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氯胺酮对脑肿瘤麻醉术后痛觉缓解的临床研究

2016-06-28刘北涛崔云静王宇飞周本健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氯胺酮麻醉

刘北涛 崔云静 王宇飞 周本健

湖北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天门 431700

氯胺酮对脑肿瘤麻醉术后痛觉缓解的临床研究

刘北涛崔云静王宇飞周本健

湖北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天门431700

【摘要】目的探讨氯胺酮对脑肿瘤麻醉术后痛觉缓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08—2014-10在我院进行脑肿瘤开颅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单纯组100例,单纯进行常规全身麻醉;联合组100例,在单纯常规全身麻醉基础上缝皮时给予氯胺酮镇痛处理,对2组患者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Ramsay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联合组术后氯胺酮平均使用量、术后使用氯胺酮镇痛比例、术后不良反应均显著优越于单纯组(P<0.05);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P>0.05)。联合组患者苏醒后15 min,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单纯组(P<0.05)。联合组患者苏醒后30 min、60 min、120 min疼痛视觉模拟评分(Ramsay评分)均明显优越单纯组(P<0.05),对比2组30 min、60 min、120 min的Ramsay评分、15 minVAS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肿瘤开颅手术患者常规全身麻醉基础上应用氯胺酮,对麻醉后痛觉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可明显降低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总量,减少镇痛药物使用比例,安全性较高,适宜脑肿瘤患者手术麻醉时应用。

【关键词】氯胺酮;脑肿瘤;麻醉;痛觉缓解

脑肿瘤在脑外科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开颅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开颅手术对麻醉镇痛要求较高,瑞芬太尼是为短效阿片类镇痛药物,起效较快,无蓄积,体内清除迅速,是麻醉应用最为常用镇痛药物,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大部分需要进行术后镇痛药物止痛治疗[1]。相关研究证明,氯胺酮可抑制瑞芬太尼的术后疼痛发生[2]。本文中对在我院开颅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200例分别进行单纯的全身麻醉和联合氯胺酮麻醉,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08—2014-10在我院进行脑肿瘤开颅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单纯组100例,联合组100例,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组患者均排除手术禁忌证、麻醉药物重症过敏、酒精成瘾患者、近期未使用镇痛药物。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麻醉方法单纯组100例,患者均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连接监护仪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监测,均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前20 min静脉注射0.5 mg阿托品,后顺序静脉注射1~3 μg/kg瑞芬太尼,0.15 mg/kg顺苯阿曲库铵,0.05 mg/kg咪达唑仑,0.3 mg/kg依托咪酯,患者睫毛反射和呼吸消失,扣紧吸氧面罩,按压气囊加压通气,血氧饱和度98%以上,给予气管插管,成功插管后进行呼吸机机械通气,静滴100~150 mg/(kg·min)丙泊酚,0.1~0.2 μg/(kg·min)瑞芬太尼维持麻醉[3]。

联合组100例,麻醉方法和使用药物种类同单纯组患者,在进行缝皮时给予氯胺酮0.5 mg/kg,给药后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的监测,发生异常及时给予治疗和对应处理,术后患者不给予预防性镇痛药物和阿片拮抗药物[4]。

1.3评定标准疼痛评估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0~3分表示轻微疼痛;4~6分代表中等程度疼痛;6分以上代表剧烈疼痛[5]。Ramsay镇静程度评级:(1)不安静,烦躁;(2)合作、安静;(3)嗜睡,能听从指令;(4)睡眠状态,可唤醒;(5)入睡,对刺激反应缓慢;(6)深睡状态,不能唤醒[6]。

2结果

2.12组氯胺酮使用量和不良反应比较联合组术后氯胺酮平均使用量、术后使用氯胺酮镇痛比例、术后不良反应均显著优越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氯胺酮使用量和不良反应比较

