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胃大部切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6-13刘曼

当代医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大部外科常规

刘曼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胃大部切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曼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胃大部切除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 将92例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普外科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术前常规准备及术后看护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包括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措施、康复指导等。出院时,记录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05±0.39)d、首次排气时间为(3.12±0.83)d、术后住院时间(5.45±1.13)d,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45±1.21)d、(4.67±1.12)d、(9.75±1.4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1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7.0%(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疗效更佳,康复速度更快。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胃大部切除术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是指避免或减轻患者因手术治疗而产生的各种应激反应,加速患者康复进程[1]。这一理论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治疗疾病护理工作中,疗效肯定,但临床有关胃大部切除术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将加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护理工作中,并与常规护理患者进行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现将详细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胃大部切除手术患者9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3例,女13例,平均年龄(58.7±4.1)岁,胃溃疡8例,胃癌21例,胃穿孔1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4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1±3.9)岁,胃溃疡9例,胃癌22例,胃穿孔15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病例纳入标准[2]:(1)符合胃大部切除术手术指征;(2)术前未接受辅助性放、化疗;(3)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1)合并肿瘤、梗阻或穿孔者;(2)凝血机制障碍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3)临床资料不齐全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普外科常规护理,具体如下:(1)常规健康宣教。(2)术前准备:禁饮禁食,严格执行术前肠道准备,同时为患者放置鼻胃管。(3)术后护理:术后给予静脉镇痛泵止痛;行饮水试验;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安排床下活动

1.2.2 观察组 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具体如下:(1)术前准备:不执行常规肠道准备,不常规放置鼻胃减压管。(2)心理辅导:根据患者病情、性格特征及文化水平进行耐心术前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及家属疑虑及时讲解,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消除恐惧心理,拉近医患距离,使患者积极面对手术治疗。(3)术后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病情采取最舒适体位;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疼痛程度调整镇痛泵用药剂量,保证患者处于最理想镇痛状态;防止术后低体温出现,给予适当保暖措施,包括加热输液器、开放空调及加盖被服等;在患者麻醉苏醒6 h后,可鼓励患者适当进食流质食物,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在避免胃肠道不适反应发生的前提下,逐渐增加食物摄入量。(4)康复指导:麻醉苏醒6 h后,协作患者进行手指、足趾等小关节及四肢大关节的被动运动;鼓励患者术后早期采用半坐卧位,双下肢适当活动,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体位。

1.3 疗效评价标准[3]记录2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临床疗效标准:优:术后1周内出院,伤口愈合良好无其他不适症状;良:术后10天内出院,轻度不适症状可自愈;差:术后2周以上未出院,伤口愈合欠佳,并发症较多,体质量较术前减少5%以上。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各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2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例数肠鸣音恢复时间(d)首次排气时间(d)术后住院时间(d)对照组462.45±1.214.67±1.129.75±1.41观察组461.05±0.393.12±0.835.45±1.13 t值7.477.5416.14 P值<0.05<0.05<0.05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1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优势在于,既不需要术前进行常规肠道准备,也不需要备皮,术前准备更为人性化,还可在术前夜摄取一定流质食物,可为患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保持体力,是康复速度加快[4-5]。另外,术后对患者体温和输液量的有效控制,可进一步避免患者因应激反应而发生临床疗效低下的情况。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中,麻醉清醒后即可少量多次进行饮水,而非饮水成功后,这样可以保证患者进水量,快速恢复饮食,有利于患者康复[6-7]。

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05±0.39)d、首次排气时间为(3.12±0.83)d、术后住院时间(5.45±1.13)d,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45±1.21)d、(4.67±1.12)d、(9.75±1.41)d。说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更贴近患者围手术期生理、心理变化,有利于促进病情康复,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8]。另外,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1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7.0%。观察组疗效更优,说明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疗效肯定,康复速度更快,值得推广应用。

[1] 郑芳华.对胃大部切除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3,11(8):1318-1319.

[2] 李文墨,赵佳宁,秦学昌.加速康复外科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24(4):45-47.

[3] 张文杰.胃癌大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的施护[J].中医临床研究,2011,4(7):98-99.

[4] 张素艳,韩明金,林峰.早期活动干预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健康月刊,2012,30(4):121-122.

[5] 辛志宏.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普外科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10(26):354-355.

[6] 黄红霞,刘红梅,陈勇.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3):42-44.

[7] 张蕊.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649-651.

[8] 龙澍娟.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体会[J].河北医学,2012,18(9):1294-129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8.071

辽宁 121100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人民医院 (刘曼)

猜你喜欢

大部外科常规
常规之外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别受限于常规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75例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疗效观察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