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癌切除术辅以DC-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2016-06-21栾荣刚谭斌霍中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0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肝病科江苏南京0000

中外医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安全性

栾荣刚,谭斌,霍中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 000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肝病科,江苏南京 0000



肝癌切除术辅以DC-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栾荣刚1,谭斌2,霍中华1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210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肝病科,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癌切除术辅以DC-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该研究患者整群选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肝癌切除术辅以DC/CIK细胞治疗和单纯肝癌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生存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DC-CIK治疗中有3例出现低烧且低温不超过38.5°,占7.31%,有1例出现轻度过敏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肝癌切除术辅以DC-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癌切除术;DC-CIK细胞;安全性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多于女性,目前临床尚未确定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上治疗该病多采用肝癌切除术、肝脏移植等外科手术,其中肝癌切除术虽然是首选治疗,然而其术后复发率及疗效都欠佳,尤其患者术后免疫功能下降较易导致肿瘤转移、复发,因此在术后添加DC/CIK细胞治疗能清除患者体内微小病灶,提高免疫力[1-2]。肝癌切除术联合DC-CIK细胞治疗是否能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时间,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该院特整群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实施肝癌切除术中辅以DC/CIK细胞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患者整群选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41岁~77岁,中位年龄为56岁,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2001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广州会议诊断标准;年龄>18岁,肝功能为Child-Pugh A或B级,KPS评分≥70分,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无生物制品过敏史,无严重细菌、病毒感染,非妊娠及哺乳期患者,该文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授权家属均签售DC-CIK细胞治疗之情同意书。排除转移性肝癌、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大量腹水等严重并发症,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化学治疗禁忌证的患者、全身衰竭,不能耐受股动脉插管操作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首先对患者实施肝癌切除术,选择良好的手术切口,可应用框架拉钩便于能显露较好的手术视野,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决定肝周韧带的游离及游离韧带的部位,通过韧带的游离便于肿瘤切除及控制出血、止血。同时选择合理的肝脏血管控制方式,因为肝门阻断时间过长较易诱发肝硬化,从而引发肝脏衰竭。然而大出血是肝功能衰竭的第一原因,所以应充分考虑肝门阻断方式、时间与手术出血量,最后进行肝创面止血和放置引流管。其次给予患者DC/CIK治疗,收获第7天的CIK细胞和DC细胞并经活细胞计数后按1:5比例培养,于5 d后开始应用,5×109/次,4次/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单纯肝癌切除术,方法和观察组相同,故不再重复阐述。

1.3 评价指标

生活质量评估:按照Karnofsky评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3],改善即治疗后KPS增加≥20分,稳定即变化=10分,降低即减少≥20分。

1.4 统计方法

该次检验结果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总生存期、治疗前后生活质量、DC/CIK治疗安全性生存率用%表示,用X2检验,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生存期

观察组有13例患者死亡,中位总生存期为24个月(95%CI,16.2~31.5个月),1年生存率为80%,对照组有21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95%CI,3.0~22.8个月),1年生存率为75.1%,两组差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具体见图1)。

图1 患者生存期

2.2 治疗前后生活质量

观察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n(%)]

