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理念、设计与实施

2016-07-14白虹雨朱德全

职教论坛 2016年15期
关键词:教学系统

□白虹雨 朱德全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理念、设计与实施

□白虹雨朱德全

摘要: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是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动力、教学目标、教学愿景、教学投入、教学组织和教学质量等六个方面的全息式评价。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中始终贯穿人本、公正、科学、发展的评价理念,坚持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SAMRT原则,以全面发展为评价目的,教师、学生等全员参与为评价主体,采用积分制的模式,以真实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在过程中适时调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决策服务,最终实现“以评促教”,提升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教学系统;系统性评价;SMART原则

“以评促教”是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最根本的逻辑,然而,当前我国中小学中应试教育仍然横行霸道,课堂评价轻重失衡、乱象丛生[1]。主要凸显为评价目标单一、评价内容片面、评价方法不当、评价过程死板、评价结果处理盲目等,形成了“为评价而评价”的误区,忽视了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系统性特点,从而影响评价功能的发挥[2]。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其各大系统的运作与相互之间的耦合程度[3]。实现“以评促教”、提高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就要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全部系统进行评价,也就是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是依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选取适当的工具和方法,设计并实施的评价活动。系统性评价根基于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致力于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整体到部分做出全面而有效的评价。

一、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系统性评价的理念与原则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的基本理念是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本质性认识,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评价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系统性结构表征将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分解为六个系统,由此总结出人本、公正、科学、发展的系统性评价理念,结合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SMART基本原则,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提供理论基础、理念支撑与原则指导。

(一)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系统性表征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性系统,由矢量系统、理念系统、定位系统、条件系统、运行系统和输出系统共同构成的复杂性系统(如图1)。其中,教学动力是促使教学主体从事教学活动,推动教学过程周而复始地运行和发展,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无数分力融汇而成的合力[4],是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矢量系统;教学目标是“教”与“学”双方通过合作实现的预期教学活动结果,同时还是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5],它是学校教育中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并且对课堂的教学活动有指导和制约作用;教学期望是一种长期的、稳定的、理性的追求,外显为社会集体规制下教师之“教”和学生之“学”的宏观愿景,且理性的教学期望是基于全人类和全社会的价值期待与追求,是教学系统运行的重要航标;教学投入是指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一切人、事、物的集中表现,通常具体分为教师的投入与学生的投入,如教师与学生为一堂课所投入的时间、精力与情感等;教学组织是关联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纽带,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及教学主客观的条件来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6];教学输出系统聚焦于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质量问题,而质量问题的核心则是质量的评价的标准。

图1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结构系统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活动高度概括起来既是六大系统、六个部分,其六大系统之间是环环相扣,六个部分联系紧密,从而组成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系统性结构表征。基于该结构表征,运用系统性思维方法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是涵盖了从部分到整体、整体到部分的全息性、系统性的评价。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主要分为评价设计、评价实施与结果反馈等三个步骤有序进行,为实现和满足不同的评价目的与社会需求,迅速定位评价的重点,选取适当的评价手段来多层次、多方面地挖掘和收集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注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结构性与系统性,强调评价目标的发展性、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评价方法的多元性、评价过程的系统性、评价信息的全面性和评价活动的调控性,构成设计、实施与反馈三步系统化的评价。将评价监控贯穿于全过程,形成以过程为对象的实时调控,将评价结论有效反馈,形成以结论为依据的决策服务。

(二)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的基本理念

教育本身是关乎人的发展的科学。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包含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评价的理念即包含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人本”与“公正”的理念,又具有评价应有的“科学”和“发展”的理念。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时候最先考虑到这是与“人”紧密联系的评价,因此要做到公平公正,用发展的观念,结合科学的技术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所主张的理念有以下四点:

一是人本理念。即是符合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与“人本”紧密相关的“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humanism)与“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都有共同的含义,那就是“以人为本”,这是顾名思义的理解,也是最直接、最简明的理解[7]。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为的是教书育人,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六大系统中的相互运作,是关乎人的活动。

