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丰隆穴配合振动排痰在重型颅脑损伤40例中的应用分析

2016-06-21闭芬艳奚翠云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闭芬艳 奚翠云 王 冰 王 远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2

艾灸丰隆穴配合振动排痰在重型颅脑损伤40例中的应用分析

闭芬艳奚翠云王冰王远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医院,广西柳州545002

【摘要】目的:比较艾灸丰隆穴配合振动排痰与单纯使用振动排痰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艾灸丰隆穴配合振动排痰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振动排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24h的排痰量及治疗7d后痰液黏稠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和24h的排痰总量均有提高,治疗7d后痰液黏稠度明显降低,但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丰隆穴配合振动排痰的排痰效果优于单纯振动排痰,适合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辅助治疗。

【关键词】艾灸丰隆穴;振动排痰;重型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及主要死亡原因,据报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4.3%~67.4%[1],最高达84%[2]。由于病原菌呈多样性、并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一旦出现肺部感染则难以控制,最终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防治肺部感染、缩短病程、改善预后的关键是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近年来,机械振动排痰机应用日益广泛,使用体外振动排痰机能够有效刺激患者咳嗽,使蓄积的痰液从支气管振落,促使患者支气管及以下部位痰液的排出[3],排痰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为了促进患者的排痰,笔者使用艾灸丰隆穴配合体外振动机排痰,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24例,GCS评分<8分,广泛性脑挫裂伤39例,脑干损伤22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19例。80例患者入院后均行气管切开术,非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表现:体温≥37.5℃,呼吸频率>24次/分,Sp02低于93%,痰多粘稠,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肺部听诊呼吸音较弱,有痰鸣音,肺部拍片结果证实有痰淤积。排除胸部肿瘤、肺出血及咯血、肺部血栓、肺结核、气胸、胸壁疾病、心内附壁血栓、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房颤室颤不能耐受震动者,两组患者皮肤完整,无皮下感染。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9岁,在本科治疗时间23~71d,平均治疗时间42d。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1岁,在本科治疗时间24~69d,平均治疗时间41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实验之前分别将两组的血氧饱和度、24h排痰量及痰液的黏稠度做好记录,用于实验效果的对比分析。两组均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如吸氧、雾化吸入、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加强营养支持等,治疗均在餐前1~2h或餐后2h进行。对照组实施单纯振动排痰,观察组实施艾灸丰隆穴配合振动排痰,观察组40名患者均已详细和患者家属说明实验的目的和方法,患者家属表示理解并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1对照组使用单纯振动排痰法:我科选用的是吉林省日成医用电子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PTJ-5000系列多频振动排痰机,操作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体重和耐受度等情况选择适当的工作模式和扣击头,频率一般调节为10~30Hz,操作者手持手柄,将排痰仪扣击头先放在患者的肺底部,由下往上,由外向内进行振动叩击排痰。在肺部感染的部位可适当延长叩击时间。治疗时间每次大约15~20min,每日2次。在操作中尽量避免快速、随意地移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咳嗽、咳痰、呼吸等情况,以及有无紫绀、憋气、出汗等不适症状。患者如有明显不适则立即停止使用排痰机。排痰后及时吸痰,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加强保暖。

1.2.2观察组在每日2次振动排痰的基础上增加一次艾灸穴位:①艾灸前的准备:选用冀州市益络康应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艾心牌电子温控无烟艾灸仪,产品内部电子加热系统采用人体安全低电压,温控,无烟无明火,确保使用安全,按操作方法装好艾绒备用。②选择穴位:选择丰隆穴,丰隆穴是足阳明络穴,艾灸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丰隆穴的位置:小腿外膝眼与外踝突出部连线的中点,胫骨的外侧取两指宽度,与中点平齐处即为丰隆穴。③将艾灸仪置于穴位上,妥善固定好,调节好温度,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每日1次,每次15~20min,一般在下午进行。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局部皮肤有无烫伤,治疗完毕予多饮温水。

