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视野下小学拼音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16-06-18朱晓燕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拼音小学现状

朱晓燕

【摘 要】汉语拼音是小学生启蒙阶段识字、说好普通话的重要工具,也是帮助小学生开展先期阅读的重要工具。拼音是许多学龄儿童入学后的第一个拦路虎。学习好拼音对小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我国当前小学拼音教学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小学;拼音;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5-0064-02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启蒙阶段识字、说好普通话的重要工具,也是帮助小学生开展先期阅读的重要工具。拼音是许多学龄儿童入学后的第一个拦路虎,学习好拼音对小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小学拼音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新课改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逐步改进。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对拼音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顺利地越过入学后的第一道难关。

一、小学拼音教学的现状

1.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深

教材中拼音教学内容的设计科学性与合理性不足,教学方法创新性与新颖性明显落后于语文学习的整体步伐。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小学语文的阅读与写作课堂教学内容新鲜、教法新颖,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成效。但是拼音的课堂教学却难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之间缺乏有效联系,惯有的“填鸭式”与“满堂灌”不绝于堂。单一的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与探索欲望。

2. 拼音课程匹配习题训练滞后

古人云:“学而时习之”,课堂教学之后,需要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与温习,否则,小学生的拼音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实践表明,教学之后缺乏有效的跟进练习,这是导致小学生拼音实践能力较差,拼音水平难以提高的根本原因。要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拼音实践能力,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有效地跟进配套训练。但是,当前在许多拼音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布置的作业一般都是抄写,形式单调乏味,不能有效地巩固课堂教学内容,这样的练习实效性可想而知。

二、采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小学拼音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拼音的热情,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爱玩、爱做游戏,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形象、生动、富有情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欢快愉悦的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就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拼音教学内容与游戏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游戏活动带入课堂,让单调乏味的拼音学习生动活泼起来。

例如,在进行“an、en、in”有关音节拼读训练中,可以组织学生玩“火车过山洞”的游戏。当一个学生熟练读出an、en、in的四声之后,教师出示一幅图画,让学生说说画的是什么,并读出图边标出的音节。请这位学生上台给大家讲讲拼读方法,并带领大家一起拼拼读读。然后教师出示几张韵母是“an、en、in”的音节卡片,让大家进行小组拼读比赛,一人读一个音节,读对了就可钻过由两个学生用手搭起的“山洞”。读不出或者读错了,“山洞”门关上,不得通过,待同组其他同学帮助读对了,才允许通行。在规定时间里全部顺利通过的小组为冠军,以此类推。

2. 激发想象的故事教学法

小学生都爱听故事。采取故事法进行教学,不但有利于相关知识的传授,还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讲故事可以将抽象的拼音内容转为形象的叙述,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教师根据小学生想象力强的特点,可将拼音教学内容借助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结合想象追随故事的情节,逐渐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声母“zh、ch、sh、r”时,教师可以将它们串联起来,编成一个富有情趣的故事:早晨,一轮红日(教师出示“r”的卡片)刚刚露出笑脸,一只(出示“zh”)小花鹿就跑出来和其他小动物一起玩耍。当它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一只狮子( 拿出“sh”)从树林里冲出来,要吃(拿出“ch”)跑在最后的小动物。

这种故事教学法能够充分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延长他们有效注意的时间,激发学习拼音的兴趣,在认真听故事的同时,慢慢掌握所学的拼音知识。

3. 朗朗上口的儿歌、口诀教学法

小学生生性喜欢学背儿歌、顺口溜等,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背儿歌、顺口溜、口诀等方式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打好学生识字的基础,还能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拼音实践能力。

把拼音知识编成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小学拼音中一共有23个声母。可以根据教材插图或者学生的生活经验,把它们编成顺口溜。当学生一看到某个字母,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与之相关的顺口溜。如在教“b、p、m、f”时,可以编成:“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两个门洞m、m、m,一个拐棍f、f、f”。这些顺口溜形象通俗,浅显易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

把拼音知识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编成儿歌,建构起相关的学习语境。例如,同样在学习“b、p、m、f”这四个字母时,也可以编成儿歌进行教学:“我们一起爬山坡,山坡有座弥勒佛,一个喇叭在广播,大家能看不能摸”。这种儿歌具有音乐美与节奏美,学生念起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可以有效提高拼音教学的质量。

为了更好地掌握汉语拼音的标调规则,可以把相关知识编成口诀:“a母出现不放过,没有a母找 o e ,i u并列标在后,ü母上面两点抹,单个韵母不必说。”同样,学习j、q、x 、y与ü相拼时省略两点的书写规则,也可以采用学生喜欢的口诀形式来学习:“j 、q、 x、y 小淘气, 看见ü(鱼)眼就挖去”。

这样就把抽象的拼音标调、书写知识都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口诀、儿歌形式表现出来,既方便学生记忆,让学生在想象中掌握了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三、采用多元化方法进行课后练习、巩固

传统的小学拼音教学课后练习,主要是书面的死记硬背,反复抄写。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将拼音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进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提高学生的拼音能力。

1. 布置听说活动

布置听说活动时,可以让学生回家后收听广播、电视的语言节目。模仿正确的发音,纠正自己的错误。然后学着说给家长或同学听,达到锻炼和巩固目的。通过听说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阅读拼音读本

当低年级小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拼读能力后,教师要及时布置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从一开始就养成喜欢读书的好习惯。可以借助拼音读物强调读“准”,即要求发音准,不读错,不添字、不丢字,发音要求清楚,响亮。阅读内容由简到难、由少到多,读物的拼音由多到少。在感受成功阅读的喜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引导学生通过主动阅读拓展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3. 用拼音写话

让学生用拼音练习组词、造句。先用拼音写单个词,表明自己的要求、想法;熟练后再用拼音写一句话或一段话。这一练习不要急于求成,可以区别对待,因人而异。

总之,教师应该重视小学拼音的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小学拼音的教学质量。“条条大路通罗马”,小学拼音教学课程革新的路子很多,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去探索,去开发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乐趣,能把学习拼音当成一种追求和享受,那么离教学成功的日子就不远了。随着时代的进步,拼音教学还应该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 尤丽琼.小学拼音教学改革的体会[J].教育评论,1998,(5).

[2] 金晓芳.拼音教学中情景创设的应用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09,(Z3).

[3] 喻江.声调教学新教案[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

(编辑:胡 璐)

猜你喜欢

拼音小学现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