二是公正理念。“公正”是社会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表现形式为“给每一个人他所应得的”[8]公正理念主旨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的公平公开,符合教学主体、施评者与被评者各方面的利益诉求。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发展,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将评价监控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与评价整个过程合二为一,保证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的公平与公正。

三是科学理念。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应秉持科学的理念。从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设计的专业化、实施与反馈的精细化到评价自身的优化等都需要科学的方法与理论。科学的理念不仅显现在评价过程与结果的全面性和评价技术的精良性上,还贯彻于对评价本身的“价值”作“元”评价,为评价的改善与进步做基础。

四是发展理念。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要符合时代的要求,就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教学的改革而做出调整。因此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教学评价。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各大系统的变化牵动着系统性评价的发展,而反过来,系统性评价的则是为了“以评促评”,推动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SMART原则最初是根据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Edwin A.Locke)等人的“目标设置理论”[9]在实践中总结和发展而来的。它以现代管理学中目标制定方面的“黄金原则”而著名,由于其影响深远,不同领域相继出现了相同的SMART原则或有调整的SMART原则。根据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的表征以及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主体、工具、方式及结果反馈等部分的特点,将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的SMRT原则的具体含义构建为如下:

Systematical(系统性):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若干个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是基于系统论视角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过程的系统性提出的,因此在评价中要关注系统中各结构部分的运作与使用。

Measurable(可衡量性):指系统性评价的工具要有详细的评价维度。在设计使用积分式评定量表的时候要以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为基础,要让评定等级有章可循,有理有据,使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活动可衡量。

Applicable(应用性):指系统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能够切实可行。系统性评价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选择适当的评价工具与方式,在各科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实施评价,从而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进步。

Reliable(可靠性):评价实施中所搜集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相关信息的信度和效度直接影响评价的结果。因此为了保证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目标的实现,获取准确的评价信息和得到科学的评价结果,将评价监控贯穿于评价的全过程。

Time-based and efficiency-oriented(即时有效性):指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结果的反馈要具备及时性。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才能保证信息的有效性,从而推进“以评促教”目标的实现。

二、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的设计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系统性评价也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实施—反思,彼此之间不是线性过程,而是循环往复、相辅相成的过程。实施有效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首要关键点是评价的设计。随着教学观的改变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也随之变化,从评价目标、评价主体到评价方法等都呈现出多元化与多样化的趋向。因此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要基于六个系统表征,对应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进行设计。

(一)评价目的:以发展为宗旨的全面检测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通过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分析、诊断,从而促进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致力于寻找和铸造 “更好的教学”。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目的有多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最初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状况,以总结性目的为主[10]。后来受到教育评价整体发展趋势的影响,出现了形成性评价,即将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奖惩挂钩。评价结论作为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改进教学工作的参考依据,从而提高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管理,发挥评价工作对教育决策的服务功能。除此之外,还有以研究目的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将结论用于课题的研究,为教学发展和改革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并奠定基础。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堂评价的目的一般有两个:一是以改进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为直接目的的;二是以鉴定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质量为直接目的[11]。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发展。这是基于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结构表征以及当今教学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上的评价目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的目的是以发展为宗旨的全面评价,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联动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在人本、公正、科学、发展的评价理念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促进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发展。这种发展体现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的结论是作为教育决策服务的依据。

(二)评价主体:多元利益协调的全员参与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是一种交互式的评价,既包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做出的反思和评价,也包括参与课堂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习得情况进行的评价。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的评价强调多元评价模式的全员参与,既学生参与、教师个人参与、同行与校领导参与和家长参与,不同的评价主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层次和多类型的交流和沟通,利于搜集全面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信息。

第一,学生评价。学生是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对象,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11]。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从自我认知与成长需求出发,他们可以明确体会教师的“教”对于满足学生“学”的需求的程度。学生可以能动地认识和觉察到学生主体在课堂上的各种学习表现和效果。在提倡在学主体意识的现行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主体。

第二,教师自评。教师自己对自己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可以激发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反思,鼓励教师自觉地、主动地接受评价。由于教师对自身的情况比较了解,在态度端正的情况下,会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也为他人评价提供丰富的自我评价信息和资料,便于评价工作顺利进行,减轻工作负担。

