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标记“这不”与“那不”的主观性及主观化

2016-06-20代丽丽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话语标记

代丽丽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4)



话语标记“这不”与“那不”的主观性及主观化

代丽丽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话语标记“这不”与“那不”多运用在说话人为证明自己的观点的陈述句中,在其后补充证明自己所言观点的分句,该类话语标记具有多种语用功能,并在话语机制之上表现出主观性及一定的交互主观性。“这不”与“那不”在使用频率与在语言中的分布上表现出不对称的现象,这受到了主观性的认知思维的根本影响。

关键词:话语标记;“这不”;“那不”

语法学界从语用的角度将“这不”与“那不”定性为话语标记,但从结构上看不能认定二者为词,《现代汉语词典》并未将二者收录其中,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也没有对该结构进行说明。关于二者的研究中,讨论“这不”的研究居多,如李荣[1]、杨迎春[2]、周敏莉[3]等,研究涉及性质界定、句法环境、分布模式、语义、语用功能、语法化过程与机制等方面,对二者的主观性分析比较少。依据构式语法理论,“这不”与“那不”的意义与功能不能从其组构要素推知,因此可视为构式。本文以已有研究为基础,对话语标记“这不”与“那不”进行描写分析,着重分析二者的主观性及造成二者不对称分布和功能差异的认知心理机制,最后探讨二者作为话语标记的主观化历程与机制。

一、构式的句法分析

1.构式的实际变体

“这不”与“那不”在使用中有多种使用频率差异的变体,经统计有以下几种:

(1)“这不”类

1)这不是吗?/这不是吗,/这不是嘛,

2)这不是,

3)这不吗,

4)这不,

(2)“那不”类

1)那不是吗?/那不是嘛,

2)那不是,

3)那不,

以上不同变式可视为同一类型话语标记的聚合,同类变式之间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根据使用频率及语法化程度的区别,我们可以将“这不”与“那不”视为典型。在实际使用中,“这不”类的数量及使用频率绝对性地高于“那不”类,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这不”用作话语标记是“那不”的50余倍。

2.构式要素分析

(1)预指代词“这”“那”的指代性弱化。关于“这”与“那”,丁启阵认为“那”不可用于前指[4],王霞认为“这”回指前文事件[5]。我们认为,构式“这不”与“那不”中,“这”“那”指代性虽有所减弱,但更倾向于指示后面分句所述内容(为行文方便,我们称之为“后段”,话语标记之前的成分为“前段”),属于预指。所谓预指,是说被指代的成分出现在代词之后,复指则恰恰相反。有人认为,在汉语中不存在预指,实际上,预指在汉语中相当普遍。将“这不”与“那不”中的代词视为预指,与其功能上的特点具有相宜性,后段是对前面所言观点证明,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条条论据,“这不”与“那不”是对这些论据的总括,即预先指代。如:

1)高宗随向太后道:“太后近日可安好?皇孙们没有气着您吧?”太后忙道:“好,好!各个都还孝顺听话,对我也关怀体贴,学业也都有长进了。这不,前几日弘晛这孩子给我画了一幅《岁朝画》,……。”

(陆士谔《清朝秘史》)

太后列举了论据证明其“孝顺听话”“关怀体贴”“学业长进”的观点,这些论据承“这不”引发,语感上,“这”倾向于指向后面的论据。

2)壶山、熟溪会告诉你:“他们就在我的脚侧,我的怀中。那不,依山傍水,拔地而起的,就是刚刚在武义建成的好来西现代化办公大楼,……”

(1993年人民日报)

“这”与“那”预指的标记性刺激人们在听到或看到“这不”或“那不”时,在求知欲与好奇心理的作用下,更加关注后段内容。在篇章中,预指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法,说话人或作者给听话人/读者留一定的悬念,目的是吸引其关注下文。在情景语境中,“这”与“那”将下文的未知信息处理成已知信息,话题一般都是已知的,这样,代词的指代性使“这不”与“那不”满足了成为话语标记的默认值。

(2)“不”的否定义弱化。“这不”与“那不”中的“不”已经不再表否定,这与构式的来源有关。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不”来源于以否定形式表肯定义的反问句“这不是…吗”,构式整体的肯定义超过了否定义,突显的肯定的概念,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被突显的后段内容,因此,构式中“不”的否定义弱化,成为背景。

(3)“是”的突出与强调功能。“是”在反问形式的表达中明确地标记出后段成分为焦点重心,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3)毕福剑:噢。这孩子是怎么了?

