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管理问题和对策

2016-06-21陈列

考试周刊 2016年44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陈列

摘 要: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线,是高职院校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战略举措,许多高职院校为此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校企合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院校和企业都要认真思索,大胆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学生管理

校企合作是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一种方式,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整合学校与企业资源,使学校教学与企业更好地对接,对培养技能型人才都具有重要作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但校企合作发展到今天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素养。有些学生被家庭宠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肯吃苦,不愿付出,重个性少团队意识,强调个人意识,缺少合作精神,重薪酬待遇及生活工作待遇,不愿被管理,组织纪律性较差。

2.实习过程中企业对学生管理不严格。校企合作班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企业按员工管理方式管理学生,基本是下班后不管,而此时学生不在学校,学校和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凭电话、QQ不能完全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还有一点是企业因为学生还没毕业而放松要求,导致管理松懈。

3.校企合作班学生在实习之初跳槽、离职现象比较严重。学生开始实习后,从学生转换为工人,往往从精神到身体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感到上班太累,不少学生心生畏难情绪,因而离职,有些会觉得别的单位待遇更好,工资更高而跳槽。

4.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管理从管理理念、模式到方法都应当与普通班不一样,目前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管理流于形式,没有突破,从理论上需要加强研究,从实践上需要大胆探索。

5.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管理过程和职责校企双方界定不明。通常是学生在校期间由学校管,实习期间由企业管,二者分离导致过程控制不到位,培养成本与质量无法保证。

6.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管理成员组成不科学,职责不清晰。与企业的沟通停留在领导层面,教学由专任老师负责,学生管理由辅导员负责,缺乏企业技术人员的技能指导和“双师型”教师参与学生管理。

7.从教学计划的制订到实施没有体现校企合作班的特点。真正的校企合作模式应该是学校与企业一起商讨,把教学大纲的要求与企业的需求结合,从理论教学到实习实施校企合作班的教学计划。校企合作班的教学计划不光体现学校对教学的要求,同时融合企业对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要求,不同企业的校企合作班,教学计划有明显差别。对于这点,我系校企合作班普遍没有做到。

8.企业在学生管理上参与度、关注度不高。有些学校的校企合作班,企业一般只参与前期的学生选拔,此外对教学与管理很少参与,学生只见过人力资源部的人员一次,像这样的校企合作班是浅层次、不规范的。这样的合作,企业与学生的交流少,学生对企业的情感差,认同度低,对学生管理不利。

9.企业文化的融合少。企业没有在校园推广和宣讲他们的文化,班级没有企业文化的介绍。良好的校企合作绝对不是简单的硬件对接式合作,而是在共同的、融通的文化价值观基础之上由内而外的文化融合。

10.企业订单培养方案不够完善乃至于缺乏。不少企业的订单培养是短期行为,有些甚至是由于员工短缺的临时起意,很少有长达数年的订单培养,所以企业对学校的教育缺乏了解,对人才的培养缺乏长期计划,对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兴趣不高,而学校的人才培养还是按原来的模式,技能训练不够,学生对岗位的适应力较差,学生管理难度加大。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管理对策

1.重视企业文化的融合,提高学生管理成效。通过企业文化的融合,高职院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发挥文化育人的巨大作用,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元素融入学校文化,让学生更熟悉和了解企业,以后实习时减少学生的不适应,更快融入企业中,使学生管理更高效。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职业道德观。通过主题班会突出培养学生从事职业岗位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社会适应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具备“职业人”、“社会人”的良好形象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3.加强与企业的协调,界定好学生管理过程和职责,实现学生管理的无缝对接。只有在订单模式伊始就协调好,界定好这些学生的管理才不会脱节、断链,才不会出现校企双方学生管理的分离,才能使学生管理过程控制到位,提高学生管理质量。

4.建立双师型学生管理队伍。订单模式下的学生管理队伍应该由既懂教学、又懂管理,既熟悉学校、又了解企业,既会理论教学、又会实习指导的老师担纲,这样才能实现整个订单过程的全面管理。

5.加大企业在学生管理上的参与力度。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合作,企业不能只接受学生实习,而要参与教学和管理的所有环节。没有企业的参与,学生培养上只会留有传统学校教育的烙印,体现不出订单模式的优势,为了提高企业的参与度,从合同签订之始着手,即把校企双方的责任义务写在合同上,落实到教学和管理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合作的质量。

6.进行订单模式下学生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高职院校应该对校企合作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这些年来取得的成绩,找出校企合作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管理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思路。

7.完善订单模式下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学生管理管理制度,应该根据校企合作模式的新状态、新特点制订自身相应的各项学生管理制度,用制度约束,用管理规范。由企业和学校双重考核评定学生和老师的表现和成绩,实现对学生和老师的量化管理。

8.创新订单模式学生管理机制。订单模式在发挥自身力量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导向、舆论的宣传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多重作用。优化管理手段,改变传统学生管理模式,订单模式下的学生与传统模式下的学生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沿用传统学生管理模式很难实现对订单模式学生的管理,我们应该改变方法,改善手段,实现对学生管理的重大改革,建立和健全学生自我管理体制,成立专业教师、企业专家、辅导员的管理团队,把订单模式下的学生管理推向新层次。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结果,我们需要对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学生管理认真研究、大胆探索,对校企合作进行积极改革创新,使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精细、高效。

参考文献:

[1]詹晓青.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的思考.

[2]彭丽英.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3]农秋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