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2016-07-15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河南南阳473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9期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乙型肝炎病毒

唐 岚(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唐 岚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摘要】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的80例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阿德福韦酯。连续治疗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周、治疗24周和治疗48周的HBV-DNA转阴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死亡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12周、治疗24周和治疗48周的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同期的HBV-DNA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年后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有助于HBV-DNA转阴,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阿德福韦酯;乙型肝炎病毒

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抗病毒治疗尤为关键,通过抗病毒治疗能够对病毒产生抑制作用,有助于降低肝组织的炎症坏死,有助于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阿德福韦酯属于核苷类似物,能够较好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其用药较为安全,药品价格较低,临床应用过程中的局限性较小[1-3]。本文选择我院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观察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入选的80例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病例),符合诊断标准[3]。上述患者未见肾功能损害,排除酒精等其他因素所致肝硬化患者,所选患者在本实验用药之前未接受其他的核苷类似物药物治疗。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病例分别为23例和17例;年龄平均为(41.7±5.5)岁。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病例分别为24例和16例;年龄平均为(42.3±4.7)岁。两组上述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给予保护肝脏功能类药物、补充蛋白质、给予血浆疗法等),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阿德福韦酯(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651,批号:110823)治疗,每次剂量为10 mg,每天1次口服,连续治疗48周。每隔12周到院内复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2周、治疗24周和质量48周的HBV-DNA转阴情况;记录两张患者治疗1年后的死亡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率和均数比较分别采用卡方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12周、治疗24周和治疗48周HBV-DNA转阴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12周、治疗24周和治疗48周的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同期的HBV-DNA转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病死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年中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患者中4例死亡(2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2例死于原发性肝癌);治疗2年后,观察组中2例死亡,对照组中共9例死亡(5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其余4例死于原发性肝癌)。治疗2年后,观察组病死率为5.0%;对照组病死率为22.5%。对照组治疗2年后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12周、治疗24周和治疗48周HBV-DNA转阴率比较[n(%)]

3 讨 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的持续复制是导致肝炎向肝硬化转变的关键。在对肝硬化治疗措施中,通过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的复制是治疗措施中的重点。所以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重点之一就是抗病毒治疗[4-6]。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改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能够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能够减少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向肝癌的转变,延长患者生存时间[7]。国外研究认为,乙型肝炎的患者只要检出了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不管是否乙型肝炎病毒抗原阳性或阴性,都可尽早的实施抗病毒治疗,并且要注意疗程。

目前临床用药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药物中,主要种类为干扰素以及核苷类药物。临床研究表明,在应用干扰素抗乙型肝炎病毒过程中起应答率较低,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多,患者对其耐受性较差等,并且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肝病症状加重,不适用于失代偿期的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及伴有感染发生或免疫抑制的患者[8]。在临床药物应用中,核苷类药物能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DNA复制产生良好的抑制效果,有助于改善此类患者的肝功能,对患者的病情起到稳定缓解作用,在肝硬化抗病毒治疗药物中,核苷类药物多为临床首选。再者,拉米夫定和恩替卡韦等药物在临床治疗效果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影响,但应用过程中可产生高耐率且其价格高治疗成本高,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受到一定限制[9-10]。

阿德福韦酯属于新型的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酯口服后进入体内被代谢为阿德福韦从而产生抗病毒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的耐药变异出现时间较晚,且耐药的发生率较低,对拉米夫定耐药的乙型肝炎病毒仍然敏感,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1-12]。在者,阿德福韦酯片治疗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除了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外,同时要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好,而在应用阿德福韦酯过程中的耐药率较低,且价格便宜治疗成本较低。但在应用阿德福韦酯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对肾功能的影响,在长期应用过程中要注意对肾功能损害的监测。

本文中,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每天服用10 mg,连续服用48周,观察组患者的耐受性好,观察组的治疗12周、治疗24周和治疗48周的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2年后,观察组病死率为4.6%;对照组病死率为30.2%。对照组治疗2年后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这与阿德福韦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药理作用分不开的。所以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有显著抑制作用,有助于HBV-DNA转阴,降低病死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利坚,洪昱钤,徐振兴.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5年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16(1):73-74.

[2] 段忠诚.拉米夫定短期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179-180.

[3] 万继红,范海威,段红岩.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1(6): 788-790.

[4] 赖道权,肖利华,欧书强,等.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 10(11):81-82.

[5] 毛海鹰,康涛,邱邦东,等.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房,2013,12(24): 2270-2274.

[6] 杨鸿.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联合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3,7(6):819-822.

[7] 刘细玲.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4):66-67

[8] 梁素花,张爱国,魏月芳.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拉米夫定耐药的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12(23):65-66.

[9] 邓志海,杨华玲.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11(3):128-129.

[10] 武玲,武德廉.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2):186-188.

[11] 白连新,陈杨建.阿德福韦酯片治疗失代偿期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30例[J].中国药业,2012,21(5):76-77.

[12] 田涛.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及其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2):252-253.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9-0144-02

猜你喜欢

阿德福韦酯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病毒检测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两种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观察
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老年患者的肾脏毒性分析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观察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17102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LAM联合ADV治疗老年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初始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对比
简析派罗欣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