赵本山:这孩子精神受了点刺激,这不,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毕福剑:这咋还又笑了呢?

赵本山:这不是吗,这个,这个还得从去年说起。……

(小品《就差钱》)

4)站起来使劲向妈妈挥手,但由于太阳光照射在她的眼睛里,她不能看清我,只是不停地挥手。我终于看见了她。啊!那不是吗?妈妈头上披的金发,脚下厚底的布鞋,那双干活干粗了的手……

(《读者合集》)

“这不”类作为一种常用口语表达使用相当普遍,从例(3)可见,同一对话中,“这不”类话语标记出现两次。例(4)属于独白性陈述,该例中,“那不是吗”主要是引出后文的种种情景描写,而“是”在其中恰恰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3)偶有的语气词成分。“这不”与“那不”类在语法化之前,受其来源句式的影响,经常带有语气词,常见的是“吗”及其变体形式“嘛”,语气词已经失去了来源句子中反问语气,如例(5)、例(6)。还有直接在“这不”后加语气词的情况,但比较少见,“那不”类则没有相应例句:

5)“哎呀,国母呀,又让你猜着了,他们这回又是美女胭粉计呀。这是第七回了。哈。这不吗,太师已经死了,我准备把这个西宫娘娘推出去杀了。”

(郭德纲《相声集》)

6)“哎!鲁王千岁!哈哈哈哈,您也来招亲?”“啊,是呀,这不嘛,我想面见钟离国母,跟她谈谈招亲的事儿。”

(同上)

话语标记“这不”与“那不”类构式与后文连贯性较强,后面的标点多是逗号,也有少量问号,这是受其来源的反问句式的影响。当“这不”与“那不”类完全语法化为话语标记后,构式后一般是逗号。

3.“这不”与“那不”的句法环境与分布

作为话语标记的“这不”与“那不”必须在同一话题域,前段与后段都必须是有与该话题有关的。“这不”与“那不”可以用在对话语境中,可应用在同一话轮中,如例(1)、例(5);跨话轮的对话语境中,一般是谓语应答句的开头,如例(3),也可以位于明确的应答语之后,对进行这种应答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6);二者也可以用在连贯性语篇当中,如例(4)。在位置结构上,“这不”与“那不”展现出灵活的特性,但还没有出现在句末的情况,多位于句首,如例(1),也可以出现在句中,具有插入语的典型特征,如例(3)。

“这不”与“那不”多是对自己所言观点的认同,紧接构式之后,说话人就会针对其前段所言做出进一步解释说明。二者对后段成分在形式没有严格的限制,但在内容上后段成分必须是同一话题域之内的,多是表已然事实的现实句。

二、“这不”与“那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1.“这不”与“那不”的主观性及交互主观性

“这不”与“那不”的意义不再是其组构要素相加之和,而是逐渐依赖人们的情感态度。说话人以自身为视角,表达自己的认知情态,或为了证明自己的态度观点,通过话语标记有意引导听话人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即将表达的后段成分之上,这种有意而为之的语言运用本身就是主观性的手法,这也就印证了,话语标记本身就是语用功能作用下的主观性结果。主观性的作用下,“这不”与“那不”的语用功能主要是语篇功能,包括话题功能和语篇逻辑链接功能。

(1)话题功能

第一,引入话题。当“这不”与“那不”位于句首时,可起到引入话题的作用,也就是开启了一个话轮,说话人采用引入话题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焦点所在。引入话题的句法表现即在话语标记与话题之间常有标点符号进行标记,也就是语音停顿的标记,这是话题的典型表现之一。如:

