

Chomsky(1982)提出GB理论(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在GB理论中,“空语类”(empty category)占有重要地位。所谓“空语类”,主要指语言结构中某个NP具有具体的语义所指内容,同时也占据句法结构中NP成分的位置,没有实际的语音形式或书写符号形式。

由于零形回指没有实在的词汇、语音形式,如何更加严谨地对零形回指加以确认就成为首要问题。

1.从句法上讲,零形主语主要分布在主语和宾语位置。代表性观点如下:

Hopper&Thompson(1980)认为,零形回指指的是失去的论元可以没有变化的在语法上补出来。

陈平(1987)是国内最早进行零形回指研究的学者。他将零形回指定义为“话语结构中一类较为特殊的指称形式。也就是说,从语义上讲本该有一个与上文出现的某个事物指称相同的所指对象,但从语法格局上看该所指对象没有实现的词语表达形式”。

Ariel(1990)认为零形回指是话语结构中一类较为特殊的指称形式,它是指一种没有语音形式,无形有义的照应手段,通过零形式从先行词那里获得指代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

2.从零形主语小句谓语动词的角度看,代表性观点如下:

朱勘宇(2002)认为,在同话题推进语篇中,判断零形式是否存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句法标准——必须有相应的谓语。

王德亮(2005)依据动词的论元结构核查语句中是否存在表现为零形式的语义实体。他认为,“每个谓语动词都需要一定数目的名词或名词短语来充当它的论元,通过核查语句的表层字符串,如果发现在表层字符串中出现的语义实体的数量小于谓语动词所需要的论元数,那么我们断定在此语句中有零形式的语义实体”。

殷国光(2007)针对上古汉语中的零形回指现象,提出“以词项为单位,基于动词的配价结构确定零形回指”。

(二)小句概念

国内传统的汉语语法研究,通常将语法体系划分为语素、词、短语和句子四个层级,跟英语语法五分体系相比,没有“clause”的位置。而零形回指涉及小句和篇章两个层面,在对有回指现象的零形主语小句进行研究时,就会涉及到小句的划分与确定问题。针对小句的划分问题,主要观点如下:

黎锦熙(1924)在《新著国语文法》中构建的汉语句子格局中,将完整的主谓结构和缺失主语的主谓结构分别对待,认为“缺失主语的主谓结构”不属于句子范围,是“非述而无主”的动词散动式。

吕叔湘(1979)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明确提出了“小句”概念,认为小句而不是句子作为汉语语法的基本单位更加符合汉语的具体情况,因为汉语口语里多流水句。

赵元任(1979)认为,“句子可以从结构上分为零句和整句。整句有主语、谓语两部分,是连续话语中最常见的句型。零句没有主语——谓语形式,它最常见于对话以及说话和行为混合的场合。叹词是最地道的零句,可是除了叹词之外,还有以名词语或动词语构成的零句,如‘摔’”,这里的零句,就包含零形主语小句。

陈平(1987)认为“以标点符号为标记,把用逗号、句号、问号等断开的语段算作小句”。

宋柔(1992)从计算机语言信息角度“把汉语篇章中由逗号、分号、句号等标点符号分隔出来的词串称为小句”。宋柔的小句划分标准与陈平基本相同,即都是依据标点符号这一形式标记来划分小句。

殷国光(2002)界定了上古汉语研究中的小句概念,他说,“凡自成一读(被语音停顿隔开的)的、含有核心的(述谓中心语)独立的语言片段,我们视为小句,否则视为非句”。同时,对存在纠葛现象的语言片段如何处理做了具体说明。虽然这一概念的提出是针对上古汉语小句的,但是对于现代汉语零形主语小句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徐赳赳(2003)“以一个主位结构(包括主语为零形式)为划分的主要标准,以停顿和功能为划分篇章小句的次要标准”首次提出了适用于篇章分析的小句概念——篇章小句。并对汉语中一些特殊句式的篇章小句的划分做了说明,如连动句、兼语句、主谓谓语句等。

