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6-13乐世俊

当代医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口病皮疹

乐世俊

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乐世俊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将86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患儿均采取利巴韦林+甲泼尼松龙治疗,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患儿退热时间(1.7±0.6)d、皮疹消退时间(2.0±1.2)d、溃疡愈合时间(2.6±1.5)d及住院时间(5.2±1.3)d较对照组的(3.0±1.3)d、(4.3±1.8)d、(4.7±2.0)d以及(7.6±1.8)d短(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取得显著疗效,可促进患儿症状明显改善。

重症手足口病;干扰素;丙种球蛋白

手足口病是危及小儿生命安全的常见传染病,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多表现为手部、足部、口腔等部位溃疡、皮疹,通常发展到重症手足口病,则会并发心肌病、肺水肿、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1],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药物是临床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常用方法,故选择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是研究治疗重点。本研究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宜春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男53例,女33例;年龄1~8岁,平均(3.4±0.6)岁;与《肠道病毒(EV 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2]重症手足口病诊断标准相符;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2组患儿年龄、性别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患儿经诊断,与重症手足口病诊断标准相符;体温39℃以上;部分患儿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肢体抖动、无力抽搐、嗜睡、呕吐、面色苍白、心率加快或减慢、末梢循环不良等;呼吸困难或急促;无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患儿;无相关药物禁忌证;均存在皮疹症状,以手部、足部、臀部、口腔等主要部位;患儿参与研究时,家长及法定监护人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入院后均合理饮食,注意卫生,严格消毒隔离,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给予退热、口腔疼痛等局部治疗;同时在治疗前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镇静止惊,以甘露醇降低颅内压,以维生素C保护心肌。对照组患儿以15 mg/kg利巴韦林+2 mg/kg甲泼尼松龙静脉滴注,以20 μg/次干扰素+2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雾化治疗,每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每天1 g/ kg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连续2 d。

1.4 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治疗1~2 d体温恢复正常,手、足、口腔等处疱疹、溃疡改善明显,呼吸平稳、心率恢复正常,精神症状改善;有效:用药2~3 d体温恢复正常,手、足、口腔等处疱疹、溃疡改善明显,呼吸平稳、心率恢复正常,精神症状改善;无效:用药3 d以上,体温未恢复正常,手足、口腔等疱疹、溃疡未改善,甚至存在加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儿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比较 2组患儿经治疗,观察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1例患儿因肺水肿而死亡。观察组显效

24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1/43);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5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7%(33/4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P<0.05)。

2.2 2组患儿各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各指标改善情况比较(±s,d)

表1 2组患儿各指标改善情况比较(±s,d)

组别例数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431.7±0.62.0±1.22.6±1.55.2±1.3对照组433.0±1.34.3±1.84.7±2.07.6±1.8 t值3.956.975.517.09 P值<0.05<0.05<0.05<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好发于儿童,因多种肠道病毒导致,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 16为主要病毒[4]。手足口病发展迅速,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则会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通常重症手足口病病情进展快,病情严重,易诱发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侵犯心脏,诱发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者甚至死亡。同时会侵犯小儿呼吸系统,造成神经源性肺水肿,出现急性呼吸困难、甚至是进行性低氧血症,合并的多种并发症则会加重患儿病情,病死率高。在本研究治疗中,观察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1例患儿因肺水肿而死亡。

通常重症手足口病导致肺水肿、肺出血等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相关研究认为中枢性α-肾上腺素可促进神经兴奋,刺激体外循环血管收缩,重新分布血流,短时间内大量血液进入肺循环[5]。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属于糖蛋白,可刺激多种胞质酶活性并提高,对病毒核糖结合蛋白质产生抑制作用,阻断病毒DNA复制。其抗病毒作用时间长,可长期对宿主细胞起到抗病毒作用。同时干扰素可提高机体T细胞活性,使机体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明显增强,以此提高淋巴因子杀灭病毒的作用。因此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时,采取干扰素,可起到显著的抗病毒作用,药效持久[6]。

丙种球蛋白是由健康人体静脉血提取而来,其中含有多种抗体,可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抵抗力,对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显著[7]。丙种球蛋白以IgG为的主要成分,其占总成分中的95%,在进入人体后,使机体血清中IgG含量明显增加,以此起到可抗病毒、抗菌作用。同时丙种球蛋白可促使单核巨噬细胞吞噬作用,杀灭毒素,相应结合病毒抗原,消除病毒的感染宿主细胞的功能,抑制病毒DNA复制,并显著提高机体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改善并调节机体免疫力,对炎性细胞释放炎症递质具有阻碍抑制作用,改善机体炎症反应,起到双重免疫体替代及免疫调节作用[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扰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取得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使患儿在较短时间内症状恢复,促使皮疹较快消失、溃疡快速愈合,并相应减少患儿住院时间。

总而言之,干扰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取得显著疗效,可促进患儿症状明显改善,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应用价值确切。

[1] 刘改英,李彬,张成.rhIFNα-1 b治疗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5):850-851.

[2] 郭辉,贾贻红.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药物综述[J].中国医药指南,2009,11(22):66-67.

[3] 蔡莉芬,李树娟,郭赏,等.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干扰素α 1b治疗手足口病9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7):1031-1032.

[4] 郭燕军.重症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98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0):806-807.

[5] 孙国英.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5):3917-3918.

[6] 金芳.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5):491-492.

[7] 景海燕.喜炎平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6):141-142.

[8] 黄东明,王月玲,甘凯.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应用与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5,13(8):47.

10.3969/j.issn.1009-4393.2016.8.018

江西 336000 宜春市人民医院 (乐世俊)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口病皮疹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