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莞市桥头医院2012
—2015年门诊处方分析

2016-06-20罗瑞玲黄斌学莫锦伦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统计分析合理用药

罗瑞玲 黄斌学 莫锦伦

东莞市桥头医院2012
—2015年门诊处方分析

罗瑞玲 黄斌学 莫锦伦

【摘要】目的 通过调查东莞市桥头医院近4年门诊处方,了解和掌握处方基本情况,以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法 抽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东莞市桥头医院每月门诊处方1000张,处方覆盖所有科室,对处方金额、药品品种数、是否使用注射剂、抗菌药物使用率、合理性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5年东莞市桥头医院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由2.83种下降为2.38种,处方平均金额由89.01元下降为70.83元,注射剂使用率由24.40%下降为21.40%,基本药物总收入占药品总收入比例由37.40%上升到45.3%,不合理处方比例由10.40%下降为5.00%。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质量逐年提高,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但仍有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需积极改进。

【关键词】门诊处方;统计分析;合理用药

东莞市桥头医院,广东东莞 523538

《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定(试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阳光用药制度建设与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均规定医院应建设处方点评制度。东莞市桥头医院根据相关文件内容制订了处方点评制度及建立处方点评小组,使处方点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处方点评与处方干预能有效减少不合格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与医疗质量,改进药品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医患纠纷[1]。本研究就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东莞市桥头医院门诊处方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每月门诊处方1000张,不包括精麻处方、中药饮片处方,处方覆盖所有科室。

1.2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对抽取处方按自行设计的“门诊处方分析表”进行填写,内容包括金额、药品品种数、是否使用注射剂、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药物使用不合理性等。

2 结果

2.1 处方基本情况 我院2012—2015年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由2.83种下降为2.38种,处方平均金额由89.01元下降为70.83元,注射剂使用率由24.40%下降为21.40%,基本药品总收入占药品总收入比例由37.40%上升到45.30%,见表1。

2.2 不合理处方情况 我院2012—2015年不合理处方比例由10.4%下降为5.0%,其中不规范处方构成比由62.1%下降为50.3%,不适宜处方构成比由32.2%上升为34.8%,超常处方构成比由5.6%上升为15.0%,见表2。

3 讨论

3.1 处方基本情况分析 2012至2015年我院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分别为2.83、2.71、2.67、2.38,基本符合WHO对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用药标准1.6~2.8种[2],略低于广州、深圳等周边地区[3]。陈智伟等[4]报道,使用5种以内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一般为5.2%;使用5种以上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能增加至7.4%;若同时使用10种以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则增加至24.0%。因此,控制处方药品种数是有必要的。

2013年我院制订并实行大处方管理规定(试行),处方点评小组每月进行大处方专项点评,同时加强优先使用基本药物,落实“药品零加成”规定等措施,使得单张处方金额明显下降,由2012年的89.01元下降到2015年的70.83元,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注射剂使用率近4年变化不大,但均高于WHO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平均处方注射剂使用率(19.00%)[2],也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其中静脉给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最高[5],与静脉给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注射速度过快、注射液的渗透压及pH值、机体对其应激性较大等因素有关,临床应大力提倡“能口服给药则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则不静脉给药”的基本原则。

我院按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下降,但仍高于专项整治综合医院中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的指标和WHO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抗菌药物标准(20.00%~26.80%)[2],也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与地区10%的比例。提示我院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应加强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加大监督力度,进一步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基本药物金额占药品总金额比例逐年上升,提示我院基本药物优先使用规定及监督考评机制得到落实,但比例较广东省多家基层医院低[6],这与处方医师不熟悉基本药物目录、对基本药物制度认知程度低等有关,故应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宣传,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比例。

3.2 不合理处方分析 我院自2011年7月起实行电子处方,使不规范处方数量明显减少,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处方前记、后记缺项与药品信息(剂量、规格、数量)书写错误等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但仍有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发热查因、购药、体检等)、单张处方超5种药物、处方用量不合理等情况,这与医师未意识到处方规范性的重要性、开具处方态度不严谨有关。我院处方点评小组已向处方医师反复强调,同时加强监督,加大干预力度,使处方开具逐步规范化。

