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可或缺,未必辉煌

2016-06-16林少岚

经营者 2016年5期
关键词:边缘化档案职业

林少岚

摘 要 最近大热的迪士尼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中,有这么一个桥段,当朱迪看见警察局前台猎豹警官在收拾桌面东西时,问他要去哪,猎豹警官伤心地回答:“我被调到档案室去了,在地下,就在锅炉房旁边。”电影中的对话虽只想博大众一笑,不过也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当下档案职业的地位是低下的。档案人员工作兢兢业业,为何档案职业被日渐边缘化?文章对档案职业做了全面分析。

关键词 档案 职业 边缘化

档案管理员在古代曾经是“荣耀”的职业,如今却发展成为《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职业发展和变化》公布的“边缘化”职业。是什么影响着档案职业地位的沉浮起落?让我们共同探讨。

一、档案职业的形成与发展

档案职业是文明社会的产物,在整个社会分工中属于精神活动的部分,它以保管和提供利用人类社会活动的原始符号记录为职业分工内涵。

早在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就发明了楔形文字,并将楔形文字刻写在泥板上,这种文字记录就是后来的泥板档案。考古证明,两河流域的奴隶制国家已有专门人员从事泥板文书的办理和保管工作,他们多被称为“司书”,需要接受专门培训。到亚述王国统治时期,设在神庙或王宫内的祭司学校更为普遍。司书作为办理文件和管理档案的专门人员的传统,也同样被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继承。古代东方奴隶制各国由高级官员兼管档案,反映出对档案保管的高度重视。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档案存放于庙堂之上,是统治阶级维护与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有力工具与武器,在国家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地位。可见,档案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的史官还享受着比较高的社会地位。然而随着社会民主的发展,档案的功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档案的统治工具意义由信息内容意义替代,由此,档案工作缺乏了政治的“撑腰”,成了一种普通职业。

二、档案职业现状——呈现“边缘化”趋势

曾担任过第十届国际档案理事会秘书长之职的查尔斯.凯斯凯姆蒂博士曾以资深的档案职业生涯经历说过,“如果不是发生战争或其他突发事件,档案工作永远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这是职业的性质和特征使然。也就是说,边缘化有可能是我们必须接受的档案职业原生态势。

从整体上讲,档案职业在社会职业体系中属于相对“弱势”的群体。这种“弱势”主要表现在对社会资源的控制、群体数量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的职业发展和变化》权威资料表明,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社会职业发生了增长和发展、衰落和消退、调整和变化3种趋势。其中,“图书与档案管理员”以平均年增长负1.0%被列在“衰落和消退”的职业之中。从我国的整体情况看,无论职业群体的数量,还是职业群体的结构,都存在逐步“边缘化”的趋向。

三、档案职业边缘化原因分析

(一)档案职业客体——档案资源

1.档案本身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应。档案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档案工作是企业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基础性管理工作。然而,企业的目的是创造价值、利润和效益,档案工作不直接对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不直接产生利润,而是潜在地为企业的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2.档案是一种“处理完毕的文件”,这些处于相对滞后的档案材料,很难对本组织、更难对其他组织产生持续、固定形式的影响,不能成为社会发展必需的信息资源。

(二)档案职业主体——档案人员素质

1.档案教育体系与职业结构。我国仅在部分普通高校设立有档案学院、系、专业,设有本科、硕士、博士等教育层次,部分成人高校和成人中专学校开设档案专业教育。国外大多按照职业结构来设置档案教育结构。档案专业的职业结构一般分三级——辅助专业级、专业级和管理级。三级的分布呈金字塔形,即辅助专业级是塔基,人数最多;专业级次之;管理级是尖塔,人数最少。可见,经过系统、正规的档案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数比例较低,且大部分档案人员接受教育程度偏低。

2.档案教育侧重点。档案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需兼备物理管理能力和逻辑管理能力。从档案学教育来看,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更侧重于教授档案和档案工作本身,而忽略了宏观管理原理和知识的学习,学生不能意识到档案工作的管理性质,,仅有档案学的基本知识而缺乏管理学思维方式,这种狭隘的知识结构很难应对复杂的实际工作和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

3.档案职业群体现状。在一般企业,档案岗位多为辅助性岗位,薪酬福利不高,晋升难。档案人员长期处于相对闭塞的环境当中,很难向更高层次的工作岗位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以女性为主的职业群体并不具备转岗和职业再造的优势。

档案职业无论是工作内容或是薪酬方面,都较难吸引社会优秀人才的加盟,档案职业圈子相对失去了一些提升和发展空间,活力不足。档案人员在这样的机制下很难得到激励,自信心也慢慢丧失。

(三)档案学科地位及学术发展

档案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以档案、档案现象及档案工作规律为研究对象,属于不被世人瞩目的典型的小众化学问,隐学的范畴。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和研究过于专业化、技术化,讨论的问题与社会无关,难以引起大众的兴趣,档案学界与社会其他领域交流很少,造成了人们对档案学的理解困难。

目前我国从事档案学术研究的主体主要是高校档案学专业的教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档案学术的研究内容由强调对历史的研究到强调对信息的研究,再到现在对电子文件及电子政务的研究,档案学人的学术研究方向也在不断变换。如前所述,档案学专业只在部分高校开设,档案学术研究过于趋同,学术环境过于平静与封闭,无法体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四)档案职业执业要求

根据《企业档案工作规范》, 档案人员应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具有专业知识。档案部门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档案人员应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同等学识水平。档案人员应定期接受档案业务培训。目前,档案业务人员培训工作以岗位培训为基础,以继续教育为重点。

可见,档案职业入门门槛低,通过参加短期档案培训,具备了档案管理知识,便能开始档案职业生涯。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技术含量低的工作。

随着新修订的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职业分类大典》)的出现,首次将“档案专业人员”独立成为小类,并在1999年版的基础上由“档案业务人员”更名为“档案专业人员”,《职业分类大典》中对“档案专业人员”的新定位,体现了国家在职业分类修订过程中对档案行业专业化的强调和考量。

档案职业或许为外人所不理解、所不尊重,然而作为一名档案人员,我深知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每一份档案,都在等待着某个时机展现自己价值。对这份工作的坚守,让我在浮躁的世界里沉淀自己,并在工作中逐渐形成逻辑管理思维方式。档案工作不可缺少,却也未必辉煌,做好本职工作,无愧于心。

(作者单位为深圳华侨城房地产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黄霄羽.外国档案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新才.档案学研究进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 周林兴.中国档案学术生态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3.

[4] 胡鸿杰.化腐朽为神奇——中国档案学评析[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5] 丁海斌.档案学的哲学与历史学原论[M].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边缘化档案职业
“边缘化”初中的去边缘化
我爱的职业
写作教学不应被“边缘化”
作者论在西方社会的演变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