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静脉留置针在传染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护理

2016-06-13李丽杰

当代医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外渗静脉炎肝病

李丽杰

浅静脉留置针在传染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护理

李丽杰

目的 探究浅静脉留置针在传染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护理情况。方法 选取传染性肝病患者48例进行本次研究,将其按照床头的单双号分为常规护理组(n=20)和新型护理组(n=28),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的浅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新型护理组采取本院新的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具体护理情况。结果 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新型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静脉留置针的传染性肝病患者予以新型的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静脉炎、液体外渗以及赌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应用。

浅静脉留置针;传染性肝病;护理

传染性肝病是一种患者肝脏出现弥漫性病变的危急的肝脏疾病,容易出现肝功能损伤、消化系统、胰腺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浅静脉留置针是一种静脉输液技术,可以随时用药,对血管刺激小,可以长时间留置,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2]。浅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良好的护理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选取48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传染性肝病患者,观察其护理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传染性肝病患者48例进行本次研究,将其按照床头的单双号分为常规护理组20例和新型护理组28例,常规护理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62.3±2.1)岁,新型护理组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4.8±1.4)岁,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的浅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具体包括正压封管、冲管、常规消毒、对输液器进行更换等;新型护理组采取本院新的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1)选取合适的静脉:在留置静脉针时避开患者的神经、关节等静脉、选取弹性好、循环好的静脉留置静脉针。(2)选取合适的留置针: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根据具体情况选取能满足患者型号的静脉留置针,对选取的留置针进行严格的检查,以保证能穿刺成功。(3)患者穿刺部位护理:对于需要持续输液的患者,可以对患者的穿刺肢体进行湿热敷。(4)操作熟练:在穿刺时,进针速度不要过快,防止刺破静脉,导致穿刺失败,留置针最佳的进针角度在20°~30°之间。(5)进行留置针的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浅静脉留置针的目的和作用,争取患者的配合,告知患者注意事项,防止患者因过度的活动导致留置针脱落。(6)无菌操作护理:对于穿刺部位的消毒面积要大于敷贴得面积,防止细菌进入,严格检查留置的静脉针的包装和日期,定期进行更换。(7)其他护理:医护人员要时刻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渗出、红肿等现象,防止麻醉药的渗出导致组织出现坏死。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液体外渗、静脉炎、导管堵塞等)的发生率,分析浅静脉留置针在传染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后,新型护理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结果(n)

3 讨论

3.1 并发症的护理

3.1.1 液体外渗 液体外渗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血液循环受阻导致,在护理过程中可以指导患者将穿刺部位的肢体高于心脏,叮嘱患者穿宽松的衣服,减少影响血液回流的因素,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监督,减少液体外渗的发生[3-4]。

3.1.2 静脉炎 相关研究报道表明,静脉炎的发生主要是血管对外来物的机械性刺激反应或者某些药物的刺激导致的[5]。为防止静脉炎的发生,在选取穿刺的静脉时要尽量选择远离关节的、相对较粗的、回流好的静脉。一旦发生静脉炎,要立即停止输液,对穿刺部位进行交替的冷热敷,促进血液的循环,缓解患者痛苦。在输液时尽量减少或者避免输入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果不得不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以先用20 mL的生理盐水冲管后再进行封管,使刺激性药物完全流入血流,减少局部血管的刺激[6]。

3.1.3 导管堵塞 导管堵塞的发生多与操作者的操作不当、封管液的选择以及穿刺肢体局部受压使血液反流导致。一般情况下,当在静脉高营养输入后要对导管进行彻底的冲洗,结束后正确的封管,一旦出现导管堵塞,要重新穿刺,不可强行进行挤压。密切关注导管情况,同时观察患者的局部反应,是否有红肿、疼痛等症状出现,做好护理工作[7-8]。

3.2 研究结果 本次实验选取48例采取浅静脉留置针的传染性肝病患者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表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新型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浅静脉留置针的传染性肝病患者予以新型的护理方法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何培红,何笛,赵全胜.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医药与保健,2014,22(3):141-142.

[2] 齐雯俊.健康指导护理法在传染性肝病患者中的研究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2,14(16):211-212.

[3] 周小燕,徐亦楠.浅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14,20(34):31-32.

[4] 翟清华.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2007,2(8):26-27.

[5] 王淑艳.浅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3):194-195.

[6] 路俊英.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安全性的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 2008,29(14):125-126.

[7] 郭美仙.浅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2(5):296-297.

[8] 纪爱华.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8):4371-437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8.069

辽宁 116031 辽宁省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肝八病房 (李丽杰)

猜你喜欢

外渗静脉炎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