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针灸康复综合治疗

2016-06-13郭翔王洪李映杲

当代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针灸障碍量表

郭翔 王洪 李映杲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针灸康复综合治疗

郭翔 王洪 李映杲

目的 探讨针灸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给予单纯针灸治疗和针灸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和吞咽困难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1.8%)(P<0.05)。不同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吞咽困难量表评分(8.97±1.05)显著高于对照组(7.13±1.25)(P<0.05)。结论 针灸康复治疗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可行性。

脑卒中;吞咽障碍;针灸康复疗法;可行性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极易导致吞咽障碍的出现,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包括营养不良和吸系统感染以及脱水等,严重影响到预后效果[1]。为此,临床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脑卒中在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以及癌症等疾病中居首位,患者在脑卒中后通常会出现吞咽障碍,轻者会在饮食或者饮水过程中出现呛咳现象,导致患者食物与水分摄取量的下降,重者必须鼻饲或静脉注射补充液体,极易导致患者发生心理障碍、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窒息以及脱水等并发症。脑卒中后引发的吞咽障碍,其临床症状主要在患者咽部表现出来,以患者脑部为病位,针灸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具有相对较为突出的疗效,而且在临床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积累了很多经验。本研究即对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九江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9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6例,女43例,年龄17~81岁,平均年龄(59.1±2.3)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纳入研究的患者均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相关内容和方法均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单纯针灸治疗,取穴:哑门、百会、金津、廉泉、翳风(双侧)、玉液、风池(双侧)。向舌根部进针,以辨证虚实为依据给予患者补虚泻实操作,1天1次,1次留针30 min。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吞咽训练治疗,采用美国Vitalstim5900吞咽障碍治疗仪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1天1次,1次30min。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价标准[2]。痊愈:患者的吞咽困难完全消失;显效:患者的吞咽困难情况得到显著的改善;有效:患者的吞咽困难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善;无效:患者吞咽情况治疗前后未出现明显变化甚至出现加重现象。(2)吞咽困难情况。利用吞咽困难量表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困难情况,共1~10分,得分越高说明吞咽困难改善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n(%)]

2.2 2组吞咽困难量表评分 不同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吞咽困难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表2 2组吞咽困难量表评分(x±s,分)

脑卒中后常会出现吞咽困难,容易导致各种不良后果的出现,例如营养不良和呼吸系统感染以及脱水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康复[3]。临床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大多采用的是药物及吞咽电刺激治疗,包括改善脑循环以及营养神经治疗等[4]。从中医角度进行分析,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属于“脑卒中-喉痹”范畴,是痰浊瘀阻窍闭导致的。因此,可以利用针灸的方式,取颈咽部穴位予以刺激,以达到通经活络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另外,治疗过程中,及早开展有效的康复治疗,可以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或者改善。通过科学的康复治疗,可以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刺激,促进新运动投射区的建立,并激发患者的运动神经,促进其原有运动功能的恢复,并最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吞咽困难量表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即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灸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进行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可行性[6]。在给予患者针灸治疗的同时配合Vitalstim5900吞咽言语诊疗仪进行吞咽训练,可通过电刺激患者咽喉局部松弛肌肉的方式取得解除痉挛、改善营养、刺激循环、保护肌肉的效果,且该诊疗仪还能在患者中枢神经及边缘麻痹时行神经刺激,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进而可达到改善患者吞咽功能的目的。因此,合理的针灸治疗及吞咽训练治疗进行联合应用必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随着近年来我国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脑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后的针灸综合治疗机理获得临床研究。一般针灸综合治疗主要取患者颈部与咽部穴位,对人体脑部与咽部经络形成直接性刺激,具有利咽通窍与通经活络的优良功效。对患者实施吞咽康复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神经系统兴奋性,抑制患者异常反射,有效增强患者吞咽部位肌肉协调性,有效避免患者出现下肌群肌肉萎缩,强化患者舌肌与咀嚼肌运动与按摩,以此使患者吞咽反射灵活性得到提升,由此可见,针灸能够有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而且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7]。针灸综合治疗后,患者VFSS评分逐渐上升,而针灸康复疗法有助于提升患者VFSS评分速度,由此可见,患者病情恢复速度与时间呈正比,能够有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随着近年来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临床建议针灸综合治疗应结合心理学治疗,由此对患者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利[8]。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不断完善,作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进行治疗的绿色医疗手段,针灸操作方法与吞咽康复训练效果逐渐受到临床广泛重视,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1] 刘东.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1,17(15):20-21.

[2] 周之人.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11):144-145.

[3] 秦炜婧,单涛.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2,32(5):369-370.

[4] 孙纪伟.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技术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120-121.

[5] 雷剑周.针灸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4):129-130.

[6] 张盘德,姚红,周惠嫦,等.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26):989-990.

[7] 王莹.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12):85-86.

[8] 王涛.心脑舒通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7):809-8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9.103

江西 332000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郭翔 王洪 李映杲)

猜你喜欢

针灸障碍量表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跟踪导练(四)2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跨越障碍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