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

2016-06-24高岩岩

考试周刊 2016年45期

高岩岩

摘 要: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化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渗透到初中美术鉴赏课程中并取得显著效果,对推进素质教育有重大意义。目前翻转课堂在初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面临师生主客体角色转变不灵活、学生课下预习监管缺位、课堂探讨式学习流于形式化等问题,对此应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构建多维度互动平台,发挥家长的辅助作用;提高教师对课堂的把控力,深入落实探讨式学习,进而推动翻转课堂在中学美术鉴赏课中的深化应用。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教學模式 中学美术鉴赏 教学应用

目前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平台建设逐渐完善,以微课程为核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形势下表现出显著优势。翻转课堂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意义。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中学美术鉴赏课中是当下推行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一、翻转课堂在初中美术鉴赏课应用中的挑战

(一)师生主客体角色转变不灵活。

在初中美术鉴赏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就是要利用微课程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构建自主学习模式,然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范式由来已久,面对这一新型授课形式,教师和学生主客体角色转变不及时。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教师由于缺乏相关教学经验,没有发挥好引导作用,对学生课下应做的准备工作没有精准把握,学习任务下达不明确。另一方面,学生自主性差,课下预习不主动,而微课程课堂进度较快,部分学生跟不上。初中美术鉴赏课程是一门艺术基础学科,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鉴赏技巧,而且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艺术文化素养,如果课下不进行充分的预习,就难以抓住教材内容的精髓。

(二)对学生课下预习监管的缺位。

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要求较高,初中生的叛逆心理较强,课下预习主动性差,因此需要家长的监督配合。而多数家长一方面由于工作原因,时间不充分,对学生的学习关注不足,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对美术鉴赏课程存在认知误区,认为不是学习重点科目。虽然教师与学生建立课下沟通平台,但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教师通过网络对学生的监管缺乏执行力。由于对学生课下监督的缺位,导致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后难以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影响实际教学效果。

(三)课堂探讨式学习形式化严重。

学生探讨式、自主式学习无疑是翻转课堂模式最大的亮点,教师提供教学视频供学生课下观看,然后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问题探讨和观点共享。然而学生课堂探讨式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其一,美术鉴赏的主观性较大,一幅美术作品要表达的内涵和情感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经历有很大关联,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充分的艺术文化底蕴。而初中生的艺术文化知识普遍匮乏,反映到课堂上就是难以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所谓探讨就失去意义。其二,教师对课堂秩序缺乏有效管理,合作式学习、自主性学习并不等同于放羊式管理。如何有效创设课堂情境,把学生充分吸引到美术鉴赏中,尽可能避免学生借学习之名讨论无关事项是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路径

(一)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翻转课堂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应从传统教学观念中转变过来,牢固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制作教学视频时应注意对学生思路的引导,多设置开放性有探讨空间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美术鉴赏作品的选择应符合多数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探讨思路的点拨,对学生的发言做出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鉴赏美术作品。学生应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带着问题观看教学视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挖掘问题背后的艺术文化本质,从而在翻转课堂上占据主动地位。只有教师和学生从思想意识上顺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才能充分体现这种开放式教学在素质教育开展中的价值。

(二)发挥家长辅助作用,构建多维度互动平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越性不仅表现在课堂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对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家长在学生课下预习检索学习资料的过程中应发挥好监管作用,这就需要建立多个有效的互动平台。首先,建立教师与家长的互动平台,充分利用家长的辅助作用。教师应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向家长发布学习计划和教学目标,并明确指出哪些内容需要家长的配合和监督,让家长对教学内容有大致了解,以便于对学生监督。其次,通过平台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课下预习状况。再次,建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平台。教师下达预习任务后,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因此应保持教师与学生课下交流渠道的畅通。

(三)提高教师的课堂把控力,推动探讨式学习的深入。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虽然让出主体地位但仍然是课堂的控制者,应把控好课堂进度、课堂秩序及教学环节等。首先针对初中生普遍缺乏美术文化底蕴的现状,教师应在教学视频中添加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生活经历等,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从历史、文化角度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单纯的表现技法赏析难免会有枯燥感。其次,实行小组讨论式学习,并设定讨论时间,下达小组讨论任务,学生发表观点时应以小组为单位,代表的是小组的整体意见,以此管理课堂秩序,避免课堂混乱。再次,增强教学视频的趣味性,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作品类型,吸引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三、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在初中美术鉴赏课程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性创新,教师应从本质上抓住翻转课堂的核心,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另一方面要强化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加强对课堂对教学环节的把控,这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一项全新挑战。

参考文献:

[1]何良玉.新形势下中学美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10).

[2]印月明.中学美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新课程(中),2015(6).

[3]陈加敏,朱承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实践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