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对……不感冒”

2016-07-18黄爱芳

现代语文 2016年6期
关键词:感冒

摘 要:汉语有“对……不感冒”的语言形式,用以表达“对某件事或某物没有兴趣”等语义。该表达形式与“感冒”一词的关系复杂,两者语义对等,都含有否定意义。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由汉语否定与肯定的不平衡性,语用修辞表达的需要及新词的造词方式的特殊性等因素促成的。

关键词:“感冒” 不感冒 “对……不感冒”

“感冒”一词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有研究者认为患了“感冒”的人会引起人们的关心与重视,“不感冒”则不会引起重视,因而“不感冒”就有“不关心、不重视”的含义,两者并行不悖。另有研究者指出,“对……不感冒”是“对……不感兴趣”的讹误说法,认为二者并无多大关系。两种说法均未能究其根本,因而有必要再作探讨。

从“CCL语料库”与“人民网报刊”中检索到“对……不感冒”的用例共66条,兹举数例如下。

(1)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自保险公司推出这项保险产品数月来,不只直接受益的老人对此“不感冒”,思想观念相对开放的年轻人,对“以房养老”也普遍持否定态度。(《人民日报》2015年8月)

(2)孩子好像对篆字不感冒,而是用一种怪怪的眼神看着我。“怎么了?怎么这么看我?”孩子迟疑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问:“你要出家?”(《京华时报》2010年8月)

(3)马良行之后,王海鸣一度被视为主帅的最佳人选,但中国足协领导对他并不感冒,这也是王海鸣前两天一反常态说自己适合当助教的原因。(《京华时报》2007年3月)

(4)我们系里数得着的美女,追他的男生不计其数,可奇怪的是郭静对谁都不感冒,一直到我辍学来到北京,也没人把他追到手。(《史传·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5)在公司里,我和副总向来互相“不感冒”。从公司成立那天起,我就是公司的员工了,可他,却总对我的部门……(网络语料)

以上5例中的“感冒”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例(1)从下文的“也持否定态度”可知“不感冒”则与“不赞同”相当;例(2)“不感冒”释为“不感兴趣”较恰当;例(3)中的“不感冒”可释为“不认同,不支持”;例(4)中“不感冒”相当于“不喜欢,不欣赏”;例(5)中的“不感冒”则同于“不欣赏,不对眼”。

前4个例子均是“对……不感冒”的形式,只有最后一例是由“互相”代替了介词“对”。

初步看来,“对……感兴趣”是个语义模糊的语言形式,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综合语料,我们可以归纳出“不感冒”的以下几个语义:不欣赏、不关心、不赞同、不在意、不稀罕。另外,我们从《重编国语辞典》中查找到“感冒”可表示“感到厌烦”,例如:他一天到晚搬弄是非,大家都对他很感冒。“厌烦”含有“不欣赏”义,与“不感冒”语义恰恰相反。

“对……不感冒”的用法应该怎样理解,为什么“感冒”本有“不敏感”义,而又有“对……不感冒”的用法,语义相同而语构恰恰相反?

(一)汉语否定与肯定具有不平衡性。《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感冒”条释义:③<口>感兴趣(多用于否定形式):他对打牌从来就不感冒。表明“感冒”一词主要用于否定句中,表达否定语义。从用例看,该形式多表达为“对……才不感冒”,往往与副词“才”“很”等连用。

众所周知,患感冒的人通常感觉头痛、鼻塞、流涕等,嗅觉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对气味不敏感,因而“感冒”一词又有“不敏感”义。据语义逻辑推理,如要表达“对某事或某物没有兴趣或不敏感”之义,可以用“对……感冒”(含否定义)来表达,可汉语中却恰恰相反,用“对……不感冒”(含肯定义)表达。现代汉语中这种用法不多,如:“一会儿”与“不一会儿”,“好热闹”与“好不热闹”,“差点儿”与“差点儿没”,“好容易”与“好不容易”等。肯定与否定同义的现象只是词语多义的一种特殊情况,正是因为汉语否定与肯定的不平衡性才导致两者的同时存在。有学者认为“感冒”一词既可以指“有好感或感兴趣”,也可以指“反感或不感兴趣”,这并不是毫无道理的,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二)语里同义,语表异形,究其语值。邢福义(2000)认为,一个语法单位能够在语言系统中存在,在言语交际中承传,必定有其语用价值上的根据,否则便会被淘汰。从语构上看,“感冒”与“不感冒”是肯定与否定形式的区别,语义却没有什么差异,差异只表现在语用修辞方面。在汉语中,含有否定副词“不”的词组或句子往往能够直截了当地表达否定义,听话者的心里会预设说话者要表达的是否定义。人们正是由于对“不”的敏感度、认知度极高,于是在语用表达上才冒险地创造了“对……不感冒”的用法,使用时人们非但没有觉得“不”多余,反而觉得更能满足语用方面的需要,并且不会影响交际。“对……不感冒”多用于口语语体当中,带有调侃的意味,含有无所谓、对某人或某事不屑一顾、不赞同,但也不发表自己的观点,含避讳不招惹之义。该用法属于非正式的用语,在使用频率上“对……不感冒”远远高于“对……感冒”。在长期使用优势的推动下,“对……不感冒”的用法被人们接受并使人们心里有了预设,听话者只要听到“对……(不)感冒”这一表达,就会反射出语句是“否定”的基调,再把其他内容套入该形式中。在这种情况下,说话者是否用“不”已经不是焦点,而是将焦点转移到把说话者表达的具体内容与表否定意义的“不”组合起来的任务上。

(三)新词的造词方式。新词或者新用法往往具有一定的新意。杨万翔(2004)认为,“感冒”一词与“感风”“伤风”均源自官场,本是官员请假时最常用的托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按此说法,我们可以认为“感冒”本身含有“不好、欠佳”的语义,因此在创造新的用法时,并没有凭空另造一个新词来表达,只是潜意识地把“感冒”的消极含义植入新用法中。在表否定义的“对……感冒”语构中,为了加重语气而增加了表否定的副词“不”,在运用中又没有对此加以深究,以至“以讹传讹”,使得该用法变得“合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对……不感冒”这一表达形式的合理性及其语用价值,它非但不是一个模糊的表达形式,反而可使句意明确,表达效果显著。《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下卷)收录“感冒”一词,释为“感兴趣”。该辞典按语中谈到:“‘感冒表示感兴趣,多用于否定。在校园中和网络上十分流行。问别人是否感兴趣,就说成‘是否感冒。”这可以认为是对“感冒”一词的比较合理的解释。根据“感冒”新义在各大辞书中的收录情况,我们可以判定,“感冒”的新义“感兴趣”已经稳定成熟并已在理论上得到规范,“不感冒”也并非“不感兴趣”的讹误用法,而是有语言学根源的。对此即使有争议,也是一家之言,难以统一。

本文得到上海大学李天驹老师宝贵的修改建议,在此谨表谢意。

参考文献:

[1]刘合柱.“感冒”多角度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杨万翔.“感冒”一词源出官场[J].教师博览,2004,(6).

[3]邹嘉彦,游汝杰.汉语新词语流行语的采录和界定[J].语言研究,2008,(2).

(黄爱芳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

猜你喜欢

感冒
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和氨酚黄那敏颗粒的药理作用区别及注意事项
大学生总彻夜玩游戏常“感冒”竟患上淋巴癌
给汽车治“感冒”
“感冒”出自官场
银翘散加减治疗感冒67例临床疗效分析
高压锅“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