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大黄脐疗联合随身灸在急危重症患者便秘中的应用

2016-06-17孙飞娜胡流芳

护理与康复 2016年5期
关键词:脐疗便秘

孙飞娜,胡流芳,徐 燕,张 丽

(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院,浙江舟山 316000)



生大黄脐疗联合随身灸在急危重症患者便秘中的应用

孙飞娜,胡流芳,徐燕,张丽

(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院,浙江舟山316000)

摘要:目的观察生大黄脐疗联合随身灸在急危重症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生大黄脐部穴位贴敷,观察组在生大黄脐部穴位贴敷基础上加用随身灸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便秘治疗的疗效。结果便秘治疗的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为9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大黄脐疗联合随身灸治疗急危重症患者便秘效果优于单纯生大黄脐部穴位贴敷。

关键词:便秘;脐疗;随身灸;急危重症患者

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6.05.021

ICU收治的均是起病急、病情危重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是常见临床综合征。肠道作为“器官的中心”,已成为判断危重患者预后的重要条件。便秘时患者用力排便可造成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心律失常,诱发呼吸衰竭等,同时肠道内毒素积聚引起各种症状,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影响生活质量[1]。积极维护和治疗肠道功能障碍,防治便秘,在急危重症患者临床救治中意义重大。现代医学以对症治疗为主,通便治疗大多使用泻药,较易出现腹痛、腹泻,甚至脱水等现象,还能引起药物依赖、耐受及医源性便秘等;同时药物治疗的肝脏“首过效应”使进入血液循环的原形药量减少,降低了药物的疗效。因此,中医外治法就显得更为安全,并能减少药物及药效的无形损失。生大黄脐部穴位贴敷作用持续,药效温和。随身灸是将艾条置于艾灸罐内进行治疗的一种中医操作技术,是以随时随地都能进行艾灸而命名,可多个穴位同时进行操作。本院ICU采用生大黄脐疗联合随身灸治疗便秘,并与单纯生大黄脐疗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纳入标准:入住本院ICU的患者,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内的便秘诊断标准,年龄20~90岁,预计住院1周以上,意识清醒能交流(包括非语言交流),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麻醉及术后患者,脑部、腹部脏器器质性病变者,习惯性便秘者。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7~85岁,平均年龄(60±15.79)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哮喘持续状态5例,间质性肺炎4例,重症肺炎11例;APACHEⅡ评分[3](5.13±3.66)分。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8~88岁,平均年龄(65±15.32)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例,哮喘持续状态4例,间质性肺炎8例,重症肺炎10例;APACHEⅡ评分(5.00±3.89)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生大黄脐疗。生大黄磨成的粉剂3 g,以75%乙醇调成糊状,包裹于双层纱布中。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坐卧位,用 75%乙醇棉签清洁脐部神阙穴,待干后将药丸贴敷于此穴,外用敷料固定,每日1换,3日为1疗程。

1.2.2观察组在生大黄脐疗基础上同时加用随身灸。方法:患者仰卧,先将调制好的生大黄药丸敷于脐部,再将艾段(或将艾条剪成27 mm长小段)点燃,插到灸盒的支架上固定,然后盖上盒盖,旋转调温盖调节温度大小,待烟气从气孔溢出,装入随身袋中并系于身体相应穴位。取腹部神阙、左右天枢3穴,年老体弱、体虚症患者加灸气海穴;每穴20 min,每日两次。

1.3评价方法由责任护士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便秘的疗效标准进行评价,在用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分别观察并记录患者排便情况。治愈:2 d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伴随症状消失;显效:2 d内排便1次,便质转润,排便欠畅,伴随症状缓解;有效:3 d内排便,便质先干后软,排便欠畅,伴随症状缓解;无效:症状无缓解。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4.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3 d后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干预3 d后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注:总有效率比较,x2=6.40,P=0.011

3讨论

3.1急危重症患者发生便秘的病机中医认为便秘是大便结秘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排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发病病机与肺脾肾三脏、胃肠两腑有关。急危重症患者机体条件差、脏器功能弱,加上卧床使机体气血不足、津枯液少、肠道失润,从而导致胃肠推动无力,形成便秘;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感染乃由热痰淤互结、肺气壅塞、三焦闭阻所致,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的传导有赖于肺气的肃降,肺气壅塞则大便传导异常,使便秘症状存在甚至加重。

