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2016-10-17缑元冲牛晓波段贺春张晓阳李晓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4期
关键词:尿激酶氯吡格雷脑梗死

缑元冲 牛晓波 段贺春 张晓阳 李晓楠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措施和氯吡格雷治疗,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尿激酶。观察两组治疗5、14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初中量表(NIHSS)评分、14 d改良的Rakin量表(mRS)评分、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5、14 d 后NIHSS评分为(10.6±4.4)、(3.6±2.1)分, 对照组分别为(15.9±5.2)、(8.1±3.5)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 d, 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含量降低明显, 且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延长,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消化道出血、皮下瘀血斑、非症状性脑出血(出血性脑梗死)、症状性脑出血(脑实质内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脑梗死;进展性;尿激酶;氯吡格雷; 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4.091

进展性脑梗死指发病6 h~7 d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逐渐加重, 直至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缺血性脑血管病, 发病率占脑梗死的26~43%[1]。进展性脑梗死常规治疗难以控制病情, 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2]。本院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 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5年3月本科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住院患者96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8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 女22例, 年龄42~75岁, 平均年龄(58.26±11.57)岁;对照组男27例, 女21例, 年龄44~78岁, 平均年龄(58.54±11.3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 采用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 并符合以下条件[4]:发病6~72 h内就诊;发病后6 h~7 d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性或阶梯状加重, 瘫痪肢体肌力较入院时下降2级或2级以上, 或神经功能缺损(SSS)评分增加9分及以上, 或SSS评分较入院时增加18%;无严重的肝肾疾病, 凝血四项正常, 除外心源性栓塞。排除标准:未能控制的严重高血压;出血性脑梗死或其他血管发生的新的脑梗死;严重感染、高热;血小板减少症, 活动性溃疡或近期内脏出血;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

1. 3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尿激酶(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 H10920040,

10万U/瓶)30万U﹢0.9%氯化钠100 ml 30 min内静脉滴注完, 连用5 d;氯吡格雷(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30083)首剂300 mg, 继以75 mg/d;同时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胞二磷胆碱、阿托伐他丁等药物, 并予调整血压、血糖、降颅内压、保护胃黏膜等治疗。对照组除不应用尿激酶外, 其他治疗同观察组。

1. 4 观察指标 根据NIHSS评分标准, 对治疗前、治疗后5、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14 d进行mRS评定生活质量, mRS≤2为恢复良好, mRS=3为中度残疾, 4≤mRS≤5为重度残疾;治疗前、治疗后14 d进行头颅CT或MRI扫描, 了解颅内是否有出血并发症。治疗前、治疗后5 d检查PT、APTT、Fib含量, 同时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5、14 d 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5、14 d 后NIHSS评分为(10.6±4.4)、(3.6±2.1)分, 对照组分别为(15.9±5.2)、(8.1±3.5)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溶栓治疗14 d后进行mRS评分比较 观察组恢复良好例数多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 d, 观察组Fib含量降低明显, 且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T、APTT均延长,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 4 两组安全性评价比较 两组消化道出血、皮下瘀血斑、非症状性脑出血(出血性脑梗死)、症状性脑出血(脑实质内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局限性脑缺血发生后6 h后, 经常规治疗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仍进行性或阶梯式加重, 是一种难治的脑血管病, 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进展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复杂, 可能发病机制如下[5, 6]:①原发部位血栓蔓延使原本狭窄的血管闭塞;②在动脉粥样硬化严重一侧血小板聚集, 同时激活凝血机制, 进而阻塞血管;③局部脑水肿扩散损伤神经功能;④患者自身感染、心肺功能差、电解质紊乱等干扰脑代谢, 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病理学研究显示, 急性脑梗死由中心坏死区和周围缺血半暗带组成, 缺血半暗带仍存在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如果缺血半暗带迅速恢复有效血流, 损伤的神经元可以逆转并恢复其功能[7]。因此, 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溶解血栓, 阻止新血栓形成, 尽早恢复缺血半暗带供血, 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关键措施之一。

猜你喜欢

尿激酶氯吡格雷脑梗死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脑梗死怎样治疗
穿刺引流术中应用尿激酶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rt—PA与尿激酶在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