1.3效果评价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吸氧状态下指脉氧饱和度;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排痰量;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7d后痰液黏稠度的变化。痰液黏稠度分为3度,判定标准:在吸引负压0.6MPa下,用F10号硅胶吸痰管吸痰,Ⅰ度:稀痰,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设定为1分);Ⅱ度:中度黏痰,痰的外观一度较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设定为2分);Ⅲ度:重度黏痰,痰的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滞有大量痰液,且不易用水冲净(设定为3分)[4]。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24h排痰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都能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的24h排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

24h排痰量比较

组别 血氧饱和度/% 排痰量/ml/24h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90.2±2.396.7±1.813.6±1.525.2±1.5观察组90.1±2.297.8±1.613.7±1.431.2±1.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痰液黏稠度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痰液黏稠度均降低,对照组治疗后痰液黏稠度稀释有效率(Ⅰ、Ⅱ度所占百分比)提高了12.5%,而观察组提高了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痰液黏稠度情况比较 (n=4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不能自行咳出气管内分泌物;气管切开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等常引起肺部感染,影响氧交换能力,导致低氧血症,加重脑缺血、缺氧、水肿,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中医认为痰是人体脏腑气血失调,津液运化失常产生的病理性产物,不仅包括咳吐而出的肺胃之痰及位于体内外的瘿、瘤、岩、流痰、痰核等聚而有形之痰;以及位于脏腑、经络、肌肤、筋骨、器官、血脉之中的无形之痰。如果人体内有痰生成,达到一定程度无法消除时,可引起许多复杂的病理变化,导致多种疑难病、急危重病、多发病、常见病的发生,所谓“百病皆由痰生”。

痰的产生与脾、肺、肾有密切关系,其中与脾的关系最密切,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的说法,治疗以咳痰为主的呼吸系统疾病要兼顾到脾脏在痰液产生中的作用。丰隆穴是胃经的络穴,通脾胃二经,可以起到健脾运湿化痰作用。《灵枢·经脉》篇记载,丰隆穴具有通经活络、补益气血、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醒脑安神等功效,治痰要穴[5]。故古人云:“痰多宜向丰隆寻”。它既能化解有形之痰,也能化解无形之痰,凡是各种与痰有关的疾病都可以通过丰隆穴来治疗。解秸萍等[6]通过丰隆穴与胃、肺、免疫、脑肠肽、脂质代谢的密切联系,诠释了丰隆穴的化痰机制。灸疗是利用容易点燃的材料和某些药物烧灼穴位,通过温热刺激,调节脏腑的功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7]。通过艾灸丰隆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减少痰浊的产生,从而减少其对身体的伤害。艾灸丰隆穴配合振动排痰,能使痰液稀释,促进肺部扩张,减小气道阻力,加快呼吸道及肺泡内的炎性物质的吸收,从而产生镇咳、平喘、化痰作用。

本研究所显示,艾灸丰隆穴配合振动排痰可以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使痰液稀释容易吸出,增加24h排痰量,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优于单纯振动排痰的效果。艾灸穴位配合振动排痰结合了脏腑经络学说原理及排痰机原理,从中医角度寻求新的排痰方法,此方法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无副作用,能有效排出痰液,预防肺部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玉华,宁义英,刘奕彬.循证护理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 肺炎中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3):34-36.

[2] 黄湘晖,杨美丽,郑翠红.沐舒坦不同雾化剂量在气管切开早期管理中的实验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9):1-3.

[3] 欧阳新.脑外伤昏迷患者应用振动排痰仪的效果观察[J].实用医药杂志,2012,29(4):357.

[4] 王晓燕,倪桂珍,黄希芳.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不同排痰方法效果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6):4373-4374.

[5] 陈明,张唐法,张红星,等.丰隆穴的临床应用[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11):18-19.

[6] 解秸萍,李晓泓,李蔚,等.丰隆穴化痰作用及机制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1-4.

[7] 沈雪勇,费伦,吴耀持.特定段红外灸对放化疗肿瘤患者升白细胞作用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4):1-3.

作者简介:闭芬艳(1972-),女,主管护师,E-mail:1053327919@qq.com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075-02

(收稿日期:2016.03.04)

猜你喜欢

重型颅脑损伤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重型颅脑损伤后中枢性低钠血症的时间窗研究
腰大池持续引流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探析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救治策略
常规骨瓣开颅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镜下天幕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