储泽祥(2004)认为,“小句包括:分句;单句;居于宾语、补语、主语或谓语位置上可以独立成句的主谓结构体;紧缩句。后两者是不典型的小句。最典型的小句是传统所说的分句,其次是单句”。他将小句分为独立小句、半独立小句、非独立小句、潜在小句。

陆镜光(2006)提出,小句是主谓结构,但由于汉语里常常省略主语,因此小句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主语+谓语;谓语。其中,第二种小句就是本文中所指的零形主语小句。

(三)先行词概念

对于零形回指的具体所指,也就是先行词该如何判定,主要观点如下:

黄正德(1984)提出了“一般控制规律”,认为一个零代词成分和它最接近的名词性成分同标,即把最接近它的名词性成分看作先行词。并结合普遍语法的一些原则来讨论零代词的分布和指称。

黄衍(1994)基于新格莱斯原则(neo—Gricean principles)提出用数量原则(Quantity Principle)、信息量原则(Informativeness Principle)和方式原则(Manner Principle)分析回指的解决方案,并提出了“内嵌小句主语>内嵌小句宾语>主句主语>其他的汉语零形回指先行词序列”。

Tao(1996)基于篇章中的话语线索判定零形回指的先行词。他认为,汉语“回跳”(hop back)模式中的零形回指常常伴随一些话语线索,这些线索是大量运用零形回指的关键,听者和读者必须特别关注这些和零形回指的所指相关的话题线索,借助这些线索找回零形回指的所指,例如“前面的话语语境”“与所指相关的动词的特殊的语义要求”等。

You(1996)所说的话题连续性指一系列具有相同话题主题的小句。她提出用于分析零形回指的三个原则:最近原则、首要原则和分离原则。她认为这三个原则在不单独依靠语用信息的条件下,可以找到某个零形回指的先行词。

Lee(2002)也提出了确定零形回指先行语的三个原则:新近原则、开始原则和语境原则。这三个原则的操作同样是在话题连续性层次结构上进行的。在话题连续性中,她确定了陈述句中开始的部分和开始的主语。当某个新成分出现时,应该考虑这个新成分和该成分后的谓语之间的语义相符性。如果这两者不相符合,那么就在当前话题连续性之内寻找其延续性,一个一个地找,直到找到这个所指对象的所指为止。

徐赳赳(2003)基于语用和语义判断零形回指的先行词。他研究了汉语中“多动词小句中的零形回指”,认为“语用和语义(主要指句子中动词的意义)是判别多动词句子中零形回指对象所指的主要因素,句法(这里主要指句子的语法结构)处于次要地位”。

蒋平(2003)探讨了影响先行词可及性的因素。她认为除了Ariel(1991)提出的指称距离、竞争度、凸显、一致性等因素,句法位置、层次性和非生命性也影响先行词的可及性。

许余龙(2004)认为,在篇章处理的某一刻,有两种篇章实体可以成为下一小句的期待主题:一种是前一小句的存现结构中那个无定名词短语引入的实体,另一种是前一小句主语/主题位置上的名词短语或该名词短语中的一个名词短语表达的实体。而前一小句动词宾语或副动词(Coverb)宾语位置上的那个名词短语表达的实体将是期待副主题。许余龙将汉语中的零形回指视为高可及性标示语。他提出了基于先行语的主题性和回指语的可及性的篇章回指确认机制。

王德亮(2005)在向心理论模型、Kameyama提出的句内向心假设和Iida提出的宏观上指中心列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汉语句内零形回指和长距离零形回指在内的零形回指解析算法。

许宁云(2006)基于向心理论提出了用于解析和生成汉语语篇零形回指的计算模型。

翁依琴(2006)以认知语法中的参照模型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凸显性阶列(Prominence Hierarchy)和宏观联系性(Macro-Connectivity)这两个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三条零形回指先行语的确认原则。

段嫚娟(2009)则在向心理论的语法角色显著性排序的基础上对汉语中语法角色显著性排序的基础上对汉语中语法角色的显著性进行了分级,提出了六个基本向心理论的指代消解算法,在数据库提供的名词信息基础上对语料中的代词和零形代词进行消解。

