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瘾方加减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及对血浆组胺水平的影响

2016-06-04宋淑红徐东宁郄永涛左慧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宋淑红,朱 翊,徐东宁,王 岩,郄永涛,左慧娟

(河北省皮肤病防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消瘾方加减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及对血浆组胺水平的影响

宋淑红,朱翊,徐东宁,王岩,郄永涛,左慧娟

(河北省皮肤病防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目的观察消瘾方加减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组胺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5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73例,2组均予口服依巴斯汀片10 mg/(次·d);治疗组同时予消瘾方辨证加减,每日1剂,分2次口服,第3煎外洗患处20 min。2组疗程均为30 d,于治疗的第30,60,90天分别记录总有效率和症状总积分,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和观察患者血浆组胺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第30,60,90天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在各时间点症状总积分和血浆组胺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消瘾方加减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近期和远期疗效好,有效率高,复发率低,且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浆组胺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应用。

[关键词]消瘾汤;慢性荨麻疹;依巴斯汀;血浆组胺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一种病因不明、顽固难治的常见过敏性疾病,组胺、5-羟色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的释放是其主要发病机制,临床上抗组胺药是基础用药,但症状控制后突然停药病情复发率高。中医注重机体阴阳平衡整体的调节,内调外治结合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我院2010年7月—2011年12月采用消瘾方加减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入选159例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瘾疹”的诊断标准[1]和《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中关于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2]。病例入选标准:①慢性荨麻疹病程≥6周;②年龄18~65岁,男女不限;③无明确的发病原因;④1个月内未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1周内未服用抗组胺药物;⑤正在口服大环内酯类及抗真菌药物的患者;⑥愿意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对依巴斯汀过敏者;②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③有明确原因的荨麻疹,如胆碱能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人工荨麻疹、药物性荨麻疹等;④有肝、肾功能异常者;⑤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者。终止和退出标准:①经复核不符合入选标准者;②自动终止治疗者;③因故失访者;④疗程不足或依从性差者;⑤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必须停止试验者;⑥正在服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者。本试验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遵循随机、开放和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原则,将患者依据就诊次序和随机入组编码表分配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男42例,女44例;年龄(37.25±13.04)岁;病程(5.26±4.78)年;中医辨证分型:血热毒盛型37例,风热型18例,风寒型13例,脾胃湿热型10例,气血亏虚型8例。对照组73例,男35例,女38例;年龄(39.08±11.53)岁;病程(6.12±5.29)年;中医辨证分型:血热毒盛型32例,风热型15例,风寒型12例,脾胃湿热型8例,气血亏虚型6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中医辨证分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组均口服依巴斯汀片(商品名:思金,杭州澳医保灵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0 mg/(次·d);治疗组同时予自拟消瘾方内服外洗。组方:防风10 g、蝉蜕10 g、白鲜皮15g、地肤子10 g、夜交藤30 g、黄芪15 g、当归20 g、牡丹皮10 g、刺蒺藜10 g、丹参15 g、山药20 g、生甘草6 g。临床辨证加减:血热毒盛者加生地、生槐花、紫草;风热型者加金银花、荆芥、浮萍;风寒型者加麻黄、桂枝、生姜、大枣;胃脘湿热者加土茯苓、茵陈、枳实;气血亏虚者加熟地、白术、白芍;痒甚者加僵蚕、乌梢蛇;年老体弱者重用当归、黄芪。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药液,分2次口服, 第3煎外洗患处20 min,风团消退后停止外洗。2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于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禁用其他药物,忌食鱼、虾,牛、羊肉和辛辣刺激等腥发食品,治疗前后作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分别于治疗结束后的第30天、第60天随访所有病例,以评价远期疗效。

1.3观察项目

1.3.1疗效评定及评分标准临床症状评分标准参考欧洲MILOR的研究[3],按4级评分法对患者临床主客观症状评分:①瘙痒程度:0为无痒感;1分为轻度瘙痒、不烦躁;2分为中度瘙痒,可以忍受,对工作生活有一定影响;3分为重度,不能忍受,明显影响生活和/或睡眠。②风团大小(风团最大直径):0分为无风团,1分为直径≤1.5 cm,2分为直径≤2.5 cm,3分为直径>2.5 cm。③风团数目:0分为无风团,1分为<10个,2分为10~25个,3分为>25个。④风团持续时间:0分为无风团,1分为≤1 h,2分为1~12 h,3分为>12 h。⑤ 风团发生次数:0分为无风团,1分为风团出现每天1次,2分为2~3次,3分为>3次。各项评分相加为总积分。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治疗前症状总积分×100%。根据SSRI评价总体疗效:SSRI<60%为无效,SSRI 60%~89%为显效,SSRI≥90%为治愈,总有效以治愈加显效计。

1.3.2实验室指标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随访的第30天、第60天和第90天采用EIA法检测患者血浆组胺水平,即晨起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分离血浆,置-80 ℃备用。具体检验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各时间点疗效比较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1。

表1 2组不同时间点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各时间点症状总积分比较2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2组症状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2组各时间点症状总积分比较±s,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各时间点组胺水平比较治疗前2组血浆组胺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血浆组胺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在治疗第30天和60天血浆组胺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治疗第90天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2.42组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轻度嗜睡3例、头痛2例、轻度腹泻2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对照组出现轻度嗜睡、乏力3例、头痛、头晕3例、胃部不适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以上患者均未特殊处理,3~5 d后自行缓解,未影响治疗。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均未发现异常。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02,P>0.05)。

