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疗法(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50例

2016-07-11吴青燕

中医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中医药疗法临床疗效

吴青燕

(周口市中医院妇产科,河南 周口 466000)



·临床报道·

中医综合疗法(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50例

吴青燕

(周口市中医院妇产科,河南 周口 466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经期情况采取经期和非经期中医综合疗法(二期疗法)进行治疗。经期治疗原则为行气止痛,活血化瘀(延胡索、蒲黄、白芍、柴胡、枳壳、炒川楝子、炙甘草);非经期治疗原则为化瘀散结,清热解毒,利湿消癥(生牡蛎、浙贝母、玄参、蒲黄、蒲公英、连翘、五灵脂)。此外,配合妇安宁栓进行直肠给药。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临床控制8例,显效13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6.0%。与治疗前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尽可能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

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二期疗法;子宫腺肌病/中医药疗法;临床疗效

临床资料[1]显示:近年来我国的子宫腺肌病发病率有逐渐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继发性痛经和月经不调,严重者会造成不孕等[2],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3]。2014年1月—2015年1月,笔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4-8](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50例,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子宫腺肌病患者50例,年龄24~45岁,平均(36.3±5.3)岁;病程3~20个月,平均(10.2±3.5)个月;本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病例选择标准

2.1中医诊断标准

主证:①性交痛,持续恶性盆腔疼痛或肛门坠痛;②月经过多,经色紫暗;③伴有血块或黏液。次症:①下腹包块;②经期延长或提前;③小便短赤;④大便溏而不爽或大便干结;⑤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气臭。⑥舌质紫暗,伴有瘀斑,舌苔黄腻;⑦脉滑数或者脉弦涩。结合患者的舌象和脉象,符合①、②、③任意一项,次症中出现2项以上者辨证为湿热瘀结症。

2.2西医诊断标准

①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继发性痛经;②月经失调;③常规妇科检查可见子宫体增大或局部性质硬结节,呈隆起状态;④B超确诊。

3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经期情况采取经期和非经期中医综合疗法(二期疗法)进行治疗。经期治疗原则为行气止痛,活血化瘀[9-10]。药物组成:延胡索15 g,蒲黄15 g(包煎),白芍15 g,柴胡10 g,枳壳10 g,炒川

楝子10 g,炙甘草6 g。水煎服,于经期第1天开始,每日1剂,分3次温服。非经期治疗原则为化瘀散结,清热解毒,利湿消癥[10]。药物组成:生牡蛎30 g(先煎),浙贝母18 g,玄参15 g,蒲黄15 g(包煎),蒲公英15 g,连翘15 g,五灵脂10 g。水煎服,于月经结束第1天开始,每日1剂,分3次温服。此外,配合妇安宁栓(成都市金医生科技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号B6940100289)进行直肠给药,1次/d,4粒/次。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4观测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月经量积分、腹痛积分、子宫体积、血清CA125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

5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程度进行疗效判定。临床控制:痛经症状完全消失,疼痛积分降低超过90.0%,经量恢复正常,阴道出血时长为3~5 d。显效:痛经症状基本消失,疼痛积分降低≥70%,经量较治疗前减少1/3,阴道出血时长为5~7 d。有效:痛经症状得以缓解,疼痛积分降低≥30%,经量改善,阴道出血时长为7~10 d。无效: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经量无改善,出血未停止。

6统计学方法

7结果

7.1疗效结果

临床控制8例,显效13例,有效22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6.0%。

7.2治疗前后月经量积分、腹痛积分、子宫体积、血清CA125对比

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月经量积分、腹痛积分、子宫体积、血清CA125对比  ±s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1。

8讨论

子宫腺肌病属中医学“湿热瘀结症”范畴。笔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二期疗法) 分为经期和非经期,用以针对性的药方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痛经、经量和血清CA125均得到显著改善。方中柴胡行气止痛;白芍柔肝养阴;枳壳理气行滞;延胡索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蒲黄止血,化瘀,通淋;炒川楝子除湿热,清肝火,止痛;炙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纵观全方,针对女性经期和非经期采用相应的治疗药物,辨证统一,取得的治疗效果显著。

9参考文献

[1]王丽燕,陈启滨.子宫腺肌病中医药治疗[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6):121-122.

[2]杨青,时艳萍.子宫腺肌病的中医治疗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312-313.

[3]李婷,郭英,王建超,等.子宫腺肌病的治疗进展[J].光明中医,2015,23(1):235-236.

[4]赵艳晓,高月平.子宫腺肌病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0,15(5):578-579.

[5]龚茜,徐崇艺,郭永红.子宫腺肌病的现代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3,7(11):978-879.

[6]胡云华,曾晓霞,魏绍斌.浅谈二期疗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经验[J].黑龙江中医药,2011,14(2):705-706.

[7]邱群,高月平.子宫腺肌病的中医专方及辅助治疗[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2):1328-1329.

[8]吴瑞影,李大剑,侯丽云.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药治疗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8(12):1598-1599.

[9]李志霞,谢桂芳,田雪红.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治疗现状及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869-3871.

[10]乐儒,彭松.子宫腺肌病联合治疗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5,33(6):248-249.

(编辑马虹)

文章编号:1001-6910(2016)03-0040-03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6.03.21

收稿日期:2015-08-23;修回日期:2016-01-08

猜你喜欢

子宫腺肌病中医药疗法临床疗效
温宫通血法针灸治疗子宫腺肌病研究
柴枳理中汤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疗效观察
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现状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三维彩超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方邦江治疗疑难杂症验案举隅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