7)我请老人坐下,没等我问寒问暖,他就满脸堆笑地说:“这不,人家知道我困难,给我寄来200块钱,好人哪!我怎么能要人家的钱呢?”我接过话茬:“您节衣缩食,捡破烂把1万元都捐了,这200块钱人家给您,您留下用也是应该的。”老人立即反驳道:“不能!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要。人家一片好心。退休费我足够用了,还是捐给希望工程,给贫困山区办教育吧。”

(1996年人民日报)

例(7)老人通过“这不”引入话题,之后两人的对话都是围绕这一话题展开的。

第二,顺延话题。在对话语境中说话人往往是承接对话者所说的话进行言谈,或在语篇中,作者继续围绕自己所讨论的话题继续进行陈述。这一功能使得对话或语篇发生在同一话题域之中,正因为话题的顺延,保持了说话人关注焦点的同一性,保证了语篇的连贯性。如:

8)据营销小姐介绍,该产品……目前在北京虽日产几万把仍供不应求,许多外地客商也纷纷上门。她……笑着说,“这不,她正想和我们联系有关出口代理的事呢。”

(1994年市场报)

营销人员围绕其公司产品的话题继续进行会话,作者在直接引用营销小姐的话之前对其原话进行总结性陈述,后直接引用原话继续围绕话题陈述。

第三,总结话题。“这不”与“那不”代替了总结陈述性的词语,在话语标记之后对话题所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用“这不/那不”引出总结,突显了说话人从自身视角得出的结论。如:

9)“我选的马大夫态度倍儿好,一点都不嫌脏,认真仔细地给我做了检查,告诉我不是癌,只是肛肠有点炎症。他给我开了50元钱的药——不像有的医院,一开就是几百块钱!从医院出来我马上感觉好多了。这不,药还没吃完,病就好了。”

(2000年人民日报)

(2)语篇的逻辑链接功能。说话人为了使自己的话语围绕自己关注的话题焦点,在组织话语过程中常使用各种逻辑性的话语衔接手段。话语标记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语篇功能,话语标记是连接语篇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语篇中,“这不”与“那不”使语篇连贯,具有更强的逻辑性。“这不”与“那不”经常出现在独白性的语篇及日常会话语篇中,在对话中,二者可以起到维持话轮的作用,而在独白语篇中,二者起到语篇连接功能,包括语篇形式的连贯与内容的连贯。作为语篇的连接手段,“这不”与“那不”可明确地表现其连接的前后语言片段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使表意严密化,补足句意。其逻辑关系有如下几类:

第一,顺承关系,其中有包括并列、顺承及补充说明三类:

A.并列关系。连接的前后没有主次之分,都是围绕话题进行的陈述,呈现出并列关系。

10)“一季草莓下来就近千块”,他显得很兴奋,“这不,还有桃子、苹果、核桃和梨呢。”

(1994年人民日报)

例(10)中,“这不”除了引出与草莓并列的各种水果之外,还有补充说明的作用。

B.递进关系。陈述的客观事实表现出层层递进的关系,使得语义内容不断加深。

11)过秤装车的是植棉能手岳福春,老岳看着自己亲手收获的雪白棉花装上了彩车,满脸含笑地打开了话匣:“今年,俺靠国家的扶持帮助,种植棉花19亩,各级领导常到家里来,关心支持棉花生产。开春,市长张庆黎三访棉农,临走时,把口袋里的仅百元钱塞给俺,鼓励俺一定要种好棉花。现在棉花丰收了,政府又服务到家,派彩车像迎亲似地上门收购,这事想得可真周到啊!”接着他又继续说:“这不,昨天下午接到收棉的同志要来的通知,俺一夜没合眼,把棉花选了一遍又一遍,像打发姑娘上轿一样,从晚忙活到天亮,没想到上级和俺想到一块去了。”

(1994年市场报)

例(11)中,说话人的陈述层层递进,“这不”引出的后段是在前段陈述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说明,这种功能多出现在独白语篇之中。

C.补充说明。“这不”或“那不”引出的话语或语段是对话语标记之前的观点或事实的补充说明,为使话语或语篇达到详尽的程度,让听话人或读者更明白,后面对此进行解释说明、分析,达到一种解说关系。

12)这车既让我尝到了当老板的滋味,也改变了家庭的生活方式。这不,夏天,孩子们都说到黄山去玩一趟。我一想也是,买车不光是用来赚钱,也是让人享受的。于是决定,开车上黄山玩一趟。