第三,家长评价。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家长要负担孩子一定数量的教育费用,因此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了他们关心的问题,所以家长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评价意见也值得注意。学校可以通过搜集信息,了解家长希望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一主体的评价有助于确立学校应该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教学质量。若想发挥好家长这个评价主体的作用,学校还需做好宣传和沟通工作,让家长较好地理解和认识评价目的和评价标准。

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的实施

(一)评价方法:以真实为基础的立体路径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从来都不能单纯地采取一种方法,而应该同时运用自下而上的归纳实证法和自上而下的演绎理论方法相结合[12]。要做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就必须先熟练掌握评价方法。评价方式是评价获取评价信息的方式,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的不同决定了获取评价信息方式的多样化。不同的评价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侧重点,为了达到特定的评价目的,实现评价目标,可以同时使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是主张以结果为导向的多元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以下主要介绍课堂听课法、录像评课法、问卷调查法和“行为跟进式”等四种评课法。

课堂听课法,也叫课堂观察法,是教学评价最常用的且最基本的办法,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作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最常用的方法,课堂听课法主要分为课堂观察、听课记录和评价结果反馈等三个步骤。课堂听课的过程中评价者不仅要关注教学效果,还要关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过程。记录的内容应该尽可能完整,并要有所选择和侧重点。评价者要从多方面对课堂进行观察记录,从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结构到教学过程,倾听和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自主与民主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呈现、实施与教学机智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爱和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等等。评价者要根据评价标准进行初步的评价并与被评者就存在分歧的问题展开讨论,达成共识后提出对今后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要求。

录像评课法是随着录像已经成为普及的、低成本的、常用的设备,被拓展使用到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评价和研究中。录像一般包括准备工作、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过程记实、教师访谈记实和录像分析四个基本步骤。拍摄前需要仔细观察环境条件并做好设备的准备工作。录像调查的成效取决于录取视频的质量、提供的信息资料的可比性。教师教学过程的纪实应该把握好主要的教学环节,注意捕捉能够反映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变化细节,但不能从头到尾只注重教师从而忽视学生的活动。在课堂纪实结束之后还要录下教师的访谈过程。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背景以及教师对这节课的自我评价。最后,反复观察录像,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教学事件分配和活动频次作定量分析。录像可以反复多次地观察,所以能够进行细致的分析。运用录像技术评价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事件分配和活动频次做定量的分析。

问卷调查是在纸上列出问题的清单,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他们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过程和效果的主观印象来回答。问卷调查法大多使用结构式问卷,既在问卷中列出要调查的项目和以及相应的预备答案,为被调查者提供选择。问卷中的答案可以是选择题模式(同意/不同意)、量表模式或排列模式等类型。问卷编制过程当中要注意问题的选择要突出重点、结构合理、数量适当并且通俗易懂。问卷调查法因其格式比较统一、规范、标准,其调查的信息可以使用量化分析,并且取样灵活,具有代表性。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评价当中,问卷一般是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结束以后立即发放填写,然后收回做研究分析。

“行为跟进式”评课是指一堂课结束之后,评课者与教师对课堂的教学情况进行讨论和评价,对有待完善之处提出相应的意见。教师根据修改意见对自己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之后再进行评价及修改,如此反复几次,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改变、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其实质是一种通过不断地评价、反馈,再评议、再反馈的持续推进的方法,实现连续促进教学发展的典型形成性评价。这种评课方法不仅可以促进教学,更重要的是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具有较小的评价压力。因此,“行为跟进式”评课方法应该成为学校日常进行教学研究和评价的重要方式。“行为跟进式”评课法的优点在于对教师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持续的关注,通过评课长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这一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中运用的越来越多,是校本教研的重要方式之一。

