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朕”的句法功能

2016-07-18张艳梅

现代语文 2016年6期

摘 要:本文对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朕”的句法功能作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朕”的句法功能与其后来成为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之间存在的某种联系。

关键词:上古汉语 第一人称代词 “朕” 句法功能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见诸文献的有“我”“吾”“余”“予”“朕”“卬”“台”等多种说法,其中“余”“予”“我”“朕”出现最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里即已出现。秦始皇二十六年,钦定其中的“朕”为天子自称,自此“朕”成为皇帝的专称。

在上古汉语中,“朕”的句法功能究竟如何?“朕”的句法功能与“朕”被钦定为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可能的联系?

一、“朕”的句法功能

“朕”一般表示单数①,它的句法功能是经常用作定语,有时用作主语,分别可译为“我的”“我”。另外,据当代学者考察,“朕”也有作宾语②和谓语的确切用例。

(一)用作定语

“朕”经常用作定语。例如:

(1)己卯卜,王贞:鼓其取宋伯歪,鼓骨载朕事,宋伯歪从鼓?(合集20075)

(2)秦公曰“不显朕皇祖,受天命,竈佑下国,十又二公,不坠在下”(《秦公钟》)

(3)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诗经·大雅·韩奕》)

(二)用作主语

“朕”用作主语的例子。例如:

(4)戊寅卜:朕出今夕?(合集22478)

(5)朕不敢有后。(《尚书·多士》)

(6)朕教汝于棐民彝,汝乃是不蘉,乃时惟不永哉!(《尚书·洛诰》)

(三)用作宾语

姚振武(2015)提到:喻遂生曾指出甲骨文残辞中有“朕”作宾语的疑似用例,另外,据钱宗武考察,今文《尚书》中“朕”作主语凡20见,作定语凡33见,此外也有“朕”作宾语的确切用例,凡2见。例如:

(7)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尚书·盘庚上》)

(8)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尚书·盘庚下》)③

(四)用作谓语

据张玉金(2010)考察,“朕”还可作判断句的谓语。例如:

(9)越则非朕,负乱惟尔。(《逸周书·商誓》)

二、“朕”的句法功能与“朕”被钦定为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采纳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和廷尉李斯等的建议,钦定第一人称代词中的“朕”为天子自称,自此,“朕”成为皇帝的专称。

“朕”被钦定为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一定有其原因值得探究。但这篇文章里,我们想讨论的是:“朕”的句法功能与秦始皇将“朕”钦定为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可能的联系。

上文提到,“朕”经常用作定语。实际上,“朕”的以上句法功能中,最常见的是用作定语(译为“我的”)。西周和春秋金文中,当时王或诸侯、大臣提到自己的先祖的时候,用于自称的作定语的代词经常用“朕”,即用“朕”来修饰令人尊崇、敬畏的祖先。如2003年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青铜器——西周逨盘铭文中④,360字的铭文就有5处提到“朕”:“朕皇高祖”(我光荣的高祖),1处“朕皇亚祖”(我光荣的祖父),1处“朕皇考”(我光荣的父亲),2处“朕皇祖考”(我光荣的先祖和先父)。这5处“朕+称谓”中,“朕”均用作定语。另外,《楚辞·离骚》中当屈原提到自己的父亲的时候,也用“朕皇考”(“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等等。

君主帝王、诸侯、大臣等贵族或地位高贵的人,在提到让自己尊崇和敬畏的先祖的时候,经常使用“朕”自称,让人们觉得这个词本身有尊贵的意味,用人们觉得表示尊贵意味的第一人称代词作为皇帝专称并不奇怪。

当然,“朕”缘何成为秦始皇钦定的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一定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另文撰述。

(本文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代汉语》多媒体课件建设”[项目编号:ZJW141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夏先培(1986)、姚振武(2015)指出“朕”也有用于复数的例

子,但比例很小。

②陈梦家(1956)认为殷商时代第一人称代词“我、余、朕”三者

有“格位”和“数”的不同,其中“朕”主要作定语,有时也作主语,没有提到“朕”有用作宾语的用例。后来学界一度认为上古汉语中的“朕”不能作宾语。

③姚振武(2015)引钱宗武先生所言“朕”作宾语的确切用例“尔

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出处误为《尚书·盘庚上》。据我们考察,《尚书·盘庚上》中并无“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但《尚书·盘庚下》中有“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意为:你们反而问我“为什么要惊动众人而迁徙?”),故本文此处据此纠正为《尚书·盘庚下》。

④西周逨盘被称为“中国第一盘”,系周宣王之臣逨给先祖先父铸

造,盘底21行约360字记载逨的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王(周文王至周宣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

参考文献:

[1]张玉金.甲骨文语法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25-26.

[2]张玉金.古代汉语语法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6.

[3]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96.

[4]夏先培.先秦第一人称代词“余”(予)“朕”“我”“吾”关系初探[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135-141.

[5]姚振武.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形态”现象及相关思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6-81.

(张艳梅 广东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510631;广西桂林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际学院 5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