表1 2012—2015年门诊处方基本情况

表2 2012—2015年我院不合理处方情况及构成比

我院门诊处方不适宜情况包括:①给药疗程不适宜:如临床诊断为手掌清创缝合,为患者开具注射用头孢硫脒,预防用药在3 d以上。过度延长预防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反而会增加耐药菌感染机会[7]。②用法用量不适宜:如临床诊断先兆流产,肌内注射黄体酮注射液“30 mg/次,1 d/次”,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为先兆流产一般10~20 mg,用至疼痛及出血停止。又如临床诊断高血压,为患者开具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0.5片/次,1 d/次”,缓释片不宜掰开服用,因其特殊的渗透膜、骨架、渗透泵达到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掰开后药物不但达不到缓释作用,还可能引起体内药物浓度骤然上升,发生药物不良反应。③联合用药不适宜:如临床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联合应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酯钠和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又如临床诊断鼻窦炎,联合应用头孢羟氨苄分散片和克林霉素分散片治疗,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7],此类不宜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④重复用药:临床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患者开具氨伽黄敏胶囊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氨伽黄敏胶囊是复方制剂,组分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同种药物重复给药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又如临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联合应用依托度酸片、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同类药物重复给药同样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⑤遴选药品不适宜: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开具注射用头孢他啶治疗;临床诊断消化不良,开具奥美拉唑肠溶片等。

处方点评结果显示,超常处方主要表现为超说明书用药、无适应证用药。如临床诊断骨折(非手术治疗),开具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其适应证为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用于瘀血阻络、中风偏瘫、胸痹心痛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症。沈国琴和黄贵平[8]报道,骨科手术患者采用血栓通的治疗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对于非手术治疗的门诊患者尚无相关文献报道,而临床医师往往忽略中医辨证论治,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出现不良反应。又如临床诊断包皮环切术后,使用妥布霉素眼药水外用于手术切口。再如临床诊断阴道炎,使用甲硝唑普通片塞阴道治疗等。超常处方的出现,提示医务人员要及时了解药品适应证与临床用药动态,需要掌握医药前沿信息,药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医师沟通。

在实施电子处方及处方点评工作后,尤其在连续几年阳光用药年度检查工作、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与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后,处方质量明显提高;但仍有不足之处,应加强多方联系与沟通、及时更新药品信息、加强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等措施,实行多部门合作、多环节管理,进一步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保障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参考文献

[1] 赵世峰.处方点评在提高处方质量与减少药患纠纷方面的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12,23(5):477-479.

[2] 邝植雄,陈建达,邝宇华,等.2012某院门诊患者合理用药的国际指标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42):4376-4378.

[3] 夏小燕.我院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7):11-16.

[4] 陈智伟,郭彬,邱晓清.国际指标电子处方点评促进医院临床合理用药[J].中国药业,2013,22(18):81-82.

[5] 王希斌,黄振光,刘滔滔,等.我院77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30):2850-2852.

[6] 林宇,郭蓝,许燕,等.广东省2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4,25(20):1832-1835.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S].北京,2015.

[8] 沈国琴,黄贵平.我院骨科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业,2014,26(16):66-68.

Analysis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 from 2012 to 2015 in Qiaotou Hospital of Dongguan

Luo Ruiling Huang Binxue Mo Jinlun

【Abstract】Objective By investigating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in our hospital over the past four years,understandingand mastering the basic situation of prescription,to improve prescription quality,guarantee the safety, effectiveness and economical efficiency of drug use.Method By drawing out 1000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over January 2012~December 2015 from all sections.Results Over 2012—2015,the average category of prescription drug decreased from 2.38 to 2.83,the average expense dropped from RMB 89.01 to RMB 70.83,24.8%usrage rate of injection fell to 21.40%total revenue of essential drugs raised from 37.40% to 45.30%,while irrational prescriptions fell from 10.40% down to 5.00%.Conclusion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quality gradually increase by year,ensuring the safety,effectiveness and economical efficiency of drug use.However something can be better improved in future work.

【Key words】Outpatient prescription;Statistical analysis;Rational drug use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6.010

猜你喜欢

统计分析合理用药
180例门诊患者用药咨询分析与讨论
西药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房地产税收优化分析
SPSS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