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2016-06-13肖碧云

长沙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协整检验经济增长

肖碧云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工商系,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建省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肖碧云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工商系,福建 福州 350002)

摘要: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福建省1990—2014年的财政教育支出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即财政教育支出每增长1%,则经济约增长0.3652%。由此可以看出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财政教育支出;经济增长;协整检验

一文献回顾

随着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著,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越来越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指标和方法计量了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徐健(2010)利用菲德模型,对2000—2007年的全国和西部地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进行测算[1]。蒋娜娜(2012)采用柯布—道格拉斯模型,构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函数关系,对河北经济增长和教育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2]。谢玲霞(2014)基于VAR模型和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浙江省教育财政支出与地方经济增长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的初中等教育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大,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如前两者明显[3]。李玲和许玉(2014)以巴罗的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测算了高等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定证表明:我国高等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4]。黄晗和冯烽(2011)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以我国31个地区为例,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具有空间溢出作用,地区经济增长对财政教育支出有正向作用[5]。高月梅(2012)、李兴江和高亚存(2012)、郭昱(2014)、夏季亭和周绣阳(2014)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对各省份的财政教育投入和经济增长两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投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效应[6-9]。

从以上文献可知,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而涉及到福建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宄很少。所以,本文选取福建省为例,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有意义的。

二财政教育支出与GDP的协整分析

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决定因素。财政教育支出和地区生产总值是宏观经济系统中联系紧密的两个经济变量,从长远看两变量间应该具有均衡关系。运用协整理论和方法分析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能够判断财政教育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为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扶持政策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样本的选择与数据的选取

用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表示经济增长,用变量EDU来表示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因2005年以前的教育支出统计没有与文化、卫生区分,故1990—2004年是以教育事业费统计,2005年开始以财政教育支出统计,数据来源于1991—2015年《福建统计年鉴》;运用Eviews7.2软件测算福建财政教育支出能够对经济增长引起多大贡献。

(二)财政教育支出与GDP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文中所选取的数据均为时间序列数据,若时间序列不平稳会产生伪回归现象,导致回归模型的结果失真。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EDU和GDP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时间序列GDP和EDU是非平稳的。单位根检验是检验时间序列平稳性的一种正式的方法[10]。因此,采用 ADF检验法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

图1 GDP时序图

图2 财政教育支出时序图

变量检验形式ADF检验值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p值结论GDP(c,t,3)-3.1958-4.4678-3.6449-3.26140.1120非平稳EDU(c,t,2)2.7250-4.4407-3.6328-3.25461.0000非平衡DGDP(c,t,3)-3.1672-4.4983-3.6584-3.26890.1188非平稳DEDU(c,t,3)0.2023-4.4983-3.6584-3.26890.9961非平稳DDGDP(0,0,0)-4.3631-2.6742-1.9572-1.60810.0001平稳DDEDU(0,0,0)-7.9012-2.6742-1.9572-1.60810.0000平稳

注: (c,t,k)分别表示模型中的常数项、趋势项和最大滞后阶数;P值表示原假设(至少有一个单位根)为真的概率。

从表1可以看出二变量的原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DGDP和DEDU在10%的显著水平上都还是非平稳的,而二阶差分DDGDP和DDEDU在1%的显著水平上表现为平稳,序列GDP和EDU为二阶单整序列(如图3),即GDP~I(2),EDU~I(2),可以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图3 GDP和EDU的二阶差分时序图

(三)财政教育支出与GDP的协整关系检验

若各序列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且同时符合同阶单整的条件时,才可能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由于GDP和EDU都是I(2)序列,具备协整的必要条件。为检验GDP和EDU是否具有协整关系,本文选取EG检验法来判定。首先,建立教育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回归模型(1):

GDPt=β0+β1*EDUt+Et

(1)

GDPt=1405.405+36.51509*EDUt

(2)

(5.5768)(36.2263)

(四)误差修正模型

格兰杰(Granger)定理表明如果一组变量存在协整关系的话,则有一个误差修正模型(Error Correction Model;ECM)来表述这组变量之间的短期非均衡关系的。误差修正模型解释了因变量的短期波动是如何被决定的。一方面,受到自变量短期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取决于变量在短期波动中偏离它们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11]。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DGDPt=483.4380+19.17606*DEDUt-0.0655 Et-1

(3)

(3.0300)(4.5521)(-0.4145)

F=14.2057,Sig.= 0.0001,D.W=1.8394

福建经济增长的短期变动受到财政教育支出的正向影响,本期的财政教育支出每增加1%,本期经济增长将增长19.18%。误差修正项Et-1的系数为-0.0655,体现了均衡误差为经济增长的控制。它表明了福建经济增长与长期均值的偏差中的6.55%得到调整。模型(3)反映了福建经济增长受财政教育支出的短期波动规律,说明了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紧密,在短期,福建财政教育支出也促进了经济增长。