殷国光(2009)基于话题连续理论、可及性理论和层级理论为框架,对《左传·隐公》动词谓语句中的零形回指现象进行考察,指出可以通过意义和形式判定零形回指的先行词。其中“意义”指零形回指小句中谓语核心意义。“形式”指语篇中具有衔接连贯作用的词语和句式。

三、回指型零形主语小句研究

(一)句法角度

Tai(1978)从句子和话语两个层次研究汉语零形回指,尝试依据话语层级结构解释汉语叙事语体中零形回指的选择。他指出,一段话语可以分为不同的段落,每一段落可以进一步分析为句组(称为部分)。篇章中有两种类型的段落边界和三种类型的部分边界,这些边界对话语回指产生限制。在一个给定的段落,如果共指的名词短语是同类描写中邻近部分的主语,则零形回指能够跨越部分的边界;如果共指的名词短语跨越了段落的边界,一般不会运用零形回指。

Li&Thompson(1981)指出副动词(Coverb),如“把”“给”“跟”等后面紧接的名词短语和兼语结构中的主语不能以零代词的形式出现。

陈平(1984)认为,零形回指是汉语中非常普遍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几乎可以出现在句子中任一名词或代词出现的句法位置,零形回指在句中可以担任主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等句法成分。

陈平(1986)认为,如果回指与先行词处于同一层级,而回指与其先行词之间的干扰处于另一层级,那么无论是回指与其先行词之间的距离还是紧邻的前面的语域中语义上相容的所指都不可能干扰话语采用零形回指。

王灿龙(1999)指出句内零形式照应主要跟句子的述语动词及句法格式有直接的关系,而影响超句零形式照应的有句法结构、陈述方式等多种因素。

朱勘宇(2002)认为,在同话题推进的语篇中,处于话题地位的零形回指生成的句法驱动因素为:“同话题&句法平行→零形式”;“同话题&关联词→零形式”两条规则。

殷国光(2009)探讨了层级结构对零形回指的制约,指出当零形回指与先行词各自所在小句之间存在插入语句(直接引语、评述语、插叙语句)时,这些插入语与零形回指或先行词所在小句处于不同层级,篇章仍可使用零形回指。

(二)篇章角度

Li&Thompson(1979)曾针对《水浒传》和《儒林外史》中的零形回指做了研究,认为汉语中的句内零形回指主要出现在主题句中,并且使用广泛,制约较少。他们从话语功能角度研究汉语中零形回指的选择,发现选择零形回指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连接性”,两个小句之间的连接性越高,越倾向于在第二个小句中使用零形回指。连接性包含小句中各种句法和语义的特征,也包括说话者对语用情形的考察。

廖秋忠(1984)分析了动词支配成分从缺的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条件就是话题链。话题链指具有相同话题、前后连贯的一组小句。话题链体现的正是小句间的话题连续性。

陈平(1984)研究汉语中的第三人称零形回指。他认为,可预测性和可忽略性其实具体地表明了篇章的话题连续性。零形回指所指的可预测性和可忽略性越高,越倾向于选择零形回指,反之则相反。可预测性和可忽略性依据具体标准衡量。

李樱(1985)认为,从位置角度看,零形回指用在话题链内;从功能角度看,话题位置的零形回指是用来把小句组成话题链,以保持话题连续性的。

陈平(1986)考察了现代汉语叙事话语中所指的引进和追踪。他提出有两个话语——语用因素和零形回指的选择有关:所指的高连续性;所指的高忽略性。描写了两种类型的零形回指:一是零形回指用于主语的维持,一是零形回指用于主语的转换。并从所指对象连续性的角度,对零形主语进行分析,指出零形回指出现的必然条件是所指对象在话语中具有强烈的连续性。

陈平(1987)分析了话语结构特征对零形回指的制约。他指出,话语结构特征对零形回指的制约主要体现在所指对象的连续性上。所指对象的连续性越强,回指时使用零形式的可能性越大,连续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微观连续性,一是宏观连续性。只有在宏观连续性和微观连续性具强的情况下,才能判定所指对象具备很强的连续性。

