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说专业”解析

2016-06-10向文欣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4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

向文欣

摘要:本文对“说专业”的内涵和思路进行了理论探析,并以我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为例,以“说专业”形式介绍了专业建设情况,旨在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与改革,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说专业;多媒体专业;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205-02

一、“说专业”的内涵

“说专业”是高职院校的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在专业剖析的基础上,通过口头讲述与幻演展示相结合的方式,介绍本专业的建设经验和改革思路,分享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它以专业建设为中心,围绕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实践条件、专业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专业建设成效、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等八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全面展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通过开展“说专业”活动,极大地推动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内涵建设。

二、“说专业”的目的

通过开展说专业活动,全面总结专业建设的经验和成绩,找出存在问题与不足,为学院进行专业设置、建设、改造与整合等提供科学依据。提升专业带头人把握专业建设的能力,提升专业、课程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交流专业建设经验,提高专业带头人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说专业”的思路

“说专业”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从产业行业分析和人才需求分析出发,剖析专业设置的背景,针对就业岗位(群)所需技能,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进行专业定位。其次,通过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课程体系、课程开发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校企融合、教学组织模式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通过团队结构、师资培养确保“双师”结构教师团队。

四、说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

1.专业设置。我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共设置了平面设计、影视制作和家装与建筑表现等三个艺术设计方向。目前平面设计尤其是传统媒体设计人才的需求已趋于饱和,但对“高、精、尖”的创意类人才则是供不应求。随着网络、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不断涌现,这给数字影视制作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理论、人文素养和美术基础知识,掌握图形图像处理、影视编辑、室内设计和虚拟现实制作技术。同时具有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并能够胜任平面设计、影视制作、UI设计、室内外效果图设计、虚拟现实制作等岗位。(2)职业岗位设置。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坚持依托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立足四川,面向政府、IT、传媒等企事业单位,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该专业秉承“平台+方向”的理念,共有三个方向,四个职业岗位,即平面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建筑表现师、影视后期师。(3)课程体系与开发。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以就业为指向,以开放为动力,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创新为核心,是我专业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的根本策略。其目的在于使课程体系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基础课程够用、适用,专业课程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结构合理,科学可行。①三方向模块设置。三方向模块设置,即将专业的培养体系按照专业方向的一致性分别设置为平面模块、影视模块、家装模块。围绕每个模块设计学生的层次性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阶段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平面设计模块课程包括:图像处理、平面排版软件、构成、幻演制作、版式設计基础、平面设计基础实训、广告设计与制作、VI设计、UI设计等。重点掌握文案写作、创意策划、版式设计、图像处理等技术。②双证书条件式培养。“双证书条件式培养”,即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获取职业资格类证书或行业证书,并将此列为毕业条件之一。同时,设立渠道,可以采用“以证代课、以证代学分”的形式进行课程置换和学分置换。如表1所示。

③纵条式课程组合。“纵条式课程组合”是指设计课程体系时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整个课程体系由若干纵穿阶段学期的平行课程线构成,每一条线的教学目标都体现了其职业特性与要求,每个方向的专业课程也形成了环环相扣不可分割的纵深排列发展体系。

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1)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性很强,往往很多用人单位不看毕业生文凭,直接分配工作任务并限时完成,完成任务即可上岗。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我们改革的思路是:先后与成都以及周边市的多家企业建立稳定、运行良好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2)校企融合。多媒体专业目前与力方国际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力方国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建筑可视化表现、数字城市、虚拟现实、三维动漫、影视后期、视觉创意、多媒体、软件开发和建筑方案设计等业务,以数字视觉技术为核心,以文化产业为背景的综合服务型国际化企业。我们将在多媒体15级成立订单班,为多媒体专业定向培养人才。(3)教学组织形式。由于多媒体专业课程的特殊性,教学组织形式多样。软件类课程如图像处理、平面排版软件、三维建模、建筑CAD、影片剪辑等,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演示能够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我们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4.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一直被列为我系重点建设工程之一。近年来,我们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建成了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多媒体教学团队现共有15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8人,校内兼职教师3人,企业兼职教师4人;副教授以上4人,讲师或工程师9人;专业带头人1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

5.实践条件。为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实训,我们建成了三类实训室:(1)校内实训室。现有演播室、影视制作实训室和校园电视台,在建的有项目教学情景机房等,主要满足专业技能实训。(2)工作室。现有数码影像项目工作室、平面设计项目工作室、空间与建筑表现项目工作室,主要满足项目实训。(3)校外合作企业。目前已签协议的有力方国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我们还将准备与成都等地影视传媒机构和大型门户网站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主要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实训。

6.专业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体系。本专业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了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对学生实行学分制管理、项目考核和双证考核等;对教师实行量化考核、教学情况通报和奖励等。对教学质量评价模式也进行了改革,考核模式分为过程考核和期末综合考核,各占课程总评成绩的50%。

7.专业建设特色。(1)正确定位,面向IT、数字科技、文化传媒行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数字艺术系基于我院的信息行业特点,培养集艺术审美与计算机处理能力于一体,有广泛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有CG制作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建筑表现、影视制作、平面媒体、室内设计、UI设计等岗位技术技能型人才。(2)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优化。根据多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科学设计了与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方向模块、技术平台模块、素质平台模块三个课程板块。在全部134学分中,专业方向模块有20门,学分40个学分,占总学分的30%;技术平台模块有14门,学分49.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38%;素质平台模块有11门,学分44.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32%。(3)社会服务能力较强。我系教师曾多次为广元市企事业单位进行对口服务。如:广元市利州区芸香社区文化建设视觉创意设计;广元市利州区“中华孝悌文化园”创意设计;广元市昭化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视觉项目创意设计;广元旅游宣传片《剑门蜀道女皇故里》;省交通厅专题片《建智慧交通保道路平安》等。

8.问题与思考。与四川省内其他兄弟院校相比,我们还存在不足:第一,由于我院地处川北,师资引进较为困难;第二,教学团队在社会服务中的团队能力还有待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強专业建设: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专业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企业生产实习基地;加大师资培训及师资引进力度;加强教学考核督察;积极推行工作室制;适时优化专业结构与专业方向。

五、小结

高校办学重点在于办专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是办学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因此“说专业”的重点就是汇报围绕该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进行顶层设计思考的表述。同时,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和特色,对专业进行深度剖析,确定专业改革思路和措施,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萍.高职院校“说专业”活动解析[J].湖北三峡职业术学院学报,2011,8(1).

[2]卢兵.基于职业技术领域专业群的高职课程体系的建构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9):76-78.

[3]黄光宇.高职院校“说专业”解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

[4]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8):48.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引企进校实施项目教学新载体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