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BPD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6-06-20左慧丽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室

左慧丽

手术室BPD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左慧丽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BPD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鞍山市肿瘤医院收治的5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室BPD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医师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低体温、臂丛神经损伤、电灼伤、输液外漏或外渗、角膜感染及褥疮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手术室BPD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患者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及医师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室;BPD护理路径;食管癌

鞍山市肿瘤医院,辽宁鞍山 114036

食管癌属于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对于早中期食管癌患者临床常给予手术治疗,但因该手术涉及脏器较多,手术风险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给予良好的手术室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本研究就手术室BPD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均在腹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均符合手术指征;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障碍及语言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40~70岁,平均(63±4)岁;上段食管癌5例,中段食管癌15例,下段食管癌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女9例,年龄40~72岁,平均(64±4)岁;上段食管癌6例,中段食管癌15例,下段食管癌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变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术前常规访视、术中配合以及术后基础护理等。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室BPD护理,根据患者手术类型、综合素质制订综合护理方案,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术前进行病房巡视、预防并发症、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呼吸练习、饮食护理、帮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等,并告知患者用药目的、手术配合内容及术后注意事项等。术前还需积极向患者讲解麻醉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以缓解其不良情绪。另外,护理人员需详细了解手术医师的手术习惯,根据其习惯做好手术准备。

1.2.2 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转移其注意力,尽量缓解其心理应激反应。术中积极配合医师,并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提前做好急救准备。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护理程序,提高护理效果。

1.2.3 术后护理 术后需帮助患者安全转移至病房,在转送过程中注意保暖,观察患者术后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待患者清醒后询问其不适感,与病房护理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加强其呼吸道护理、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①护理质量:由医院资深护理管理人员进行评价,设定规范的、科学的评分标准,主要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细节、专业技能、系统性护理等内容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其护理质量越高[2]。②患者满意度及医师满意度:满意度评分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3]进行,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医师发放标有100个刻度的游离标尺,两端分别为0 mm与100 mm。0 mm记为0分,表示不满意;100 mm记为100分,表示非常满意。得分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满意度、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医师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住院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护理质量(分)患者满意度(分)医师满意度(分)术后住院时间(d)对照组 28  80±4  75±4  73±4  20±3观察组 28  92±4* 94±3* 93±4* 14±3*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低体温、臂丛神经损伤、电灼伤、输液外漏或外渗、角膜感染及褥疮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食管癌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每年死于食管癌患者高达30万,病死率仅低于胃癌,居癌症病死率第2位[4]。近年来,该疾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饮食以及职业等因素密切相关。食管癌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下咽困难、胸骨后烧灼感、胸痛等,患者生命质量受到较大影响,临床常给予根治术治疗。虽然现阶段我国医疗水平进步,可在腹腔镜辅助下进行食管癌根治术,一定程度减少了对患者机体的创伤,手术风险也明显降低,但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可涉及腹腔、颈部、气管及胸腔等部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围术期给予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

手术室BPD护理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中B(basis)表示基本程序和方法;P(patient)表示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护理路径;D(doctor)表示根据主刀医师的手术方式选择特殊器械设备等[5-6]。其中B包括了手术室基本护理流程及方法,是护理工作的共性部分;P与D属于该护理模式的特殊部位,主要包括患者身体状况、疾病情况、特殊器械的选择、主刀医师的手术方式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医师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给予食管癌患者手术室BPD护理可有效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手术室BPD护理加强了患者术前访视、健康宣教、心理指导等,可有效缓解其术前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术中根据主刀医师手术习惯为其准备相关器械,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明显降低手术风险;术后给予优质、全面的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低体温、臂丛神经损伤、电灼伤、输液外漏或外渗、角膜感染及褥疮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手术室BPD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患者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及医师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宋爱玲.系统化护理干预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1):237-238.

[2] 赵凤,兰秀媛,赵娜.食管癌切除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7):161-162.

[3] 孔美菊.食管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2):159-160.

[4] 纪万萍.术中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相关护理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0):6-8.

[5] 李燕,程垚,徐斌,等.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评估与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66-170.

[6] 林哲莹,姚晓冬,吴桂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8):580-582.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6.065

猜你喜欢

食管癌手术室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手术个体化输血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