Tao(1996)研究汉语“回跳”模式中的零形回指,指出,在某些话题语境中,零形回指可以用来终止当前话题,把篇章话题返回到前面提及的一个话语所指,这个所指不在紧邻的前面的语域中。“回跳”模式中的零形回指表明了当前谈论话题的非连续性,使得篇章话题发生转换。

Pu(1997)认为,话题连续性是零形回指出现、分布的决定性因素,话题连续性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话题链。当语义连续性保持时,在间隔多个小句的情况下,人们宁愿选择零形回指。

Langacker(2001)提出动态分析和语篇期待理论。在语言结构和语篇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紧密的关系,语言单位是从“用法事件”中抽象出来的,语言结构本身包含着语篇期望。每个指令包含着视窗中的注意焦点,每个视窗代表被观察到的场景和听说双方在特定时刻的行为场景,一个语篇就是由这种连续的视窗构成。

Mao(2003)考察了《左传》中“连续转换所指的零形回指”。即前后相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句,其主语连续使用零形回指,且零形回指的所指各不相同。他把这种现象称为“连续转换所指的零形回指”。这表明在上古汉语中,话题连续转换时,同样可以采用零形回指。

屈承熹(2006)认为,话题位置上的零形回指,在话题链中表示高连续性,连续性可以从既有话题展开零形回指表明当前话题的连续;从存现句导入的指涉对象展开的零形回指则表明当前话题发生转换。

方梅(2008)认为,小句主语零形反指和描写性关系从句这两种句法形式是书面语中由背景化需求驱动的句法降级,反映了汉语信息包装的特点。反指零形主语小句功能类似形态语言的非限定性动词小句,实质是句法上的降级。

殷国光(2009)认为,《左传·隐公》中零形主语回指是用来表明话题连续的,但话题发生转换时同样可以使用零形回指。

孙坤(2014)从话题链角度对零形回指进行了分析,认为汉语话题链的本质是一种语篇组织结构手段,是句法和语篇整合的机制,突出表现为零形式的大量使用。

(三)认知角度

Ariel(1988,1994)把篇章中使用的指称词语视为可及性标示语。可及性理论认为篇章中回指语的选择是由先行语(回指对象)的可及性决定的,先行语的可及性越高,越有可能编码为高可及性标示语。认为影响先行语可及性的因素有四个:间隔距离、竞争度、显著性和一致性。

陶良(1993、2005)认为母语中的结构信息为人们对母语的加工提供了具体的认知策略,并且这些认知策略又会对其第二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汉语中零形回指的出现并非只由主题连续性所决定,而是受语境的影响,因此语篇中的零形回指往往可以同时指向一个以上的候选先行语,至于具体选哪个,则受认知策略的影响,例如“出现指称(Emergent Reference)”。

许余龙(2002)提出了一个以可及性和主题性为基本概念的“神经认知语言学”回指确认机制,阐释了人们是如何在一组可能的理解中选择所期望的理解的。

王军(2005)分析了篇章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关系,指出心理距离才是影响回指先行语可及性的根本因素,篇章距离并不一定能真实反映心理距离的远近。若以篇章距离作为距离参数首先要注意参数的选取应适当,其次要尽量选用混合参数。

杨宁(2010)通过引入话题因素对汉语语篇中零形回指的消解进行心理语言学研究,对汉语零形回指消解的心理现实性、时间进程和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王倩、陈颖(2013)尝试运用格语法框架对汉语零形指代消解中的应用做出解释,并提出应用构式语法对汉语特殊句型中的零形主语回指现象进行消解的新思路。

王倩(2014)采取了认知实验的方法对汉语零形回指的认知机制展开研究,提出了语法显著、语义显著、信息显著、距离和复句语义关系等更为具体的认知因素,并对这些认知因素采用凸显度和可及性层级序列、复句语义关系形式标记等方式进行了形式化描述。

