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优化策略研究

2016-06-15杨本芳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农超对接物流成本

杨本芳

内容摘要:“农超对接”是农户与超市基于减少中间环节和交易成本考虑而采用的点对点农产品直供模式,是当代城乡流通经济活动中的创新,作为交易双方的农户和超市均在其中享受到成本集约和效率提升的优惠。本文通过梳理基于城乡间“农超对接”的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相关理论,对“农超对接”中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从法律法规、精益服务、过程增值、技术设备、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农超对接”过程中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的优化控制策略。

关键词:“农超对接” 流通经济 物流成本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农超对接”及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相关理论

(一)“农超对接”

作为农产品流通的创新模式,“农超对接”通过农户和超市之间的农产品直销行为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流通环节侵占生产者和消费者收入的现象,农产品最终价值实现的效率有所提升。“农超对接”不仅局限于农户和超市之间,近年来,这种流通模式也逐步将交易主体扩大到农业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大型批发市场等,交易主体的多元化丰富了“农超对接”的内涵,更加有利于农产品的高效流通。

从发展历程来看,“农超对接”经历了“基地+超市”、“合作社/龙头企业+超市”以及“基地+合作社+社区便利店”三种模式的共存变更,其中“基地+超市”是“农超对接”最初始的运作形式,即超市直接与农户建立采购供销关系;“合作社/龙头企业+超市”与“基地+合作社+社区便利店”是在农户和超市之间加入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以其为谈判或加工主体,保证农户在交易中的利益,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建立标准产品作业流程。

(二)鲜活农产品物流

鲜活农产品物流,顾名思义即将易腐败变质、具备较高消费时效特性的初级农产品进行仓储和配送的过程,一般包括新鲜蔬菜、瓜果、肉禽蛋奶等产品。与鲜活农产品物流具备可替换特征的专用术语为冷链物流,通过全程的低温物流环境来保证初级农产品的鲜活特性,避免或减少产品腐败的几率,保障产品的最终价值实现。鲜活农产品物流包括加工、运输和配送、仓储、销售四个环节,全程低温条件提升了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总额。

(三)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经济主体在物资流通过程中为产品采购、包装、配送、运输等环节支出的全部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总和。对于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成本而言,采摘、加工、库存、信息处理、配送以及管理构成主要成本,此外,与常温物流成本相比,冷链低温环境成本构成其独有成本内容,且在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这些高昂的额外成本都被分摊到单位农产品价值之中,由农户和消费者共同承担,这也是鲜活农产品流通成本高企的原因。

“农超对接”中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影响因素

“农超对接”中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具体分析如下:

(一)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主要是指农产品配送中心的位置选择问题,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鲜活农产品从产地到超市的批货数量和运输工具类型,采购地和销售地之间的距离与运输成本成同步变动关系。超市作为采购方,往往倾向于缩减运输次数、增加单次运输量、增加库存,这就会对运输成本和鲜活农产品的冷藏仓储成本提出额外要求,运输工具不达标、冷藏质量有问题都会造成鲜活农产品损耗,因此,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对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成本有较大的直接影响。

(二)产品因素

对于鲜活农产品本身的产品属性而言,产品价值越高,其储运风险越大,物流环节成本也就越高;产品密度越大,单位鲜活农产品所占运输空间越小,单位物流成本也就越低;产品越易破损,对于物流管理的要求标准越高,相应的物流投入也就越大;鲜活农产品自身的保质周期越长,废品率就越低,物流成本就能够相对得到节约;鲜活农产品对搬运的条件越苛刻,對运输设备、冷藏条件的要求标准越高,物流投入也就越大,例如笋类等鲜活周期极短的农产品往往只具有数天的有效消费时间,对跨地域的物流条件要求非常高。

(三)竞争因素

超市作为鲜活农产品的最终销售端,为应对市场竞争,其在冷链物流设备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最终也会转嫁至单位物流成本,一般越是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大型超市,其分摊至鲜活农产品上的竞争投入物流成本越少;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合作社为增加农产品的单位价值而进行的初次深加工成本也会作为流通管理费用而影响产品的最终价值;鲜活农产品的交易双方为应对各自端口的竞争而采取的库存精益化管理、订货周期控制水平等因素也决定了各自物流成本的高低。

(四)其他因素

我国目前缺少对于鲜活农产品低价恶性竞争的法律法规,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考虑而肆意缩短冷藏时间和销售标准的行为造成鲜活农产品质量达标率较低,无形中推高了单次有效物流的成本;此外,目前城乡间农户与超市对于物流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成本控制较为盲目、粗糙,较多的物流环节使得物流管理费用居高不下,由点到点的物流服务一般由鲜活农产品基地或超市进行服务自包,物流业务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专业的物流队伍较难在其中发挥成本优势,这些都是推升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因素所在。

