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研究

2016-06-24司丽

考试周刊 2016年45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学习方法小学语文

司丽

摘 要: 作为一种相对比较新颖的教育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教学体系和教学理念方面的革新。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对语文课程更加有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角度入手,对探究性学习策略的运用进行探讨,以为其他教师的探究性学习工作提供启发。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探究性学习 学习方法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学习方式的一种新变革,主要是一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的“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又是一种学科教学模式。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出发点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提出问题和任务,再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将问题进一步深化,在活动探究过程中提高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语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意识

首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探究意识。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儿童的学习动力来源于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样的,要使他们具有探究的精神意识,就要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一定要引导学生认为语文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鼓励他们多提问题,有各种奇思妙想。我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课时,这样对学生讲:“语文的学习是很好玩的,老师相信同学们都能很快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成为好朋友,同学们相不相信这一点呢?这一堂课是老师和你们一起对语文的认识课,同学们可以问老师任何和语文相关的问题,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这样的鼓励下,学生通常会踊跃举手发言,我甚至允许他们直接站起来提问,看谁抢得早。有些同学的问题会问的很有深度,比如说为什么要进行语文的学习;还有些同学会针对一些提前预习过的知识点进行提问;部分想象力丰富的同学还会提问诸如学好语文能不能变成大人之类的问题,十分天真可爱。对于他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我都会尽量回答,并且对每一个人进行表扬鼓励,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语文有了兴趣,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在上课过程中,对那些有独特见解和思考角度的学生,我会进行特别表扬,并且鼓励每个学生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敢于提出独特见解。让学生逐渐形成探究的意识,不轻易认同其他人的观点,有独立的思考角度,而不是人云亦云,人说我说。如在课堂上采取辩论赛的形式,让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分为两个小队进行辩论,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表看法,这些看法未必都是成熟的,但一定都是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的。不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还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探究

当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并且逐渐养成探究的习惯后,课堂就会变得活跃许多,会有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踊跃提问,也会有许多思维方式不拘一格、思考角度独特而具有新意的学生出现。然而,如果不对这样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就会逐渐提出一些偏离主题的问题,或者问题只停留在表面,无法更加深入更加有价值,这样探究性学习就起不到应该起到的效果。教师应该进行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探究,让学生明白应该掌握的是什么样的知识,围绕什么问题提问才对掌握课文内容更加有帮助。比如在《她是我的朋友》中,让学生思考:平常,我们把什么样的行为称为勇敢?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个勇敢的孩子?他中途有没有过心理挣扎?在经过这样的提问后,再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找属于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通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这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联系上下文的过程中理解课文,让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尽可能从已有的资料中仔细思考,选择最佳答案。学生在思考后得出的答案,有时候未必是正确的,这时或许是因为学生的理解错误而导致答案出现了错误,也有可能是因为正确的答案并不只有一个,而是根据理解的不同而有变化,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相互思考讨论,通过合作探讨、相互帮助的方式让学生找到正确答案。当然,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即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引导依然是重要的,教师的作用便是指引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方向。

三、帮助学生有机地整合各种学习方式

在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和对探究学习的正确行为之后,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各种学习方式尤其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间的关系,让学生可以整合运用各类学习方式。

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和新兴的探究性学习是两种差异很大的学习方式,正是这种差异化决定着它们之间既有相互制约,又有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利用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在探究性学习中融入接受学习的优势,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达成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整合和平衡,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以求更好地促使学生发展,使传统的讲授法、实验法、记忆法等常用的“接受性”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课改方式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取知识,更让他们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我们相信,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的过程中,对于探究性学习的把握会越来越到位,越来越精准,探究越来越深入,教师对于探究性学习的理解和认识会更加准确,在探究性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会逐渐得到妥善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吴丽云.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4:96-97.

[2]耿丹.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J].科技资讯,2015,03:180.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学习方法小学语文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