(二)评价监控:以过程为对象的适时调控

为保证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全息性与系统性,获取准确又全面的评价信息,得出科学的评价结果,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的全过程中要实施评价监控,进行适时调控。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实施在每一个环节和步骤是否在按照评价的标准在进行,有没有出现偏离情况等等需要评价监控的把握与保障,一旦出现相关问题就应该立即提出并适时调控。评价监控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是服从和服务于教育改革的,因此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应该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一致。教学评价方案要始终具备充分的弹性,以适应教育教学目标的变化。二是效度。教学评价方案对教学绩效所有相关的方面进行评价的程度,要求评价指标方案要涵盖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六大系统的方方面面,不能漏掉其中的一个小环节,保证评价的全息性与系统性。三是评价者信度。这是信度的一种重要类型,即对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人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如果不同的人对同一节课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那么该评价的信度就比较高,相反就越低。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评价中对评价主体全程监控可以有效保证评价者的信度,从而产生有效的评价结果。

(三)评价结果与反馈:以结论为依据的决策服务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是以结论为依据的决策服务,即其结论是为发展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决策所服务。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经过设计与实施得到的评价结果是教学质量改进的有效依据。有效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可以全面又系统地衡量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和互动讨论,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和建议。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的结果最终指向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服务、实现“以评促教”而评价。

教学测量与评价结束之后需要对评价结果进行反馈,总结和交流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为教育决策者以及教育研究者提供全面又准确的依据,明确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反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强调全息、系统的结果反馈。评价的最终结论不能只用优秀、合格、不合格这种简单的形式,而是应该把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的结果综合的、全面地、具体的反馈出来。要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主体明确地指出优点和缺点所在,针对具体行为进行反馈,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形成由点到面的全息的、系统的结果反馈。

第二,充分考虑评价对象。反馈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要充分考虑相关人员的心理和接受能力,针对教师的年龄、教学条件等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特别是在指出不足之处时,对新教师要着重提出对其教学水平提高相关的具体建议和鼓励。例如,对教学经验相对丰富的教师则应该着重对其教学中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地方加以指正,促使其学习新的知识,持续进步。而对贫困地区的教师警醒评价时注意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因为贫困地区由于工作负担重、待遇低等问题很难留住高质量的教师。

第三,评价结果的反馈不仅要有一定的技巧,还要选择合适的途径。在一般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反馈中,面谈是最好的办法。在面谈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将评价结果准确地告诉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实现多方的直接交流,可以针对评价结果进行讨论,研究出改进的方案。面谈最好在恰当的时间与地点进行,尽量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努力对被评者先进行表扬,再批评,最后再鼓励,从而实现评价效果。用于决策服务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系统性评价中,根据实际情况,将相关的信息与结果公开,保证决策制定的公平性和真实性。与此同时,要多使用描述性语言,并注意合适表达,不以偏概全,将误差控制在最低程度,为教育决策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堂评价的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12 (1):3.

[2]卢立涛,梁威,沈茜.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反思与改进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2(6):43-47.

[3]朱德全,李鹏.课堂教学有效性论纲[J].教育研究,2015(10):90-97.

[4]李森.教学动力的本质与特征[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7-13.

[5]李如密.教学目标与目标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1997(5):39-72.

[6]Kyriacou,C.Effective Teaching in Schools:Theory and Practice[M].Starley Thomes Publishers,1997:5-7.

[7]赵敦华.西方人本主义的传统与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28-32.

[8]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K].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58.

[9]Edwin A.Locke,Latham G P.A Theory of Goal Setting and Task Performance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1990.

[10]李亚敏.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9(6):57.

[11]吴钢.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与反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4):69-70.

[12]北京教科院教学研究中心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研制小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验[J].课程·教材·教法,2003(2):45.

责任编辑蔡久评

作者简介:朱德全(1966-),男,四川南充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白虹雨(1992-),女,内蒙古科尔沁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之子项目“高校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供需矛盾研究”(编号:14JZD048),主持人:朱德全;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编号:CYB14064),主持人:李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5-0081-06

猜你喜欢

教学系统
武汉市青少年基础射击训练可交互模拟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淄博市大力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
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浅探
基于Unity的计算机硬件组装仿真教学系统设计
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移动学习理念的智慧教学系统
基于OBE理念的《控制工程基础》课程闭环教学系统设计
数控机床电主轴虚拟教学系统的研究
基于NRF无线通讯技术的自组网互助教学系统研究与开发
基于情感计算的网络远程在线教学系统模型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