2.22组Ramsay评分和VAS评分比较联合组患者苏醒后15 min,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苏醒后30 min、60 min、120 min,疼痛视觉模拟评分(Ramsay评分)均明显优越单纯组(P<0.05)对比2组30 min、60 min、120 min的Ramsay评分、15 minVAS评分无差异性(P>0.05),见表3。

表3 2组Ramsay评分和VAS评分比较

3讨论

脑外科手术治疗对麻醉要求较高,要求患者术后能够快速苏醒,方便对手术患者的精神情况和意识进行良好的评估,更好的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应用瑞芬太尼能够迅速达到麻醉深度和镇痛效果,并且在手术结束后还可快速排出体外,无蓄积,迅速恢复意识[7]。

相关实践结果显示在用药后的30 min,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几乎没有发现发现瑞芬尼的含量,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最大限度抑制患者疼痛的发生[8]。瑞芬太尼在临床麻醉中应用最为广泛,属于短效阿片类止痛药物,可快速的起效和在血液中、组织脏器中分解,并且在1 min内达到血-脑平衡,止痛效果可满足临床应用,瑞芬太尼的使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同时在联合应用吸入性麻醉药物和镇静、催眠药物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术后起效时间短、作用强、苏醒时间短,同时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影响较小[9]。

氯胺酮属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抑制剂,主要通过增强突触后膜中Mg2+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的抑制作用,降低突触前膜谷氨酸盐的产生,进而阻断疼痛中枢的敏感化过程[10]。相关文献证实,在使用氯胺酮过程中,较容易引起认知和感觉的幻觉、异常,因此没有进行广泛的镇痛应用,但近些年来,实践结果显示小剂量应用氯胺酮可效降低氯胺酮不良反应,同时有效的抑制瑞芬太尼的痛觉过敏发生。但既往颅内高压常作为使用氯胺酮的禁忌证,脑肿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颅内高压,给麻醉医生带来一定的困扰,近期这一认识有所改变。若维持PCO2正常,氯胺酮用量0.5 mg/kg不会增加颅内压,亦不直接影响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因此在脑肿瘤手术缝皮时患者的颅内压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再应用氯胺酮安全性较高。氯胺酮与NMDA受体的苯环哌啶位点非竞争性结合,减弱NMDA受体的药理学活性,抑制NMDA受体兴奋,起到缓解阿片类药物痛觉过敏的作用。小剂量应用氯胺酮不但可以抑制和缓解术后痛觉,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于脑肿瘤开颅手术患者常规全身麻醉基础上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对麻醉后痛觉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可明显降低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总量,减少镇痛药物使用比例,安全性较高,适宜对于脑肿瘤患者手术麻醉应用。

4参考文献

[1]马良,戴春宇.氟比洛芬酯或小剂量氯胺酮对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预防作用探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1):106-108.

[2]李卓先,陈瑶,柴平锋,等.氯胺酮对神经外科手术麻醉后痛觉缓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1):21-23.

[3]张磊.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下腹部手术后痛觉过敏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

[4]杨亚利.小剂量氯胺酮对临床浓度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0.

[5]王绍林,张鹏,殷骏,等.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帕瑞昔布钠抑制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学,2011,32(2):185-187.

[6]任长和,张杨,周述芝,等.氯胺酮、芬太尼和曲马多防治瑞芬太尼麻醉术后急性疼痛的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24):12-14.

[7]杨文燕,江海霞,姚家祥.小剂量氯胺酮缓解患儿术中泵注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临床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10):83-85;92.

[8]王会文,侯春梅,张雪梅,等.氯胺酮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8(27):835-837.

[9]贺志军,庄县建,张方斌.曲马多预防全麻病人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3):53-54.

[10]李胜,金敏霞,甘景立,等.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7):2 939-2 941.

(收稿2015-06-12)

【中图分类号】R739.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09-0113-02

猜你喜欢

氯胺酮麻醉
S(+)-氯胺酮用于临床麻醉镇痛的研究进展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麻醉安全与质控》杂志编委会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R 氯胺酮国内外药品研究资料文献综述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