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自主性游戏中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思考

2016-06-18傅莹芳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规则意识培养

傅莹芳

【摘 要】游戏是现阶段幼儿园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活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幼儿对自主性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教学的方法应区别于其他阶段学生的教学,对待幼儿应注意语气的温和,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在游戏中对幼儿的规则意识进行培养。幼儿园可为幼儿创建良好的游戏情境,教师也可以加强在游戏中的参与,多与幼儿进行沟通,通过游戏对幼儿的思考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提高。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幼儿;规则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2-0111-02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普遍存在。例如,学生在课堂上需要遵守课堂纪律,社会公民在外要遵守相关法律等。然而,幼儿的思维尚不成熟,进行游戏时难以找准自己游戏的角色定位,并且缺乏角色扮演的能力,明显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需要具备充分的耐心,通过相关规范的制定对幼儿的活动进行合理约束,逐渐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进而为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一、自主性游戏的概念浅析

自主性游戏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主要包括:游戏设计方面具有灵活性、游戏机会方面具有平等性以及游戏过程方面具有规则性等。具体而言,所谓设计方面的灵活性是指在游戏当中,幼儿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不需要教师进行支配。教师在游戏当中的作用是进行游戏规则的制定,教育幼儿游戏的规则,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游戏的平等性是指每个幼儿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游戏项目的选择,体现出幼儿游戏的主动性,而非教师主导下的被动接受。游戏过程中的规则性是指通过制定相关游戏的规则,确保游戏的顺利开展,教师需要指导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通过游戏的实施过程对幼儿的规则意识进行培养,使其明确规则的重要性以及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二、自主性游戏设立所需思考的因素

自主性游戏的设立需要根据幼儿的实际进行充分考虑,确保所创建的游戏环境一定要适合幼儿。通常情况下,自主性游戏的设立需要结合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虑:

其一,幼儿的年龄特征。游戏环境的创设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考虑,因为幼儿阶段的学生,在生活经验方面十分缺乏,不具备较强的自控能力及活动能力等,缺乏自控意识以及安全意识。

其二,幼儿的游戏角色。游戏的创设需要结合游戏的角色定位进行考虑。因为幼儿年龄较小,在角色选择方面喜欢自由变换,不喜欢一成不变。教师需要对幼儿的角色意识进行培养,通过游戏环境的创设,促进幼儿的自我角色认知。可进行游戏角色选择区的创立,使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使幼儿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与角色。各角色之间采用明显的标志进行区分,其目的是凭借这种方法,对幼儿的思考能力进行挖掘,因为幼儿进行角色选择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幼儿大脑正在思考的过程。

其三,幼儿的个体差异。游戏材料的创设方面需要结合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考虑,这是因为不同的幼儿,性格与爱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游戏材料的提供方面应确保游戏材料的多样性,使幼儿可参与自己喜欢的游戏,幼儿所需要的游戏材料都能得到有效提供,这也是自主性游戏的关键。

三、自主性游戏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策略

自主性游戏的设立,其目的是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引导,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自觉遵守规则

和其他阶段幼儿班相比,中班幼儿这个阶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这个阶段中,幼儿的规则意识培养也十分重要。教师不仅要创立良好的自主性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还要教育幼儿自觉遵守制定的规则,使幼儿的规则意识在自主性游戏的整个过程中均得到体现。并且,教师也需要融入到幼儿的自主性游戏当中,积极思考,采取各种方法促进游戏形式的丰富。引导幼儿遵守规则,使幼儿充分明确规则的重要性以及遵守规则的必要性,使幼儿对规则意识具有更多的感受,从而对幼儿的规则意识进行培养,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

2. 教师参与游戏,促进幼儿对规则的认可

幼儿阶段的学生与其他阶段的学生存在较大的区别,其对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敬意与崇拜,更倾向于教师的鼓励与支持。因此,在自主性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均会对幼儿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在教会幼儿规则的过程中,不应采取严厉的态度,而应采取幼儿所能接受的亲和态度,加强对幼儿的鼓励,应从目光、表情、肢体动作方面表现出对幼儿的关爱与赞许。教师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丰富的肢体动作引导幼儿遵守规则,例如:点头表示赞许,表示做得好;摇头表示不可以这样做,这样做是不对的;将右手手指顶在左手手掌心,表示游戏暂停等。教师的肢体动作可对幼儿的规则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提高。

3. 加强标志图形的设计与应用

就幼儿而言,其天性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在自控意识及能力方面表现较差,并且不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幼儿也比较喜欢各种鲜艳的色彩与各种有趣的形状。因此,教师在自主性游戏的设计中,可加入各种各样的色彩,比如将各种规则制成色彩艳丽的标志图案,在游戏过程中进行充分利用,为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提供帮助,并告知幼儿应遵守相应的规则。幼儿对鲜艳的色彩较为敏感,凭借各种色彩鲜艳的图案与标志,使幼儿对规则具有更多的了解,并且能够提高其自身的规则意识,使其能够自觉地遵守各种规则。

4. 在游戏当中融入音乐的因素

在自主性游戏当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儿歌及音乐的播放,为游戏的开展创建活泼的氛围。这是因为,音乐具有渲染气氛的作用,并且通过音乐,可以激发人的思维,加深人对事物的印象。教师可以将一些旋律活泼的儿歌在游戏过程中进行播放,这可以有效调动起幼儿游戏参与的兴趣与活力。例如,教师可在游戏的各个阶段播放不同的儿歌,在游戏开始时,可播放一曲《小白兔白又白》,表示游戏要开始了;在游戏过程中,播放《我是一个粉刷匠》;游戏结束时,播放《两只老虎》等。教师也可通过思考,将一些规则编制成儿歌,教学生学会歌唱,如此一来,可有效提高幼儿学习规则的兴趣,并且可以有效加深其对规则的印象,从而实现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目的。

总而言之,自主性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并且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自主性游戏的有效开展,可使幼儿对规则具有更多的了解,并且提高其自身的规则意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各种规则,这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通过自主性游戏的开展,也可实现幼儿合作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洁.在自主性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J].成功(教育),2011(16):74.

[2] 苏月姣.小规则,大智慧——自主性游戏中小班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方式[J].校园英语,2014(8):78-79.

[3] 张瑶.创造性游戏中幼儿自主性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4] 牟燕茹.自选游戏中幼儿合作现象的考察与反思[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5] 张荃荃.幼儿违反游戏规则行为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6] 贺慧.幼儿园教师角色游戏的指导能力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编辑:张 婕)

猜你喜欢

自主性游戏规则意识培养
以思修课为依托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规则意识教育
略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初中体育中规则意识培养途径
陶行知“六大解放”之快乐游戏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例谈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中的多元评价
创新让自主性游戏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