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附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相关炎性因子及BNP的影响

2016-05-31何艳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炎性因子

何艳丽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0)



参附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相关炎性因子及BNP的影响

何艳丽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0)

[摘要]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相关炎性因子及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6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指标、BNP、CRP、IL-6及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左心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BNP、CRP、IL-6及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且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可能与其降低炎性因子及BNP水平有关。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炎性因子;血浆B型利钠肽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进展和人口寿命的延长,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我国50家医院住院病例调查显示[1],心力衰竭住院率占同期心血管病的20%,病死率却占40%,提示心力衰竭预后严重,业已成为我国21世纪最主要的心血管疾病和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冠心病是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心力衰竭临床常见基础疾病。目前临床常采用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治疗措施,疗效不够理想。我院近年来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合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2],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3]为Ⅱ~Ⅲ级;年龄≤70岁;初次发病,且未经规范性药物治疗;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合并严重感染、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患者;甲亢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心病、肥厚性心肌病等非冠心病诱发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严重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患者;存在本研究使用药物相关禁忌证或过敏史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33~69(61.4±8.3)岁;冠心病病程8~23(13.2±3.7)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1例、Ⅲ级24例。对照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36~68(62.3±7.8)岁;冠心病病程6~22(12.7±3.4)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23例、Ⅲ级22例。2组年龄、性别、病程及NYHA心功能分级等各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按照西医常规治疗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控制血压、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维持水液代谢平衡,同时去除诱发因素,控制感染,治疗心律失常、纠正贫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51021920)6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2组患者均以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左心功能指标2组均于治疗前后采用心脏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及心脏指数(CI)。CO=SV×心率。

1.3.2BNP及相关炎性因子2组均于治疗前后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NP数值,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1.3.3生活质量水平2组均于治疗前后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4]对其生活质量水平进行测定,问卷内容共包括21项,采用5级里克特(Likert)评分,每项按照无、很少、很多分别记为0~5分,总分为0~105分(没有功能丧失~最大功能丧失),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水平越差,反之则越高。

2结果

2.12组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各项左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周后2组左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见表1。

2.22组治疗前后BNP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BNP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周后BNP、CRP、IL-6及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指标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BNP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

3讨论

BNP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心血管生物学标志物之一,随着临床应用研究的逐渐深入,BNP检测在诊断和监测心衰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相关研究表明[5],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左室收缩末期的室壁张力高度相关,手术治疗后BNP水平则明显下降;同时肥厚型心肌病及左室肥厚的患者血浆BNP浓度均有明显升高,提示室壁张力的改变与BNP的合成分泌具有明显相关性。BNP对心血管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拮抗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可调节血管张力、降低血压,抑制反射性心动过速和血管收缩,增加冠脉血流,抑制血管平滑肌等细胞增生,改善左室重构[6]。2004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对BNP在心力衰竭(心衰)中的监测范围认为:若BNP>500 pg/mL,则心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其阳性预测值为90%以上[7]。同时,临床可根据BNP水平评估心衰疗效及指导临床用药,若BNP水平明显降低,降至500 pg/mL以下,则表明心衰预后较佳、心功能得到恢复。本研究治疗前2组BNP值均在1 000 pg/mL左右,而经2周治疗后,BNP值均得到明显降低,为上述论断提供了证据。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已经被证实存在TNF-α、IL-6、IL-18、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升高,且它们的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8]。TNF-α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从而促进心室壁变薄及不利性心室重构,进而推动心力衰竭的发展[9]。IL-6是心肌收缩抑制的有效介导者,也可同时加强TNF-α对心脏肌力的减退作用;IL-6已被发现能抑制乳头肌收缩并且对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有负性变力作用[10]。CRP不仅是血管炎症的标志物,而且它本身也会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过程。CRP浓度增高,不仅反映了动脉本身具有内在性炎症和组织损伤,而且CRP本身可以加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速度,并可以增加冠脉阻塞的危险性,这对冠心病诱发心衰有重要意义[11]。

参附注射液为中药红参、附子提取制剂,其中红参可益气固脱、回阳救急,为扶正补虚第一要药;附子补火助阳,有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之称,二药合用,共奏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12-13],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细胞膜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具有明显正性肌力作用。其中人参皂苷作为一种特殊的强心苷类药物,可有效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每搏输出量,促进冠脉扩张、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有效预防心肌缺血和损伤;此外其还可阻滞细胞膜钙离子通道,减少心肌损伤、促进心肌细胞自主修复。附子中乌头碱可刺激心肌β受体,提高心肌细胞搏动幅度,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且有兴奋α受体作用,可恢复心血管功能、升高血压,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LVEF、CO、SV及CI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BNP、CRP、IL-6及TNF-α水平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参附注射液有助于改善冠心病合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左心室收缩效率,抑制心衰时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近期生活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参附注射液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近期生活质量水平,而这一作用可能与其降低相关炎性因子及血浆BNP水平有关。

[参考文献]

[1]方显明,林荣荣,张以昆,等.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 广西中医药,2015,38(1):15-17

[2]陈灏珠. 内科学[M]. 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6

[3]Guidelines Subcommittee. 199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J]. J Hypertension,1999,17(2):151-183

[4]柯永胜,芮景,李建中. 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学与循证治疗学[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附1

[5]刘丽,赵玉生,田亚平,等. 心脏瓣膜狭窄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浓度与心脏结构的关系[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4):379-380

[6]陈嘉楠,吕玉兰,何炳兴. 血浆BNP水平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2015,36(13):2842-2845

[7]赵明明,张鹏. BNP在心力衰竭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 西南国防医药,2015,25(7):805-807

[8]卢竞前,杨锋,张鸿青,等.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5,23(6):519-520

[9]姜华,尹微. 左西孟旦对老年慢性心衰失代偿期患者TNF-α和NT-proBNP水平的影响[J]. 北华大学学报,2015,16(1):66-69

[10] 梁悦,张光涛,汤晓萌,等. 心肌肥厚大鼠外周血中CGRP和il-6的表达变化[J]. 北方药学,2015,12(7):104-105

[11] 伊璠,张艳. 活血通脉方对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组织MMP-2、TIMP-2、hs-crp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14,54(17):30-32

[12] 朱文忠,任宝中,韩亚利.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9):3248-3249

[13] 姜龙军,吴建新,赵容军,等. 参附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 中国药房,2015,26(18):2483-2485

[收稿日期]2015-10-08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07-0757-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07.025

猜你喜欢

参附注射液炎性因子
参附注射液结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观察
参附注射液结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观察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疗效探讨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临床观察
平喘固本汤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参附注射液治疗难治性脓毒血症并休克的临床观察
脑梗死后炎性因子的动态变化研究
长骨骨折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各类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分析
米诺环素联合奥硝唑治疗17例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
参附注射液外科临床用药特点分析