(1996年人民日报)

13)副站长史迎春说:“我们周站长昨天开会给大伙念《一个想去孤儿院的女孩》,一边念一边抽泣。只用了半个小时,大伙就凑了6000元。这不,连早饭都没吃就往蓟县赶了。”

(1995年人民日报)

第二,因果关系。“这不”可用来连接前因后果,或直接是某一事件带来的影响,如例(14);或通过“这不/那不”引出事情的原因,产生一种释因关系,如例(15)。

14)这个比赛是买了拳击手套之后在父子间展开的。规则很简单:夏东海只能防守不能进攻。这不,刚玩了一会儿,老夏就支持不住,告饶了。

(电视剧《家有儿女》)

15)“吃这么多?”“不,买回去吃的。”老头儿回答。

“你们是做小生意的?”看着车里装的一纸箱红香蕉苹果和一箱大雪梨,我忍不住发问。

“这不,国庆节到了,孩子们都回家,儿子、女儿、孙子……”老两口打开话匣子给我讲起他们家吃水果的情景来。

(1995年人民日报)

例(15)中,老头儿是对问话人所提问题解释,“这不”就在此起到了解释原因的作用,实际上也就是补充说明的具体表现。

第三,转折关系。与顺承关系相反,话语标记连接的前后两部分内容在语义上具有前后的不一致性,具有一定的转折性质,这种类型比较少见。如:

16)到了队伍上,又要填写政审表,我只念得三年书,……有人劝我把学历填高一点,说是往后按学历分配工作。这不,我又一次踮起脚尖儿填上初中毕业。

(读者合集)

填写初中毕业与别人的建议学历填高一点具有不一致性,显然初中不算是学历高。这种对比具有一定的转折意义,也突显出被描写的“我”的淳朴与憨厚。

在交际过程中,为达到交际目的,说话人采用的这种积极的对听话人的引导,也是对交际另一主体(听话人)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语言的交互主观性。因此,“这不”与“那不”在产生了动态的人际互动功能。说话人为了使听话人赞同自己的观点,接受自己的立场,会在语用过程中采取一定的语言手段对听话人产生引导和限制作用,使得听话人朝着说话人的交际意图去识解话语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话语标记具体起到了一下几方面的作用:

(1)提醒关注功能。“提醒关注”是说话人有意强调出自己的言谈重心,为了让听者或读者注意,而使用一些话语标记,往往所突出强调的部分就是话题。说话人或作者为了让听话人或读者注意到新信息,采用“这不”或“那不”进行提醒。如:

17)马英闯进三楼的房子,王秃子刚提着裤子起来,一见马英忙说:“大……大……大队长,请……请坐。”“枪!”“那不是,在桌子上。”

(李晓明《平原枪声》)

(2)证言功能

“这不”与“那不”的前段陈述出说话人自己的观点看法,说话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或所陈述的事件真实可靠,往往在对话或语篇中启用话语标记“这不”或“那不”引出理据进行证言。

第一,引入例证。证明观点及事件的真实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例证,用事实说话,如例(10)用事实证明红小豆让农民发了财。

18)春华秋实,农民果然发了红小豆财。他指着几麻袋红小豆告诉记者:“这不,我在3亩玉米地里间种了红小豆,光这一项就能闹1000多块!”

(1993年人民日报)

而例证必然要引入具有说服力的客观事实或已然事实为证言依据,因此,引入例证实际上也就是在陈述客观事实,如例(19)用3月份发生的事实证明自己所言。

19)莲藕时令已过,但湖北孝感市毛陈镇的莲藕仍引来四方客户。这不,来自甘肃天水市的一家蔬菜公司在3月份刚拖走10吨莲藕,深圳一家客商又开着大型集装冷藏车拉走莲藕30吨。

(1994年市场报)

第二,信息确认及强调。引入例证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确认自己的观点或事件具有真实性,并且对这种真实性有一定的强调以为,这种功能是在例证的基础上产生的。