2.3 DC/CIK治疗安全性

在DC-CIK治疗中可能出现发热、过敏、出皮疹、寒战等不良反应,观察组所有患者接受DC-CIK治疗共94次,平均3.1次/人,有3例在细胞回输后的观察期间出现低烧且低温不超过38.5°,占7.31%,有1例出现轻度过敏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后续随访中也未出现自身免疫、肝肾功能疾病。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临床常出现以下临床症状:①肝区疼痛;多为刺痛、持续性钝痛及胀痛,和肿瘤生长迅速导致肝包膜张力增加有关。当肝癌结节发生破裂和坏死可引起腹腔内出血,从而出现腹膜刺激征等急腹症表现。②肝肿大;质地坚硬,呈进行性,表面凹凸及边缘不规则呈现巨快。③肝癌转移症状;肝癌如发生骨、肺及脑等转移后可产生相应症状,少数患者出现红细胞增多、低血糖症、高胆固血症等[4]。原发性肝癌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等。临床上治疗该病多采用外科手术,但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较快,较易导致肿瘤转移。肿瘤免疫治疗是调动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第4种模式,肝癌作为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那么建立有效的免疫应答是一种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治疗途径。DC-CIK是一种新型免疫活性细胞,CIK群体中主要效应细胞为CD3+、CD56+T,同时兼有T淋巴细胞发挥出强大的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限制性杀瘤和抗瘤活性作用[5-6]。DC细胞在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和抗瘤免疫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该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肝癌切除术辅以DC-CIK细胞治疗患者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常规手术患者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且预后较差的疾病,国内外大量研究研究报告显示该病临床分期、治疗方式、AFP、乙肝病毒感染、Child-Pugh分级、体能状态等为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7]。其中AFP是肝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其特异性、敏感性较高,相关研究结果提示,不同AFP水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时间存在差异,尤其AFP>200 ng/L患者预后较差。在对联合DCCIK细胞治疗分析中,王建鹏[8]等研究认为联合CIK治疗为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对此可以认为影响肝癌患者疾病长期生存及进展的因素较为复杂,与该文观察组联合治疗病例较少有关,王建鹏等[8]研究结果中联合治疗人均接受CIK治疗次数为6~12次,高于该研究数据。所以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治疗,继续长期随访,从而观察到DC-CIK细胞治疗对患者预后的积极影响。同样,任秀宝研究者等对Ⅰ-Ⅲ期的肺癌术后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采用肝癌切除术辅以DC-CIK细胞治疗两年生存率(94.7±3.6%)较单纯化疗组(78.8±7.0%)显著提高(P<0.05)。Wu等研究者对59例进展期肺癌患者进行了联合治疗与单纯化疗的比较,联合治疗组较单纯化疗组有较长的PFS和OS,和该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肝肝癌切除术辅以DC-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魏宇,胡伟.DC-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高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5):654-657.

[2]许仲平.DC-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4.

[3]王郑.DC-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62-64.

[4]郭伟伟.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TAC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D].深圳:南方医科大学,2014.

[5]祖余琪,薛平. DC-CIK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4(2):214-216.

[6]马洪波,黄涛,韩风,等.DC-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2,37(11):980-983.

[7]魏宇,胡伟.DC-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高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 (5):654-657.

[8]王健鹏,李旺,黄子林,等.自体CIK细胞回输在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癌患者远期生存中的作用及预后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43):3062-3066.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Hepatectomy for Liver Cancer Supplemented by DC-CIK Cells in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LUAN Rong-gang1,TAN Bin2,HUO Zhong-hua1
1.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454 Hospital,Nanjing,Jiangsu Province,210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Liver disease,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454 Hospital,Nanjing,Jiangsu Province,21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hepatectomy for liver cancer supplemented by DC-CIK cells in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Methods 8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admitted and treated from February 2012 to February 2013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1 cases in each,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epatectomy for liver cancer supplemented by DC-CIK cells,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imple hepatectomy for liver cancer,and the treatment condi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ce in the survival rate and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P>0.05,the low fever and low temperature not more than 38.5°occurred to 3 cases,accounting for 7.31%in the observation group,mild anaphylactic reaction occurred to 1 case,and all were back to normal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hepatectomy for liver cancer supplemented by DC-CIK cells in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can effectively prolong the survival tim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high safety,which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Primary liver cancer;Hepatectomy for liver cancer;DC-CIK cells;Safety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6)04(a)-0076-02

[作者简介]栾荣刚(1982.9-),男,安徽萧县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肝胆胰。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6.10.076

收稿日期:(2016-01-08)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癌安全性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三维适形半野轮照放疗技术治疗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TACE序贯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探析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安全性观察
不同血流阻断法在原发性肝癌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