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小实验在物理翻转课堂学习中的应用

2016-06-22邱慎明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5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物理初中

邱慎明

【摘要】本文认为,基于微视频与文本材料的物理翻转课堂学习方式存在简单机械、枯燥乏味、浅层学习、缺乏互动等问题,而引入生活化、趣味性的课前小实验,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在实践中组织学生通过课前小实验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理解,促进学生与家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成效明显。

【关键词】课前小实验 初中 物理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74-02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个性化、非线性的小组协作学习,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四环异步”小组合作翻转课堂学习的探索,通过自主学习、互助交流、合作展示、共赢提升四个步骤,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将学生的学习前置,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教材、学案(学习任务单)等材料自主学习,上课时在小组互助交流、结对帮扶的基础上,分组进行合作展示,并通过共赢提升(即教师点评、课堂竞赛、当堂检测、分层练习等),让学生巩固知识,拓展新知。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种基于视频和文本的学习模式存在不少弊端。一方面视频与文本无法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学生没有通过动手实践和探究来学习物理规律,无异于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接受式学习,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在机械记忆之外的收获不多,科学素养的培养更是付诸阙如;另一方面这种学习方式过于枯燥乏味,长此以往学生将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究其原因,物理实验的缺位是关键。但由于学生的学习发生在课前,他们无法把实验仪器带回家,因此难以落实实验探究活动。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在加强实验教学、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开展课堂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初中物理课前小实验的探索,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激发起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理解,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什么是课前小实验。

本文所称的课前小实验,指的是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借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观察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的小实验。与课堂上进行的分组探究实验相比,这些小实验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器材取自生活,不使用专门的实验仪器;二是实验现象简单,规律明显;三是由学生自主或在家人协助下完成;四是实验探究过程比较简单,不要求严谨有序、按部就班的探究步骤,不要求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五是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学习任务单的引导下完成。课前小实验主要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的,是为克服视频与文本学习材料的不足而设的,简单快捷,效果明显。

二、课前小实验举例。

三、课前小实验的应用。

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通过完成课前小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规律。在设计学习任务单时,要做到引导清晰、简明扼要,对实验注意事项(尤其是对实验安全事项)要陈述清楚。

自主学习任务单(实验部分)举例:

四、课前小实验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通过实践,笔者发现课前小实验应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环节,有助于达成以下作用:

一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微课(微视频)的翻转课堂,学生刚开始时还能够积极参与,但随着看视频次数越来越多,逐渐就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也失去了学习兴趣。特别是高质量的微课非常缺乏,多数微课都是教师通过PPT录屏软件制作的,虽不至于粗制滥造,但大多数微视频看起来都是相当无趣的。考虑到时间问题,许多微课省去了知识的产生过程、思考过程,甚至案例也省略了,机械生硬地把知识从生活中剥离出来,呈现给学生,看这样的视频是很乏味的。如果每一个学科都采用视频教学,这样的教学改革恐怕与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因此,笔者在开展翻转课堂研究时,把学习任务单和教材作为主要的学习材料,把完成课前小实验和阅读文本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微视频只作为必要时的一种补充和拓展,既减轻了师生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多得。

二是有助于实现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深度学习。基于视频的学习,往往是一种浮于表面的浅层学习。我们寄希望于学生会通过反复看视频、按下暂停键做笔记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在实际中笔者发现能够这样做的学生少之又少,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拉着进度条快进着看的,看完以后几乎没有留下多少印象,学习效果与预期有着较大的差距。课前小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理解,结合文本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深度学习。

三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句口号我们已经提了很多年。生活化的课前小实验,不失为实现这个目标的一条好路子。学生在完成课前小实验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的习惯,养成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素养。因此,笔者在设计课前小实验时,特别注意从生活中取材,实验过程也往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上学习任务单的有效引领,效果是相当明显的。

四是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一个学科每天看10分钟视频也许不算什么,但如果七八个学科都是看视频,学生的负担可想而知。笔者经过调查发现,相对于阅读文本材料,视频的信息量很大,观看视频要求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生也更容易感到疲惫。在学习过程中安排课前小实验,能够有效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缓解学生的情绪和压力,有助于形成持续学习的动力。

五是有助于改进翻转课堂的互动。翻转课堂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但观看微课是一种单向的信息输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互动。回到课堂完成作业时,由于缺乏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往往讨论也不够主动和深入。笔者发现,学生在家完成课前小实验时,往往能够得到家人的协助,能够有效地引导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一部分学生还会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与同学分享实验结果,同时学习任务单上设置的思考问题,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争论,成为课堂讨论的话题,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互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开展物理翻转课堂研究时,引入课前小实验,是非常必要、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郭晓霞.利用翻转课堂进行物理教学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5,12:93-95.endprint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物理初中
留言板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