20)有一次,在新疆喀什机场往乌鲁木齐打长途电话,交费时要求开具发票。对方头都没抬地回答:“发票用完了!”“没发票怎么回去报销呀?”对方一脸不高兴,猛地拉开抽屉,拿出一本用过的发票往桌子上一扔:“这不,发票用完了!”语气中没有丝毫的不安和歉意。

(1996年人民日报)

说话人通过动作行为及言语确认所言“发票用完了”的真实性,为使对方相信自己的话。

“这不”与“那不”虽然作为话语标记不参与句子的语义真值,但却对听话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交际内容的理解甚至起到了直接的影响作用。

2.“这不”与“那不”的主观化

(1)历时的主观化。前人多研究的是历时的主观化过程,也就是语法化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不”来源于“这不是吗”反问句形式,重读的部分“这不”得以保留,而相对轻读的“是”与“吗”在汉语双音化的趋势下隐退或脱落,促使“这不”在句法形式上重新分析。在语法化过程中,语境和高频使用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话语标记作为过渡形式,其关注焦点在于后段成分,因此在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下,一个话语标记的形式尽可能简省。这些语法化的机制基本得到公认,但针对“这不”的语法化路径,却有不同的分析,于宝娟分析“这不”的发展序列为“这不是吗?>这不是嘛>这不是>这不”[6],胡建峰认为其发展的序列应为:“这不是……吗→这不(?)……吗→这不→这不,”[7]。二者的区别在于“吗”与“是”之间,到底是哪个要素先脱落的问题。

(2)共时的主观化。共时的主观化则是构式的主观性的构建与识解,共时的主观化过程受到认知方式的影响。人类的认知方式决定了人们倾向于将视觉焦点投注于背景中的图形,图形的突显度较高,可视为目标域。话语标记“这不”与“那不”连接的后段内容往往是言谈重心,可视为图形,而话题域则是背景,话语标记在此起到标记重心的作用。参照花瓶人脸图形,我们将“这不”或“那不”标记的语篇分析突显分析为图1所示。

前段与后段同处在一个话题域中,人们的视觉会首先关注到颜色比较深的部分,即作为焦点信息的后段,话语标记起到连接前后段的过渡作用,也起到连贯语篇的作用。根据图形-背景理论,人们的关注视角决定了人们对图形的理解。语言结构中,信息的安排与选择是由信息的突出程度决定的,而哪部分信息获得突显又与人们观察问题的视角和主观交际意图有关。也就是说,说话人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选用何种语言方式来表情达意,因此,视角是主观性的表征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使用的泛化,“这不”与“那不”在语篇中模式化为一种认知模型,当收到该话语标记信号时,人们会自觉地关注后段突显成分。而在主观性的构建与识解过程中,需要交际主体达成一种认知协商,如图2所示,正是将听话人纳入交际关注对象范围内,才体现出了语言的交互主观性。说话人通过“这不/那不”标记出后段信息,听话人受到话语标记的刺激之后,关注到后段信息,进而识解交际意图,对前段信息表达的说话人的观点进行认知选择。

三、“那不”主观化程度的滞后性

“这不”与“那不”都可以运用在对话语篇中表示说话人自己所言观点的赞同,由指示代词“这”与“那”构成的还与标记还有“这个/那个”,但“那”构成的话语标记在使用频率较低,“那不”与“这不”类呈现出不对称的语言不平衡现象,“那不”的主观化程度也呈现出滞后性。丁启阵认为,肯定表达倾向于用“这”,否定表达倾向于用“那”。曹秀玲认为用“这”复指可以使信息容易存储记忆以及信息提取,这样会增强语篇的连贯性。我们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受指示代词“这”“那”使用率及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分布影响之外,深层原因在于认知心理机制及主观性因素的结果。

(1)现实距离与心理距离的交互作用。现实距离可以分为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与现实距离相对的是主观性的心理距离。吕叔湘认为代词“那”的一种用法是代替比较远的人和事物[8];徐丹先生“这”既可以指“现在”也可指“过去”,而“那”只能表达过去的概念[9],“这”比“那”的使用范围要宽泛的多。就目前的语料分析,“那不”还多用于远指的现实距离,如例(21)中,村子与县委之间有着一定的距离,而“这不”既可以引出客观/心理距离或近或远的客观事实,或过去发生的事件,这也是其主观化程度高低的体现。