(五)财政教育支出与GDP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由协整检验分析知1990—2014年福建省财政教育支出与GDP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这只说明两者具备了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并不能表明两者是否有统计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这种均衡关系是否能构成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的验证[12]。在运用 Granger 因果检验时,滞后期的选择对检验结果有时非常敏感,不同的滞后期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因果判断,为了更能说明Granger 因果检验结论的稳健性,本文滞后阶数选择1、2、3、4、5和6来分别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财政教育支出与GDP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从表2可知,当滞后期数是1、5和6时,对于EDU不是GDP的格兰杰的原假设,检验的相伴概率都小于0.03,表明至少在95%的置信水平下,可以认为EDU是GDP的格兰杰成因,即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是福建经济增长的原因。对于GDP不是EDU的格兰杰的原假设,检验的相伴概率都非常小,可以认为GDP是EDU的格兰杰原因,即福建经济增长是福建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的原因显著。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1.福建省财政教育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原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通过单位根检验都是非平稳的,但经过二阶差分后两者都是平稳的,说明两者存在某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协整检验证明福建省财政教育支出和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由回归方程可知,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弹性为0.3652,这表明在1990—2014年间,福建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财政教育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就增加0.3652个百分点。

2.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可以看出误差修正项Et-1的系数为-0.0655,表明了福建经济增长与长期均值的偏差中的6.55%得到调整,本期的财政教育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本期经济增长将增长0.1918个百分点。可以看出,福建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短期小于长期。说明福建财政教育支出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财政教育支出的人力资本的发挥需要通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其潜能,而短期效应可通过福建教育消费与教育投资来实现快速促进经济增长[13]。

3.格兰杰因果关系表明:当滞后期为1、5和6时,福建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是福建经济增长的原因。任何一个滞后期,经济增长都是财政教育支出的格兰杰原因,并且这个结论非常稳健。可见,福建经济增长是福建财政教育支出增长的原因显著。

(二)对策

综合以上分析,福建省财政教育支出和经济增长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两者相互促进,为了更好实现福建省财政教育支出和经济增长的互动作用,本文提出两点对策:

1.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出力度,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由结论1和2可知,财政教育支出的增加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出力度,新增财力要着力向教育倾斜,政府在现有的收入基础上,优先保障教育支出,可以根据各部门的具体需要,有效配置资源,在宏观层面上合理安排使用财政教育经费,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针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各层次教育类型确定科学的投入比例,从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对原中央苏区县、经济欠发达革命老区县和其他经济欠发达县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经济欠发达县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由结论3可知,经济增长对财政教育支出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目前,福建省宏观经济呈快速增长态势,但很大程度上仍属于粗放型增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因此,需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有助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第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壮大电子信息业、机械装备业、石油化工业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14]。第二,突出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力促外经贸转型升级。第三,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自贸区等区域建设,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发挥基础设施一体化功能。第四,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财政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和深化所有制和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1]徐健.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4).

[2]蒋娜娜.河北省财政性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2,(3).

[3]谢玲霞.浙江省教育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李玲,许玉.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4,(8).

[5]黄晗,冯烽.我国教育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18).

[6][13]高月梅,殷功利,叶新平.安徽教育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2,(7).

[7][12]李兴江,高亚存.甘肃省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会研究,2012,(3).

[8]郭昱.京津冀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4,(15).

[9]夏季亭,周绣阳.公共财政扶持高水平民办大学创建的实证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5).

[10][11]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 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14]闫旭.新福建建设力推“产业优”[N].人民日报,2015-07-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财政教育支出是政府对教育的直接财政投入,占教育经费来源的绝大部分比重,对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其投入力度及利用效率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经济增长对促进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保障。本文运用Eviews7.2软件测算1990—2014年福建省财政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福建省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是否有显著作用以及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这对福建省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责任编校:陈婷)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scal Education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Fujian Province

XIAO Biyun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Fuzhou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and Trade,Fuzhou Fujian 350002,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education expenditure on economic growt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Using stationary test, co-integration test, error correction model an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measurement method, this paper carries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fiscal education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relationship of Fujian Province in 1990-2014. Results show that: long-term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 two, namely fiscal education expenditure increases by 1% each, the economic growth of about 0.3652%, thus fiscal education expenditure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Key Words:fiscal education expenditure; economic growth; co-integration test

收稿日期:2016-01-19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福建民办高等教育的公共财政扶持政策的研究”,编号:FJJKCG15-132。

作者简介:肖碧云(1984— ),女,福建莆田人,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工商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16)03-0033-04

猜你喜欢

协整检验经济增长
房价波动的财富效应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基于湖南省的协整检验分析
FDI对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重庆市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通货膨胀对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研究
中国卫生总费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