(四)语用角度

黄衍(2000)构建了一个“新格赖斯回指语用理论”,在这种理论框架下,回指很大程度上是由“新格赖斯回指语用理论”的互相作用决定的,即“M-原则”和“I+原则”。这两个原则受到“DRP、信息凸显和会话引申原则”的限制。他认为运用新格赖斯语用原则可以很好地解释汉语中的零形回指现象。

张文贤、崔建新(2001)指出,语言环境对标志不连续的零形回指的使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动词的重复、动词的语义制约、小句间的层次性、其他回指形式的使用等为零形回指提供了合适的语言语境,并共同制约零形回指的出现。

四、非回指型零形主语小句研究

陈满华(2010)指出,非回指型零形主语小句是一种非内嵌零形主语小句,是信息背景化的结果,该结构里的动词相应地出现非谓语动词的倾向。他认为,现代汉语的非回指型零形主语小句主要是由相应的状语从句(状语小句)演变而来。

沈家煊(2012)在“零句说”的基础上,阐述流水句的“并置性”和“指称性”,对语法理论中句法递归性和名动分立的普适性提出挑战。认为不应想方设法把小句主语补出来,而应该充分认识到“整句是由零句组成,而零句是根本,是可以独立的”。

五、结语

从本文介绍来看,中西方学者对零形式和回指现象都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而这些成果在信息处理领域得到了一定应用,但是该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借鉴国外理论的阶段,并未针对汉语零形主语小句做出针对性解释。汉语作为语用型语言,话题和主语之争尚未达成一致,对零形主语小句自身特点的描述也不够充分。因此无论是从句法角度、语用角度、篇章角度还是认知角度对其产生机制的解释都过于笼统,运用西方学者的理论对汉语语法现象做解释难免会出现水土不服,因此至今不能对汉语零形式的产生和使用机制给出完善的解决方案。

以往对零形式和回指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回指型零形主语小句上,对非回指型的零形主语小句的研究很少。在现代汉语中,非回指型的零形主语小句占了很大的比例。近两年来,国内学者逐渐认识到了汉语零句的重要性,零形式的研究也应该更多地立足汉语事实。

参考文献:

[1]陈满华.由背景化触发的非反指零形主语小句[J].中国语文,2010,(5).

[2]陈平.汉语零形回指的话语分析[J].中国语文,1987,(5).

[3]储泽祥.小句是汉语语法基本的动态单位[J].汉语学报,2004,(2).

[4]段嫚娟.向心理论的参数化研究及其在汉语指代消解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5]方梅.由背景化触发的两种结构——主语零形反指和描写性关系从句[J].中国语文,2008,(4).

[6]蒋平.影响先行词可及性的因素[J].外国语,2003,(5).

[7]蒋平.零形回指现象考察[J].汉语学习,2004,(3).

[8]蒋玉茹,宋柔. 基于广义话题理论的话题句识别[J].中文信息报,2012,(5).

[9]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

[10]刘文霞.汉语零形回指研究综述[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11]廖秋忠.现代汉语篇章中的指同表达[J].中国语文,1986,(2).

[12]廖秋忠.现代汉语篇章中的连接成分[J].中国语文,1986,(6).

[13]廖秋忠.篇章与语用和句法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4).

[14]廖秋忠.廖秋忠文集[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15]吕叔湘.汉语语法的灵活性[J].中国语文,1986,(1).

[16]陆俭明.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7]陆镜光.论小句在汉语语法中的地位[J].汉语学报,2006,(3).

[18]屈承熙.汉语篇章语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19]沈家煊.“零句”和“流水句”——为赵元任先生诞辰120周年而作[J].中国语文,2012,(5).

[20]孙坤.汉语话题链的特点与本质——兼论话题链与零形回指的差异[J].汉语学习,2014,(6).

[21]宋柔.汉语叙述文中的小句前部省略现象初析[J].中文信息学报,1992,(2).

[22]王灿龙.现代汉语零照应系统[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

[23]王军.论间接回指的释义基础[J].外语教学,2003,(6).