21)现在,村里办起了小工业,用集体的拖拉机耕地不要钱,孩子上学不要钱,买了课本就中。村里还办了卫生室,小毛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那不,老县委的院子如今是滕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了。循着老人的指点,我走进医院……。

(1995年人民日报)

“这不”与“那不”的选取,并不完全取决于后段所陈述对象的现实距离或事件距离的远近,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客观现实或事件与说话人的心理距离,或言之,取决于说话人的主观态度。

(2)人类认知隐喻方式的影响。所谓心理距离,最终还是与人们的认知方式有关。沈家煊认为“这”是无标记项,而“那”是有标记项,无标记项的分布范围要比有标记项宽泛得多[10]。“这”在肯定构式中成为无标记项,取决于人类的认知方式。人类在认识事物时,尤其在距离的认识方面,多将自己设定为参照点,这种认知方式使得“这”在心理上的可及性高于“那”,在语用中“这”的近指增强了交际主体对“这”所指代信息的可及性,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说话人传递的信息。儿童语言习得规律验证了这种认知特点,根据周国光,儿童习得“这”及它的搭配组合一般早于“那”及其搭配组合[11]。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这”与“那”从空间投射到时间范畴甚至更为抽象逻辑范畴,原始域中分布差异性被继承下来。

因是说话人努力表达的是证明自己的观点,征求获得听话人对自己所言观点的赞同,人们更倾向于选取以自己为参照中心的论据,以此拉近与交际现场及听话人的距离,使得言论更有说服力,最终实现交际目的。因此,人们在肯定构式中更倾向于选择“这不”,而“那”的远指性与之相悖,造成其使用频率出现了不对称的现象,主观化的程度也较低。之所以出现“那不”是受到类推机制的影响,及语用上必要时的远指。

“这不”与“那不”作为话语标记,在语篇中有多种功能,是表情达意及连接语篇的不可或缺的成分。该类话语标记在多方面体现出语言的主观性,其产生也是在主观性及多种机制的作用下,在语言实际(尤其是在口语)中,经高频使用逐渐固化的。“这不”与“那不”表现出不对称现象,这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方式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李榮.“这不”解[J].方言,1998(4):241-242.

[2]杨迎春.试论话语标记“这不”[J].学术交流,2010(9):137-139.

[3]周敏莉.话语标记语“这不”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51-54.

[4]丁启阵.现代汉语“这”“那”的语法分布[J].世界汉语教学,2003(2):27-38.

[5]王霞.跨层固化的“这不”及其语义、语用功能[J].汉语学习,2010(5):62-68.

[6]于宝娟.论话语标记语“这不”“可不”[J].修辞学习,2009(4):17-25.

[7]胡建峰.试析具有证言功能的话语标记“这不”[J].世界汉语教学,2010(4):483-494.

[8]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97.

[9]徐丹.浅谈“这/那”的不对称[J].中国语文,1988(2):128-130.

[10]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1]周国光.汉语句法结构习得研究[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倪向阳)

The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zation of Discourse Markers “Zhe Bu” and “Na Bu”

DAI Lili

(Dep.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Discourse markers “zhe bu”and “na bu” express positive meaning indirectly, which are used to prove speaker’s points of view in statements. Normally, speakers use clauses to prove their view after the discourse markers. The two markers is of various pragmatic functions, but there is an asymmetric phenomenon of using frequency and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m.

Key words:Discourse markers; “Zhe bu”; “Na bu”

收稿日期:2016-03-14;

修订日期:2016-03-30

作者简介:代丽丽(1987— ),女,辽宁彰武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构式语法。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4476(2016)04-0062-06

猜你喜欢

话语标记
微博中话语标记语“简直了”探析
客套话“不好意思”互动话语功能探析
话语标记的主观化分析研究
小说《围城》中填充类话语标记“呃”的用法研究
浅论现代汉语构式“毫无疑问”
话语标记在广告语中的运用及其效应
“好家伙”话语标记分析
电视选秀节目导师抢人环节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