“农超对接”中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控制问题

(一)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核算不清晰

多数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或采购加工企业在进行冷链物流成本核算时不能区分流通成本和物流成本,鲜活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物流费用常被无意忽略,因此运输、仓储和装卸等费用反映在物流作业财务报表上不能全部体现物流成本,这在中小型农产品贸易单位中尤为常见,企业主或农户只知道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却找不到推高物流成本的症结所在,对于冷链物流成本的认知不清和低估,使得企业或农户降本增效的措施无处发力或盲目发力,这显然是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优化工作中的方向失误。

(二)运输、仓储、管理成本比例居高不下

我国鲜活农产品运输成本占总物流成本的比例高达40%-50%,这意味着粗放式的物流模式依然占据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的主流,重复运输、迂回运输、空驶等现象在农产品物流中非常常见,缺乏科学的规划是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诱因;在仓储方面,企业受制于硬件条件和成本因素考虑,投入资金改善冷藏仓储条件的能力较低,表现为鲜活农产品单位仓储成本高、整体仓储保质率却低下的现象,高仓储成本和低保质能力之间的矛盾最终只能通过向最终消费者转嫁成本的方式解决,这也是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控制中的畸形现象。

管理费用是作为一项期间费用出现在鲜活农产品的整体物流成本之中的,由于鲜活农产品通常采用批次采购方式,参与其中的经济主体较多,这就决定只有大型超市具备精益管理的能力,而我国城乡经济“农超对接”鲜活农产品的采购对象不仅包括大型超市,更多以中小型超市和社区供应店的形式出现,中小型门市部往往只是将鲜活农产品进行货架陈列,产品质量和价格都难以与大型超市竞争,中小经济主体的物流成本控制意识淡薄,产品服务意识也较差,形成高昂的物流管理费用率。

(三)产品增值能力差造成物流分摊能力弱

从“农超对接”活动中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的最终承接方—生产者和消费者角度而言,因为物流成本而被侵占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而作为鲜活农产品卖方市场的生产者—农户在目前阶段普遍缺少对鲜活农产品进行加工增值的能力,农户不具备替代终端消费者分摊物流成本的动力和能力;作为买方市场的消费者采购鲜活农产品的渠道又不局限于超市,也不愿意分摊高昂的物流成本,这种买方、卖方和中间商之间的矛盾就造成社会物价波动、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低等经济问题。

“农超对接”中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优化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农超对接”中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优化策略(见表2)。

(一)冷链物流

对于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进行优化,冷链物流是绕不开的直接环节。我国应借鉴国际标准,建立符合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特色的鲜活农产品冷链运输标准,以健全的法规制度环境来约束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贮藏、环境、检测以及服务规程,避免制度缺失造成的物流成本推升。

(二)体系建设

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高并不僅仅是产品流通出现的问题,优化控制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冷链物流、管理技术、网络资源、基础设施、信息平台、政企合作、宏观政策和合同指引等一系列项目,这就决定了对于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成本进行控制要作为一项“总-分-总”的框架任务来完成,鲜活农产品物流管控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美国冷链物流从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服务向提供咨询、信息和管理服务延伸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改进价值解决方案的模式,对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风险、利益共享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物流体系应成为我国相关产业的演进方向。

(三)产品增值

从上文对于“农超对接”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鲜活农产品供应方对于产品增值能力的缺失会直接影响生产者对于冷链物流成本的分担意愿和分担能力,而消费者的消费动力往往受产品质量、包装、样式及功能的影响,鲜活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对于分摊物流费用负担和增加生产者剩余就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而言,鲜活农产品的增值集中于初级加工增值、配送增值、管理服务增值等方面,作为生产者,对于产品增值的主要作用点就要集中于初级加工,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了个体农户在产品初级加工领域的短板,具备多种经济主体形式的合作社、小微加工企业是政府应着力扶植的对象。

(四)激励机制

“农超对接”过程中,农户与超市构成了最简单的二元经济博弈,设立激励机制是基于市场化因素考虑的最好的处理微观利益矛盾的方式。一方面,农户从争取更多生产者剩余的角度出发,超市应对其提供的鲜活农产品数量、质量、时点、规格等设置标准,连续达标可以获得现金或持续订单奖励;另一方面,超市作为鲜活农产品生产者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来自消费者的消费认可是天然的,而来自生产者和物流服务团队的认可则可以设置激励选项,超市与物流团队之间的“一对多”关系可以通过物流招标和长期合同等环节享受激励优惠,这也是优化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最为市场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毛洪涛.成本控制方法演进进程及启示—基于管理思想演变逻辑的分析[J].会计之友,2013(9)

2.杨玉梅.鲜活农产品生产流通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5(9)

3.黄寒.鲜活农产品供应链价格风险传导机理探索[J].商业经济研究,2015(4)

4.王磊.农村鲜活农产品物流市场整合战略研究[J].物流技术,2014(12)

5.美国冷链物流特点及经验借鉴.http://www.56products.com/News/2014-11-18/A56C30H87E9127F4515.html

猜你喜欢

农超对接物流成本
浅析“农超对接”生鲜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
企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中违约问题研究
简论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探析企业物流成本会计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框架探析
基于博弈模型的农超对接契约设计与选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