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2016-06-13罗敬福杨夙昕刘海生胡永生赖志红廖娟萍

当代医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诺福韦拉米夫定病毒感染

罗敬福 陈 冰 杨夙昕 刘海生 胡永生 赖志红 廖娟萍

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罗敬福 陈 冰 杨夙昕 刘海生 胡永生 赖志红 廖娟萍

目的 分析讨论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2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不含替诺福韦酯方案:拉米夫定、齐多夫定、依非韦伦联合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含替诺福韦酯方案: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依非韦伦联合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CD 4细胞数(辅助性T细胞)显著提高、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HIV-RNA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RNA,艾滋病病毒核糖核酸)转阴率70.00%、HBV-DNA(hepatitis B virus-DNA,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转阴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0%和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组肝肾情况、血糖血酯、电解质、血常规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但治疗组有1例头晕、1例恶心,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有2例头晕、2例恶心和2例骨髓抑制,发生率为60.0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替诺福韦酯治疗组方案能显著抑制HIV-RNA及HBV-DNA的复制,提高HIV-RNA及HBV-DNA的转阴率,提高CD 4细胞数及肝功能复常率,减少耐药发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加速,艾滋病发病率有增长趋势,艾滋病发病患者中有接近15%的患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两者合并发病可增加死亡率,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抗病毒药物治疗[1]。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标准:患者年龄从18~65岁,诊断标准符合艾滋病诊疗指南(2011年版)及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2-3]。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10例,包括男6例,女4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54.12±2.42)岁。其中,大三阳有1例,小三阳有9例。Child-pugh分级中,A级6例,B级4例。治疗组患者10例,包括男7例,女3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54.67±2.22)岁。其中,大三阳有2例,小三阳有8例。Child-pugh分级中,A级6例,B级4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不含替诺福韦酯方案:拉米夫定(山东潍坊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123047)0.3 qd、齐多夫定(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0041972)0.3 bid、依非韦伦(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1042313 H 5)0.6 qd联合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含替诺福韦酯方案:替诺福韦酯(美国生产,国药准字H 200503077)0.3 qd、拉米夫定0.3 qd、依非韦伦0.6 qd联合治疗。2组均以上述治疗方案为长期用药方案,艾滋病者终身治疗,慢性乙肝治疗3年后根据病情斟酌是否继续用药。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治疗后6个月HIV-RNA及HBV-DNA转阴率、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CD 4细胞数、肝功能指标变化,并通过观察患者肝肾情况、血糖血酯、电解质、血常规等指标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2组患者肝功能和CD 4细胞数对比 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肝功能指标TBIL、AST、ALB、CD 4细胞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组患者肝功能和CD 4细胞数对比(x±s)

2.2 HIV-RNA转阴率、HBV-DNA转阴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时HIV-RNA转阴率、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通过χ2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HIV-RNA转阴率、HBV-DNA转阴率比较[n(%)]

2.3 不良反应比较 经治疗,2组肝肾情况、血糖血酯、电解质、血常规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但治疗组有1例头晕、1例恶心,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有2例头晕、2例恶心和2例骨髓抑制,发生率为60.0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艾滋病为具备高危害性的传染病,其主要因艾滋病病毒感染所致,艾滋病病毒可攻击人体Ian以系统,对T淋巴细胞进行破坏,导致免疫功能丧失,可通过血液、乳液和精液等传播。而乙型肝炎为乙肝病毒感染所致,多表现为肝区疼痛、恶心、腹胀等,艾滋病患者多合并乙肝,导致疾病进展加快,死亡率升高。目前临床多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4]。

替诺福韦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其为世界卫生组织WHO艾滋病治疗指南推荐的艾滋病抗病毒一线药物[5],属于一种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以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似的方法抑制逆转录酶,从而具有潜在的抗HIV-1的活性,其活性成分替诺福韦双磷酸盐可通过直接竞争性地与天然脱氧核糖底物相结合而抑制病毒聚合酶,及通过插入DNA中终止DNA链。另外,其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治疗耐药的乙型肝炎患者,可有效提高HBV-DNA转阴率,且无病毒学突破现象,患者耐受度高,未存在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6-8]。

本研究表明,含替诺福韦酯治疗组方案能显著抑制HIVRNA及HBV-DNA的复制,提高HIV-RNA及HBV-DNA的转阴率,提高CD 4细胞数及肝功能复常率,减少耐药发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目前国内关于替诺福韦治疗艾滋病合并慢性乙肝的文献报道较少,特别是研究含替诺福韦方案与不含替诺福韦方案抗艾滋病合并慢性乙肝的疗效研究在省内甚至国内也未见相关文献报道,因此该研究可填补省内空白,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前景,对治疗艾滋病合并慢性乙肝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1] 闫会杰.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治疗中的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23(18):213-214.

[2]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艾滋病诊疗指南(2011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1,29(10):629-640.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胃肠病学,2011,16(6):351-366.

[4] 梁红霞.经血液途径感染HIV-1人群合并隐匿性HBV感染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D].郑州大学,2012.

[5] 刘玉玲.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6(21):195-196.

[6] 张毅.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应用抗病毒治疗的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5):194-195.

[7] 蔡志宏.重视艾滋病的卫生宣教,做好艾滋病的防控工作[J].当代医学,2011,17(4):164.

[8] 程春旭.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耐药性影响因素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31):8-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3.100

江西 342500 江西省赣州瑞金市人民医院 (罗敬福 陈冰 杨夙昕 刘海生 胡永生 赖志红 廖娟萍)

猜你喜欢

诺福韦拉米夫定病毒感染
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简化方案治疗初治HIV感染者真实世界研究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替比夫定、替诺福韦酯和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耐药患者治疗进展
恩替卡韦单药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比较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初次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