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6-06-15郑绪冰

当代医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综合征血液护理人员

郑绪冰

综合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郑绪冰

目的 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综合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综合组在常规护理之上给予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失衡综合征发生率情况、每例患者透析次数、每例患者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次数及对满意度情况。结果 综合组患者失衡综合征发生率及每例患者失衡综合征发生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每例患者透析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合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服务应用到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既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失衡综合征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合护理干预;血液透析;临床效果;失衡综合征;满意度

目前,血液透析是血液净化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但血液透析的临床治疗中,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是透析失衡综合征,其临床症状为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相关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癫痫样发作、昏迷甚至导致死亡[1-2]。本文对150例血液透析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取得较为理想的护理应用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1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综合组,各75例。对照组:男

43例,女32例;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47.9±3.8)岁;透析原因:慢性肾炎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5例,肾病综合征16例,肾癌8例。综合组:男42例,女33例;年龄31~60岁,平均年龄(46.7±3.9)岁;透析原因:慢性肾炎2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5例,肾病综合征16例,肾癌7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透析原因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透析前宣教及常规护理方法。

1.2.2 综合组 综合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1)用药护理: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应主动向其讲解药物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服药应定时定量,降压药物须长期坚持服用,不可擅自换药或停药,应遵医嘱进行用药;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进行体位转换时一定要动作轻缓,防止出现体位性低血压[3-4]。(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营养方案和正确的饮食计划;并在患者家属的配合下,尽量避免患者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盐等食物,应多摄入含蛋白质充足的食物[5-6]。另外,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谨慎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海菜等;也应避免摄食含磷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干豆类等。(3)运动护理: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开展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根据患者自身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体育锻炼[7-8]。(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加强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的同时,及时、准确地掌握患者心理状态;拟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与慰藉,使之可以正确面对自身疾病以及血液透析所带来的各种不适;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主动、耐心地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需求,并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组织心理状态良好的患者们相互认识与交流活动,为其营造一个积极的、相互鼓励与支持的交流氛围,以进一步提升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使之正确、积极地面对临床透析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每例患者透析次数、每例患者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次数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失衡综合征严重程度的判定标准,重度:患者出现全身肌肉抽搐、癫痫样大发作,昏迷甚至死亡;中度:患者出现间歇性肌肉痉挛、定向力障碍、扑翼样震颤及嗜睡等神经损伤症状;轻度:患者出现头痛、倦怠和呕吐等不适症状[9]。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中,综合组患者失衡综合征发生率为26.66%,对照组为69.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每例失衡综合征发生次数为(1.4±0.8),对照组为(2.1±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每例透析次数对比分析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综合组患者满意度为92.0%(69/75),对照组仅为73.33%(55/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9,P<0.05)。

表1 2组患者失衡综合征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除患者血液中的尿素氮等小分子毒性物质;目前,血液透也被视为是最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法。但是,在血液透析的临床治疗中,也会常常发生的不良反应是透析失衡综合征,其临床症状为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相关症状,严重时甚至出现癫痫样发作、昏迷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全面提升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质量也日益成为临床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对患者的有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面降低因透析导致的失衡综合征发生率[10]。

本文通过对15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提示:综合组患者失衡综合征发生率及每例失衡综合征发生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也进一步说明,在对血液透析患者施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后,即可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功能、生理职能以及总体健康状况,同时,也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躯体疼痛;并能最大程度地因透析导致的失衡综合征发生率以及每例患者失衡综合征发生的次数;且对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将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有效地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既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失衡综合征发生率,还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身体疼痛,并能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表2 2组患者每例透析次数和每例失衡综合征发生次数比较(x±s,次/例)

[1] 王惠琴,张凤英,金静芬,等.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延续护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9):15-17.

[2] 许雪华.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16-17.

[3] 王新歌,樊少磊,韩晗.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3):207-209.

[4] 申飞梅,汪晓笑,马文红.综合心理疏导减轻血液透析老年患者情绪抑郁的效果[J].上海护理,2013,13(5):40-41.

[5] 梁霞英,杨卫红,余洁玲,等.舒适护理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3):689-690.

[6] 张艳,黄金.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1,26(6):94-96.

[7] 王新歌,樊少磊,张守梅,等.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8):744-746.

[8] 王夕芳.糖尿病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5):82-83.

[9] 刘凤芹,肖俊南,叶白云.舒适护理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7):43-45.

[10] 李晴,周婷婷,李韬或,等.延续护理在腹膜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14-11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1.082

吉林 132013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郑绪冰)

猜你喜欢

综合征血液护理人员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考前综合征
多彩血液大揭秘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神奇血液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