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肠癌EGFR、HER-2、VEGF表达及对靶向治疗的指导作用

2016-06-13张航符改梅张婷

当代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大肠癌生长因子免疫组化

张航 符改梅 张婷

大肠癌EGFR、HER-2、VEGF表达及对靶向治疗的指导作用

张航 符改梅 张婷

目的 通过实验探讨大肠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旨在为靶向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大肠癌患者36例,取肿瘤组织,经处理行PV-9000二步法免疫组化法检测,观察大肠癌肿瘤组织中EGFR、HER-2、VEGF的表达,同时分析与其余病理组织的关系。结果 EGFR阳性率为58.33%,HER-2阳性率为66.67%,VEGF阳性率为58.33%;EGFR、HER-2、VEGF与肿瘤大小、侵袭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表现为密切相关。结论 EGFR、HER-2、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的侵袭、生长、转移都有较大关联,故通过三者的联合筛查更利于高危患者的早期判断,同时还可为靶向治疗提供用药指导。

大肠癌;EGFR;HER-2;VEGF;表达

大肠癌是当前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尽管关于大肠癌的治疗方法非常多,但仍然无法对其死亡率和发病率进行有效的控制,且仍然表现为逐年攀升[1]。就当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导致大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截至目前为止,临床中并无关于大肠癌转移的预防方法。有研究报道表示[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大肠癌的转移和肿瘤的侵袭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此外,关于3种分子的靶向治疗药物已成功研制,并被用于临床试验中[3]。但关于三者的综合研究资料却非常少,鉴于此,本文通过实验对大肠癌中EGFR、HER-2、VEGF表达进行分析,旨在为靶向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大肠癌根治术患者中选取36例,切取肿瘤组织,行石蜡包埋和甲醛固定,同时性HE染色组织学确诊。所有患者均未接受放化疗治疗。其中女17例,男19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67.34±13.31)岁,肿瘤大小2.2~15.0cm,平均(5.02±2.84)cm;经Dukes分期,结果显示为6例D期,7例C期,17例B期,6例A期。

1.2 方法 取病理组织5μm厚切片,运用兔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兔抗人EGFR单克隆抗体、兔抗人GER-2单克隆抗体。通过PV-9000二步法免疫组化法进行测试,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公司,且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要求来实施。每组实验均同时设置2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着组,同时选用PBS替代一抗来作为阴性对照组,而针对已知的阳性切片则将其作为阳性对照组。

1.3 判断标准[4]HER-2定位在细胞浆、EGFR定位在细胞膜和细胞浆、VEGF定位在细胞膜。EGFR与VEGF均根据阳性细胞数以及染色强度来进行计算,再根据得分作为其判断依据。阳性细胞数评分标准:4分(≧75%);3分(51%~74%);2分(26%~50%);1分(≦25%);染色强度评分标准:3分(棕褐色);2分(棕黄色);1分(淡棕色);综合评分标准:6~7分(+++);4~5分(++);2~3分(+);0~1分(-)。

2 结果

2.1 EGFR、HER-2、VEGF在大肠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HER-2主要在胞膜上表达,并主要呈现为棕褐色颗粒状;EGFR主要在细胞浆和胞膜上表达,且呈现为棕黄色细颗粒;VEGF同样在胞膜上表达,且呈现为棕褐色颗粒状。肿瘤的间质均未着色。另根据阳性结果显示,EGFR阳性患者21例,阳性率为58.33%;HER-2阳性患者24例,阳性率为66.67%;VEGF阳性患者21例,阳性率为58.33%。

2.2 EGFR、HER-2、VEGF表达与病理特点的关系EGFR、HER-2、VEGF与肿瘤大小、侵袭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表现为较大关联。见表1。

表1 EGFR、HER-2、VEGF表达与病理特点的关系(n=36)

3 讨论

EGFR是一种原癌基因HER-1的产物,属于HER/crbB非常重要的成员,在各种重要细胞信号通路的激活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5]。HER-2与EGFR相同,均属于HER/crbB的成员之一,并且两者的同源性达到了50%以上,这使得它们的功能和结构都非常相似,其主要对细胞生长分化进行调节[6]。VEGF属于血管内皮细胞刺激因子,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研究表示,VEGF在多种肿瘤中均有不同的表达,并且与预后有着较大的关联性[7]。根据本研究结果来看,EGFR阳性率为58.33%,HER-2阳性率为66.67%,VEGF阳性率为58.33%。这表明EGFR、HER-2、VEGF的测定可谓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用药方向。

本研究认为通过对EGFR、HER-2、VEGF进行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高危患者的筛查,同时还可作为大肠癌患者预后效果的判断标准。而关于大肠癌的靶向治疗,本研究认为还需要解决以下几点问题:(1)分子的生物学筛查问题。迄今为止,在文献报道和临床研究中,多运用的是免疫组化法来实现对EGFR、HER-2、VEGF的测定;这种方式极易因抗体实际的操作水平和质量等因素受到影响,同时无法进行有效的定量检测,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2)对靶向治疗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机进行确定[8]。(3)进一步了解EGFR、HER-2、VEGF与靶向治疗药物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伴随着对大肠癌的深入了解,EGFR、HER-2、VEGF的测定有助于提高筛选率,同时也是靶向药物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1] 李文,赵峰.EGFR、VEGF和HER-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6):793-797.

[2] 徐建国,张成武.大肠癌肝转移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2,25(5):458-460.

[3] 唐武平.针对Survivin靶向治疗大肠癌的研究[J].中外医疗, 2012,31(35):103-104.

[4] 李辉,张静,汤坚强,等.热疗联合组织因子靶向治疗对人大肠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6(8):2103-2106.

[5] 盛莉莉,吉兆宁.大肠癌的分子靶向治疗[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18(6):715-720.

[6] 夏学明,毛志远,张婷婷,等.K-ras基因突变型晚期大肠癌患者一线化疗及靶向治疗疗效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4,35(11):1101-1104.

[7] 房玉海,张春林,洪志飞.PEG-5-FU-MAMS靶向治疗裸鼠大肠癌的实验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2014,29(4):325-329.

[8] 钱维,陈国昌,张永镇,等.抗EGFR单抗与抗VEGF单抗联合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Meta分析[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14,21(1):79-8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9.012

陕西 721000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医院 (张航 符改梅 张婷)

猜你喜欢

大肠癌生长因子免疫组化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血必净在用于大肠癌合并肠梗阻术后ICU脓毒症中的效果
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