[24]王军.论篇章距离对回指先行语可及性的影响[J].山东外语教学,2006,(1).

[25]王军.主题性:整体回指关系体现出的一种篇章属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26]王德亮.汉语零形回指解析——基于向心理论的研究[J].现代外语,2004,(4).

[27]王德亮.基于向心理论的汉语回指消解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8]王德亮.汉语长距离回指的消解策略[C].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2007.

[29]王倩.汉语零形回指的认知机制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30]王倩,陈颖.语言学模型在汉语零形主语回指消解中的应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31]翁依琴.汉语零形回指的认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2]徐赳赳.叙述文中“他”的话语分析[J].中国语文,1990,(5).

[33]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回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4]徐赳赳.多动词小句中的零形式[A].语用研究论文集[C].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35]徐赳赳.现代汉语联想回指分析[J].中国语文,2005,(3).

[36]徐烈炯.从句中的主位空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37]邢福义.小句中枢说[J].中国语文,1995,(6).

[38]许宁云. 汉语篇章回指的解析与生成——一项基于语料的向心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9]许余龙.汉英篇章中句子主题的识别[J].外国语,1996,(6).

[40]许余龙.英汉指称词语表达的可及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9).

[41]许余龙.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探索[J].外国语,2002,(1).

[42]许余龙.篇章回指的功能语用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3]许余龙.篇章回指的功能语用探索——一项基于汉语民间故事和报刊语料的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4]许余龙.溯因推理与篇章回指理解[J].当代修辞学,2013,(1).

[45]杨宁.汉语零形回指:基于话题的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46]殷国光,刘文霞.《左传》篇章零形回指研究——以《隐公》为例[J].语文研究,2009,(3).

[47]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8]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9]张文贤,崔建新.汉语口语对话语体零形回指用法再思考[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50]朱勘宇.汉语零形回指的句法驱动力[J].汉语学习,2002,(4).

[51]Ariel Mira.Referring and Accessibility[J].Journal of Linguistics,1988,(1).

[52]Ariel Mira.Accessing Noun Phrase Antecedents[M].London:Routledge,1990.

[53]Ariel Mira.Interpreting anaphora expressions:A cognitive versus a pragmatic approach[J].Journal of Linguistics,1994,(1).

[54]Chen Ping.Identifiability and definiteness in Chinese[J]. Linguistics,2004,(6).

[55]Chomsky N.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M]. Dordrecht:Foris Publications,1981.

[56]Chomsky N.Some Concept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and Binding[M].Noam Chomsky MIT Press,1982.

[57]Cornish F. Anaphoric Relations in English and French:A discourse Perspective[M].London:Croom Helm,1986.

[58]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M].In Cole,P.& Morgan,J.(eds.),Syntax and Semantics,Vol 3:speech act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59]C.T.James Huang.On the Distribution and Reference of Empty Pronouns[J].Linguistic Inquiry,1984,(4).

[60]Huang Yan.The Syntax and Pragmatics of Anaphora:A Stud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es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61]Huang Yan.Anaphora:a Cross-Linguistic Stud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62]Li,Charles.N&Thompson,Sandra A.Mandarin Chinese: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1.

[63]Li,Cherry.Participant Anaphora in Mandarin Chinese[D]. Ph.D.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Florida,1985.

[64]Mao,Chenmao. Zero Anaphora in Zuo Zhuan Discourse[D]. Ph.D.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Minnesota,2003.

[65]Pu Mingming.Zero Anaphora and Grammatical Relation in Mandarin.Grammatical Relation:Typological Studies of Languages[M].T.Givon(ed.)No.35,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7.

[66]Tao,Liang.Zero Anaphora in Chinese:Cognitive Strategies in Discourse Processing[D].Ph.D.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Colorado,1993.

[67]Tao,Liang.Zero Anaphora:Transfer of Reference Tracking Strategies from Chinese to English[J].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1995,(2):99-131.

[68]Tao Hongyin.The grammar of demonstratives in Mandarin[J]. Journal of Linguistics,1999,(1).

(李元瑞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2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