3.2生大黄脐疗治疗便秘的机制大黄为蓼科草本植物,生大黄含蒽醌类物质,可达到泻热通便、荡涤肠胃的作用[4]。生大黄鼻饲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便秘治疗已被大众广泛认可,近年来关于生大黄敷脐治疗便秘的疗效也得到了肯定。敷脐是中医特色外治法之一,自东汉张仲景以来就开始应用于临床。现代研究表明,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皮下无脂肪组织,脐下腹膜分布丰富的静脉网,神经敏感度强,利于药物穿透弥散、吸收入血进入体循环而发挥药物的直接作用[5]。酒醋疗法自魏晋以来就开始被广泛应用,并且由内服发展至外用。酒性可增强大黄的功效,大黄经酒制后有利于蒽醌类物质的溶解和吸收,作用于大肠而产生通便作用[6]。酒的有效成份是乙醇,临床取材方便,采用的是75%乙醇。黄苏琴[7]、姜锡等[8]的研究均表明生大黄敷脐治疗便秘有效。

3.3随身灸治疗便秘的机制与优势神阙穴即肚脐,是任脉的一个重要腧穴,任脉与督脉相表里,有转输上下、调治百病的作用,主治脱肛、泄利、便秘等。天枢穴是大肠之募穴,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气海穴又名强壮穴,艾灸气海能温化下焦,使腑气通调、肠道排气。诸穴合用,使疏泄有常,升降有序,腑气通降,大便得行。现代研究表明[9],艾灸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很弱的降结肠下段及直肠蠕动增强,并生便意。随身灸的调温盖可以调节温度大小,控制烟雾从气孔排出,灸罐和罐外布袋套隔绝了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多穴同用又可节约时间。

3.4生大黄脐疗联合随身灸治疗急危重症患者便秘效果好生大黄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急危重症患者多体虚,易致泻下过猛。艾叶入肝、脾、肾经,性温而辛香,具温经散寒、壮阳补肾、协调阴阳等功效。二者合用,使生大黄药效温和,药穴合用、效用互助达到疏通脏腑经脉,下气降逆,疏导肠腑气机之目的,通过热力透入肌肤及经络传导,使患者感觉舒适,既可产生对穴位的直接刺激,亦可促使皮肤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而发挥药理作用。本研究观察组采用生大黄脐疗联合随身灸治疗便秘,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生大黄脐疗联合随身灸较单纯生大黄脐疗治疗急危重症患者便秘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 沈春艳,何春娟,姚明华,等.艾盐包腹部热敷及按摩治疗COPD合并便秘的疗效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5,14(6):56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

[3] Knaus WA,Draper Wagner DP.APACHEⅡ:a severlity of diease clssificatl on syste[J].Crit Caremed,1985,13:818-829.

[4] 余优琴,汪桔仙,杜莉,等.生大黄贴敷配合耳穴埋豆干预骨折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4,13(1):58-59.

[5] 陈建飞,王嘉轩,陈炳,等.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10):991.

[6] 乐丹,郑毅,刘立,等.艾灸治疗仪在脑卒中后便秘的应用及护理研究[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5,7(9):51.

[7] 黄苏琴.生大黄敷脐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7):666-668.

[8] 姜锡,万燕萍.大黄敷脐防治糖尿病患者便秘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1(2):105-107.

[9] 郑赛红.艾灸神阙加主动穴位按摩防治骨科长期卧床患者术后便秘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0B):59-60.

作者简介:孙飞娜(1977-),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收稿日期:2015-12-02

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75(2016)05-0461-02

猜你喜欢

脐疗便秘
温中止泻汤联合脐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临床观察
邮购信息
中药脐疗配合颈部功能锻炼治疗颈椎病127例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弱精症患者与精子活动力的临床研究
补阳还五汤合增液汤治疗糖尿病性便秘48例临床体会
生大黄脐疗对COPD稳定期合并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脐疗新探
脐疗治疗带下病古今用药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