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7-18于光禄山东省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山东淄博2564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1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脑梗死

于光禄(山东省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山东 淄博 256400)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于光禄
(山东省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山东 淄博 256400)

【摘要】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接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氏指数变化、不良反应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57/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51/60),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卒中量表评分、巴氏指数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但研究组相对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明显,比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效率更高,且治疗过程基本无不良反应,值得加深研究与推广使用。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脑梗死

脑梗死是临床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常见类型。脑梗死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脑血管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并出现神经功能损伤[1]。该病起病急、无前驱症状,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且任何年龄人群皆有可能发生脑栓塞,中老年人为该病的多发人群[2]。总之,该疾病会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为促进药物对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组研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院的临床经验,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此研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接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为52~71岁,平均年龄为(63.5±1.2)岁;发病时间为6.0~22.6 h,平均发病时间(14.6± 2.1)h;卒中量表评分为(10.16±2.50)分、巴氏指数为(50.65± 4.33)。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53~74岁,平均年龄为(64.5±1.4)岁;发病时间为6.5~21.6 h,平均发病时间(14.2±2.4)h;卒中量表评分为(10.17±2.53)分、巴氏指数为(51.12±4.37)。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皆知晓本次实验的目的与意义,均属于自愿参与研究。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肠片(拜耳医药保健公司生产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0.1克×15片× 2板),80~300毫克/次,1天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服用氯吡格雷片[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80090;规格:75 mg,7片/盒]每天1次,每次2片。

1.3 疗效评定标准:应用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并采用巴氏(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3]。依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治疗效果,功能缺失评分减少量达91%~100%,则为基本痊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量达46%~90%,且病残程度为1~3级,则为显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量为18%~45%,则为有效;功能缺失评分减少<17%或增加量>18%,甚至出现死亡,则为无效。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数+显效数+有效数)/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对比数据采取χ2校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则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卒中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卒中量表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卒中量表评分以(5.58±1.69)分优于对照组(7.68±2.16)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卒中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卒中量表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n)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60 10.16±2.50 5.58±1.69对照组 60 10.17±2.53 7.68±2.16 P值 >0.05 <0.05

2.2 两组巴氏指数变化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巴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巴氏指数以(78.87±86)优于对照组(62.01±12.6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巴氏指数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巴氏指数变化比较(±s)

(n)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60 50.65±4.33 78.87±86对照组 60 51.12±4.37 62.01±12.69 P值 >0.05 <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研究组的治愈例数为3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愈例数为24例,总有效率为85.0%。由此可见,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此外,两组患者均无未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 论

脑梗死即动脉阻塞后,相应部位出现的脑组织坏损,并伴随出血。发病机制为形成血栓或栓塞,症状性质表现因病变累及的不同血管而异。脑梗死是源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管腔因血管内膜损伤而变狭窄,局部因多种因素形成血栓,从而加重动脉狭窄或使其完全闭塞,最终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与坏死,引发神经功能障碍,其实质是的一种脑血管病。而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极高,就致残率而言就高达50%,并且心脑血管病的复发率也是极高(87%),由此可见,脑梗死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

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降低血栓形成的功效,并且具有抗酸能力,因此其在人体中不易被胃酸溶解,生物利用度高[4]。而氯吡格雷是一种腺苷二磷酸(ADP)抑制剂,其能以不可逆性特性与血小板表面的ADP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同时,氯吡格雷还能有效阻断其他激动因子诱导血小板的聚集,具有显著的抗血小板聚集功效[5]。本组实验表明,研究组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总有效率为95.0%,单纯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85.0%,两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疗效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经治疗后,虽然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卒中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巴氏指数)均得到明显改善,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种治疗方式均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其能有效地改善患者预后及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震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60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146.

[2] 吕军.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1(5):139-141.

[3] 张明安.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3):117.

[4] 李亚萍.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12):221.

[5] 黄三明,王乐临,曾颖.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36(12):25-26.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1-0070-02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脑梗死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