表3 2组各时间点组胺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瘙痒剧烈,皮疹时多时少,并反复发作。病程可常达数月至数年,病因复杂,临床上治疗本病的药物虽然种类繁多,但疗效均不佳,复发病例较多。荨麻疹尤其是慢性荨麻疹患者目前的治疗仍然以拮抗组胺等炎症因子所致的一系列反应为主,因此抗组胺药成为治疗本病的基本药物,根据抗组胺药物竞争性与H1受体结合的理论,第二代抗组胺药因其与H1受体亲和力高和选择性强,而且在有效拮抗H1受体的同时,对其他受体亲和力小,从而避免了应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因此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已经成为治疗荨麻疹的第一选择[4]。依巴斯汀是新型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具有强效、长效、高选择的组胺抑制作用,其代谢产物卡巴斯汀不仅对组胺H1受体具有高选择性拮抗作用,而且能抑制组胺释放,有效控制变态反应引起的各种症状,因其不能穿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的H1受体拮抗作用和抗胆碱作用很弱,不良反应少[5],但此药只是针对CU病理过程进行治疗,并未对机体的免疫系统进行调节,因此只能达到临时控制症状,停药后很快复发[6],远期疗效差。因此,笔者考虑采用抗组胺药物与中医中药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慢性荨麻疹的复发率。

慢性荨麻疹相当于中医学的“瘾疹”,王萍等[7]认为此病的病因病机是营卫失调,卫气不能外固,风邪乘机侵入皮腠,营分郁热和肌腠湿邪相搏于皮腠而发病。本病初发多为实证,久病则多为虚证,而风邪是其主要外因,病久可致气血虚弱,血虚生风,风盛化燥,从而影响营血,此为主要内因,两者相互影响,使病情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因此根据中医理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及“风血同治”的观点,采取标本兼治之法,以“调和营卫、疏风清热、养血活血”为治则。本研究所用消瘾方中当归、丹皮、丹参、夜交藤养血、凉血、活血;防风、荆芥、蝉蜕、刺蒺藜疏风解表;白鲜皮、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黄芪、山药益气养阴、益卫固表、补气健脾;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切中病机,故疗效显著。临床再根据病情辨证灵活加减,血热毒盛者凉血清热解毒;风热型者疏风清热、退疹止痒;风寒型者温阳通络、活血祛风;脾胃湿热者清热利湿、行气消滞;气血亏虚者益气养血固表;痒剧者祛风通络止痒。药证结合,故能取得较好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方中当归、丹参、丹皮能有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8]。荆芥、防风经现代研究发现有抑制组胺释放[9],抗乙酰胆碱及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蝉蜕、白鲜皮善于止痒。戴岳等[10]通过研究地肤子,认为它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组胺、5-HT等过敏递质的释放,同时抑制速发型及迟发型变态反应效应相的早期反应。黄芪、夜交藤也已被证明具有免疫调节作用[11]。中药外洗法是将药物煎汁、擦洗患部的一种治疗方法,利用药物功效与摩擦的作用,起到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活血化瘀的效能[12],本法将中药煎汤直接作用于病灶,即可以缓解皮肤的症状,还能够改善过敏体质,从而使机体免疫力得到有效恢复,中药内调外治,使机体生理状态保持平衡,从而在根源上治疗荨麻疹。

本研究结果表明,2组治疗第30,第60,第90天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这说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中医内服和外洗治疗CU比单用西医方法治疗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作用协同,优势互补,尤其是停药后作用持久,远期疗效好,解决了单用抗组胺药停药后易复发的缺点,且联合治疗不良反应小。临床实验观察进一步证实了此法联合可使血浆组胺水平维持在较低浓度,因此抗过敏作用持久,这为其远期疗效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消瘾方加减内服外洗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作用机制复杂,其对慢性荨麻疹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血浆组胺水平维持较低浓度有关,由于本试验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因此尚有待于后续较大样本的、长期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揭示和证明。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7

[2]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44

[3]Grattan CE. Autoimmune urticarial[J]. Immunol Allergy Clin North Am,2004,2(24):163-181

[4]杨颜龙,姜功平,张禁.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非索非那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2,28(5):371

[5]吴瑞勤,孙越,朱光斗,等. 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8):507

[6]Ring J,Hein R,Gauger A,et al. Deslora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J]. Allergy,2001,56(65):28-32

[7]王萍,张凡,韩冰,等. 治疗荨麻疹经验[J]. 中国医药学报,2000,15(4):51-52

[8]刘玉林,刘春,黄连风,等.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宁瘾汤治疗慢性荨麻疹44例临床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7):753-754

[9]黄尧洲. 皮肤病中医特色诊疗[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253

[10] 戴岳,夏玉凤,陈海标,等. 地肤子70%醇提物抑制速发型及迟发型变态反应[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1,18(1):8-10

[11] 张保顺,金甲,李学刚. 灵藤提取物对小鼠镇静催眠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食品与药品,2008,10(1):29-31

[12] 范瑞强,邓丙戌,杨志波. 中医皮肤性病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29-32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03.038

[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03-0323-03

[收稿日期]2014-12-15

猜你喜欢

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研究概况
祛风汤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阴血不足型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评价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探析精细化护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效果影响
和平地区慢性荨麻疹过敏原测定临床分析
金蝉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分析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研究
复方甘草酸苷合弗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75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